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整理学术资源,汇编先贤文集[5]
70年来,学校积淀了丰厚的学术资源与精神传统。为铭记先贤功业,传承学脉,嘉惠后学,献礼校庆,学校启动“先贤文集”工程,对我校各个历史时期先贤的学术论著进行收集、整理,结集出版。
首期出版专著七册、论文集萃两册。专著包括范文澜、潘梓年、马哲民、胡善恒、杨时展、刘叔鹤、江任天、曾宪信、朱继良等诸先贤的代表作,在文史、哲社、财经和政法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文集萃收录了70位先贤的学术论文,分别汇编为财经卷和政法卷。
逝去的先贤代表了巨变时代学校学术共同体的三个群体:以范文澜和潘梓年两位老校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贤,坚守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和学术传统,奠定了我校新型人民大学的鲜亮革命底色;以胡善恒、曾昭琼为代表的海归先贤[6],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西学教育,学养深厚,夯实和树立了我校财经、政法类学科的专业基础和学术品格,推动我校从革命大学向专业化、现代化转型;以蒋碧昆、张寄涛为代表的本土先贤,为学科的恢复和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奠定了“中南学派”的学术根基。先贤们的学术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中南大的学术脉络和深厚底蕴,他们所积淀的鲜明的学术风范、学术品格和精神传统,内化成中南大的学术文化基因,是学校永续发展的精神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