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意识形态显有差异

马绍伯先生穷毕生之力,探究“一何以能生二”,因为这个问题获得解决,其他“二何以能生四”“四何以能生八”或者“二何以生三”“三何以生万物”,也都迎刃而解,用不着费心了。

他在自己所著书中明确指出:

“一何以能生二,主要由于一是由二构成的。中国的太极图像,即充分表明此点。”

但是,他又说:“中国古人由一去看二,总是看见二,虽然相克,却也相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辅相成。”这种观点,他认为是“一内涵二”。

“一内涵二”和“二构成一”都是“一何以能生二”的答案,如图1-1所示。

图1-1 意识形态显然有差异

马先生认为:“二构成一”,“一内涵二”。就“二”看,是两种现象;就“一”看,则是两种现象皆发于同一主体。

西方人比较倾向于“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站在“二”的立场来看一,所以比较偏向于“二构成一”。因为“二构成一”,当然一可以分裂为二。

东方人比较倾向于“从整体的和谐看事物”,站在“一”的立场来看二,所以比较偏向于“一内涵二”。因为“一内涵二”,自然一可以生二。

我们用“比较”两字,意思是“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完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