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终生锁定,投资放心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从金山辞职到创办小米期间做过几年的天使投资人,他投资有一个原则:“人靠谱比什么都重要。”对他来说,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投对人,人对了,其他的都好说。如果必须要在人和项目之间做个取舍,人更具有决定意义。
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多家创新型企业,这些融资人大都听过雷军的这句话:“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投。”他们后来一直追随雷军,于是有了“雷军系”的说法。
股东眼里永远是人靠谱最重要
马克思说过,在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者)当中,劳动者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人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事在人为。所有的事情都是靠人去实现的。人靠谱,事才能办成功;人不靠谱,再好的事也办不成。因此,投资人会觉得抓住人就是抓住了关键,他们会把融资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三国演义》中,与关羽比较,吕布的武力值只会高,不会低,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然而,爱才惜才的曹操在活捉了吕布和关羽后,却实施了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他二话不说就把吕布杀了,却百般讨好、拉拢关羽。同样是英勇善战的武将,为什么遭遇了曹操不同的对待呢?
因为关羽身上有“忠、和、义”的优良品德,而吕布却不具备这种品德。后来故事的发展证明了曹操是一个慧眼如炬的“投资人”,虽然关羽对刘备忠心不贰,但他对曹操也知恩图报——在华容道放了曹操。成熟的投资人会把融资人的品德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创业者可以抓住投资人的这一思维特征,在做融资设计时,把自己作为筹码考虑进去。
有些股权融资人向投资人承诺:假如这个项目半路夭折,投资收不回来了,我向你保证,以后但凡是我创业的公司,仍旧会继续兑现承诺给你的股权,或者是优先让你收回投资。也就是说,即使我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我第二次创业时,也会把你的权益预留出来,继续兑现你第一次投资的股权和收益;如果第二次又失败了,我第三次创业的时候,依然会继续兑现你第一次投资的股权和收益。
在做股权融资时,我们先用第7课中提到的策略——许诺投资人让他优先收回投资。一般来说,百分之八九十的投资人都会愿意投入大部分资金占一个小的股权比例,有一小部分人仍旧会犹豫不决,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一节提供的策略——“终生锁定,投资放心”,把投资人和融资人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能进一步增加投资人的安全感。当然,不能仅口头承诺,要用实力去回报股东。
不要轻易挥霍投资人的信任
对投资人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是,融资人三番五次的创业都失败了。于是,融资人从此心灰意冷,不敢再创业,而是去打工了,那么这笔投资投资人就永远收不回来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凡投资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成功的,因此,所有投资人都应该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要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在对融资人进行调查了解后,投资人对融资人是否可以合作、是否能成事做出判断。同时,他们也会对出现最糟糕的情况的概率做出判断,如果概率不是太高的话,他们一般都会答应投资。
对融资人来说,终生锁定的股权设定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自己不至于因为一次创业失败而背负一身债务。创业公司大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即使创业三番五次地失败,融资人也只需以资本金为偿债底线,承担有限偿还义务。那些超出资本金的部分就不用再偿还了,因为公司债务和个人财产是完全分开的。从这个角度看,对创业者来说,股权融资的风险比债权融资的风险小很多。这是因为债权融资需要创业者本人用自己的存款、车、房子等做担保,公司破产的话,融资人自己的个人财产也会付诸东流。
股权融资听上去像是创业者把风险转移到投资人身上。能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让投资人相信融资人。
2010年4月,雷军创立小米。2010年底,小米就完成了第一轮融资,金额为4100万美元。这时的小米产品还没成形,所谓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还是一片虚幻。然而雷军却能拿到大笔融资。雷军融资的成功涉及很多因素,他在业界的“诚信”“实干”“勤劳”“负责”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在其融资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语云:人无信不立。在股权设计上下功夫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融资人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自己的诚信体系,这才是对投资人具有最大吸引力的。说到底,股权融资过程是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构建互信的过程。获得投资人的信任来之不易,创业者不要轻易挥霍投资人的信任。
案例
1998年出生的王凯歆高中辍学创办了一个叫“神奇百货”的电商平台。2016年1月,王凯歆参加创业真人秀节目获得了经纬中国领投,真格基金、创新谷跟投的2000万元投资。资本玩家一度夸王凯歆做生意经验丰富,前途无量。然而仅仅几个月后,2016年10月,神奇百货官网便停止访问,王凯歆被指侵吞公款600万元,登上投资人的黑名单。
2017年7月4日,王凯歆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文《98年鬼才少女新项目来袭》,宣布进军“大健康”方向。结果不到一天,其微信公众号就因“涉嫌欺诈”被封。王凯歆迅速“跌下神坛”的根源在于她辜负了股东的厚望:公司数据造假、态度嚣张跋扈、毫无信用、闪电搬家、非法辞退员工、公款私用……
与“70后”“80后”创业者相比,有很多“90后”“00后”可能因为很容易获得资本而不珍惜,头顶着“商业天才”的光环,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个实力。这些年轻CEO(首席执行官)拿了钱却不干正事或没能力干正事,确实加重了投资人的谨慎心理。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因为你的“人设”能够拿到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你还不珍惜,就只能用自毁前程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