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7D精品课程开发(202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含义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据说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顾问公司史上第一位女性咨询师,她把麦肯锡做咨询项目及人们日常思考事物的逻辑用一个非常形象的词——“金字塔”描述出来。

关于金字塔原理,相关的书籍、资料以及课程非常多,本书不再赘述。

我们开发课程和指导学员开发课程的时候,在设计课程结构的环节,运用的也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操作的基本要求:由上至下、上下包含(抽象在上,具体在下)、横向并列展开,以及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指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复,不遗漏)。下面这个案例对金字塔原理做了很好的解释,能够帮助大家理解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含义。

案例

食物的结构化表达

西瓜、葡萄、水果糖、咖啡、荔枝、巧克力、果冻、可乐、饼干、雪饼、牛奶和小馒头,这十几种食物如果不用金字塔原理或者结构化表达是很难记忆的,用结构化怎么来表达呢?

运用金字塔原理就变成了如图3-2所示的结构图。

图3-2 结构图

上面这个案例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归类,把食物进行分类再呈现出来。金字塔原理的背后是“分析型思维”,对事物的内在关系进行分解并且用图表示出来,这样的结构图也叫“树形图”。这种思维方式实用性非常强,能够运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老师在设计课程结构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这两种工具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一样,这里不再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