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哪家皇帝哪家臣?
也许是因为今日的岳飞太过郁闷,也许是这酒肉太过美味,他不由自主的喝得有点急,喝过白酒的人都知道,这白酒一喝急了,就容易醉,更何况岳飞这种平时只喝低度酒的古代人呢!
此时的岳飞已有些醉眼朦胧,心头那些条条框框瞬间抛之脑后,平日里不敢说,不敢骂的话,自然也一齐蹦了出来。
今日种种见闻,更叫他心有所感:
“十年之功,一朝尽丧!”
“朝中满座,尽是权贵名望,却不想眼界见识,尽不比乡野小儿!”
“可悲,可叹!”
“权臣自私自欲,官家偏信奸吝,有此君臣,北伐功业何时能成?”
在这乡野小掌柜的对比之下,朝中君臣显得格外短视。
岳飞深有此感,此刻借着酒意,将平日不敢吐露的心声,全都骂了出来。
痛骂之后,他顿觉恣意畅快,虽已酩酊大醉,仍又满上一杯,举杯便要再饮。
却在这时,一个慵懒的声音,悠悠飘了过来。
“岳帅,莫怪小可多言,常言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岳飞虽是酒酣正浓,但毕竟多年行伍,该有的警惕之心还是在的。
听得这话,登时心头一紧,立时回过头来。
正瞧见那陆掌柜面露真挚,眼带关切。
“你是如何……”
岳飞惊诧不已,自己今日身着便装,并未作武将打扮。
“岳帅打一进屋,身形举止一板一眼,全是武将做派,您言谈间对那北伐战事格外关注,方才酒醉之时痛斥朝臣,任谁听了都能分辨出来您的身份。”
陆昊三言两语,将岳飞的底细辩了个干净。
若是寻常乡野小民,自然没这能耐。
但陆昊不同,他不是大宋时代的百姓,而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
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阅历知识,陆昊当然能分辨出岳飞的身份,更知晓岳飞此时愁闷的源头。
更可悲的是,陆昊深知岳飞的结局,知晓他此刻班师回朝,便要遭奸臣陷害,死于非命。
明知这为国为民的大英雄要沦落那般可悲结局,陆昊岂能无动于衷?所以,他才仗义出言,点破岳飞身份,借机改变他的命运。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岳飞仍在呢喃着,陆昊的话,让他备感熟悉。
这是今日领受金牌时,牛皋劝说他的话。
没想到这乡野小儿,不光能分辨他的身份,更连那十二道金牌之事,都猜了个大概。
此子大才!
联想今日进店之后的见闻,岳飞更对陆昊生出欣赏爱护,再不将其当作寻常乡野青年看待。
“唉,只可惜,我乃大宋朝臣。”
“精忠报国,乃是母亲的谆谆教导,更是我岳飞毕生宏愿。”
岳飞长叹一声,心有不甘道,他满饮一杯,随即将衣袍一揭,露出宽阔后背来。
“陆小兄弟,你可看到我这后背刺字,这是我娘亲一笔一划刺上的,她教诲我做个忠君爱国之人,你让我不受君令,可我又如何能对不起娘亲的教诲?”
酒气上涌之下,岳飞回想起母亲教导,声音已有些哽咽。
真要违逆圣意,岂不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自小熟读三国,岳飞对那关云长推崇备至,更为关羽的忠义精神深为赞许。
叫他做个不忠不孝之人,何其难哉!
“精忠报国?”
“呵呵,可笑!”
陆昊却是冷笑起来,对岳飞的言辞大加批驳。
不待岳飞回应,陆昊更是上前一步,点了点岳飞背后的刺字:
“我来问你,你娘亲教你精忠报国,可曾提过让你愚忠他赵家皇室?”
岳飞被问得懵了,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这大宋乃是赵家天下,精忠报国难道不是要忠君抱国?”
他愣了片刻,方才惊疑发问。
“愚昧!”
陆昊冷哼一声,语带不屑。
他随即斟了杯酒,自顾自饮下,又将酒盏往桌上一掼,道:
“你娘亲所教的,是让你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忠诚于整个华夏民族,这天下,从不是一家一姓的私产,姬周赢秦,刘汉隋杨,李唐赵宋,中华上下五千年,天下换了多少家统治者,难道没有了赵氏皇族,我大宋子民就不值得你去爱护,我华夏民族就不该你去效忠么?”
一句句振聋发聩的逼问,叫岳飞彻底懵逼了。
岳飞理了许久,才明白陆昊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所谓的‘国’,不止是赵氏大宋?”
陆昊点了点头,冷声道:“当然!我华夏历史一脉相承,上至夏商周,下到隋唐宋,哪一朝哪一代,不都是同宗同源?只要是效忠我华夏子民,就是在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报效的是国家,而非皇帝!
这样的观点,在陆昊看来理所当然。
但岳飞毕竟没有蒙受后世教育,自然难以理解。
他呢喃许久,仍是有所迟疑。
眼见岳飞难作决断,陆昊再次拍桌:“你可还记得徽宗是如何昏庸无道的?”
徽宗赵佶,便是北宋的亡国皇帝,正是他在位时昏庸无道,致使国内民变不断,国力日衰,也正是徽宗的昏庸无道,才使得金人南下,酿就了国耻家恨。
如今他岳飞的北伐大计,正是在弥补昔年徽宗酿就的过错。
岳飞对于徽宗的种种昏庸,自然了熟于胸。
“徽宗皇帝无道,致他赵氏皇族差点灭族,可我华夏一族就因此灭国了吗?”
陆昊追问道。
“当然没有!”
岳飞捏紧拳头,振声反驳。
“那倘使你是徽宗朝武将,会任由他败坏国朝纲纪,祸乱家国吗?”
陆昊继续逼问。
“我……我会……”
岳飞设身处地想了想,随即咬牙:“倘使我在徽宗治下,定会大加劝阻,加固北防,不叫金人南下……”
说到这里,岳飞的声音越发细微,再也没有底气。
谁人都清楚,徽宗赵佶那样的昏君,是不会听人劝的,若真能听劝,怎致得北宋覆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
历史上徽宗朝并非没有有识之士,可大多人都是选择愚忠,即便有少数人上疏劝阻,也没能说服徽宗赵佶,改变国朝命运。
“那么……你觉得咱们这位官家,比之徽宗又好了多少呢?”
陆昊冷哼一声,幽幽问道。
一提到当今圣上,岳飞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徽宗虽也姓赵,但毕竟是前朝旧人,可当今天子,那是他岳飞效忠之主。
“你……你是在……诽驳官家……”
岳飞语带轻颤,却没有多少底气,他确实没底气再驳斥陆昊了。
诚如陆昊所言,当今圣上,真比徽宗皇帝好多少吗?
北伐成功在即,官家竟听信馋言,调兵还朝,这不是将北地领土百姓,拱手让于金人?
岳飞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心中也越发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