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
“那你为何不管不问?”
于谦的大无畏精神,诚然叫人感动,但在陆昊看来,他有更好的选择,只要他领兵平乱,事态定会朝相反方向发展。
于谦的神情变得恍惚,复又陷入沉默。
沉默良久,他又长叹口气,面有无奈道:
“我管了问了,又能怎样?”
“成功了又如何,失败了又会怎样?”
这话颇有几分落寞,于谦说得格外垂丧。
“倘使失败,我于谦依旧身死名灭,可跟随我平乱的那些兵士,便是犯了谋反大罪。”
他这话,未免太过悲观。
陆昊眉头皱起,立时反驳道:“可倘若成功呢?你手中握有兵部,只要你领兵平乱,定能成功。”
于谦却是苦苦一笑,继续道:“成功之后呢?到那时,身负谋逆罪名的,便是正统皇帝,那百官还会支持沂王继位吗?”
这句话,叫陆昊恍然大悟。
敢情,他还在纠结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在于谦看来,身为朱瞻基嫡孙的朱见深,是最合适的人选,而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嫡子,一旦朱祁镇因复辟之事领受罪名,百官不可能支持朱见深继位。
“若沂王无法继承大统,百官自要在其余皇族血脉中遴选推举,届时,各方势力定会为了这大统之位,争个头破血流,我大明朝纲,定会陷入混乱。”
于谦闭上了眼,表情变得凝重,他似是已经看到,国朝混乱的局面。
沂王最大的优势,便是他血统纯正,朝中有孙太后的支持,选他做太子,百官即便不服,也不敢明着反驳。
可其他宗室就不同了,随便选谁上来,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到时各家推举各自支持的对象,又来个比拼纠斗……难不成要再上演一场靖难吗?
“我大明外患犹存,此时绝不可内乱。如若不然,瓦剌人再来入侵,谁来做主抵抗?”
于谦满脸忧虑,一番话说得诚恳真挚,令人动容。
陆昊不由感慨,这才是为国计较的真正国士,他的所有决策,却是为了维护国朝稳定。
也对,朱祁钰病重,又没有子嗣,当下里于谦所求,不过是沂王朱见深继位。
现在朱祁镇复辟,虽然走了些弯路,但总归是要回到正途的,朱祁镇死后,皇位不还是落到他儿子——沂王朱见深手中吗?反倒是于谦领兵平乱后,事态发展会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道理我都懂,可是……于少保你呢?难道你就不在乎你自身性命?”
讲大道理,陆昊实在说不过于谦,只能将话题引开。
“我?”
于谦冷笑两声,摆了摆手:“在国家大事面前,我之性命不足挂齿。”那语气轻幽,像是在说一件与他全然无关的小事。
“不!”
陆昊却愤然拍桌,怒目道:“于少保,你太低估你自己了!”
说着,他情绪激动,从席上站起,震声道:
“你可知道,你的死,给身后人带去多大影响?”
“你可知道,你死后,大明的文人风骨便彻底断绝!”
于谦显然没料到,陆昊会如此激动,现下有些懵逼。
他愣了半晌,方才迷茫道:“竟有如此严重?”
陆昊平复心情,缓缓坐下,点头道:“你于谦是再造大明的国之栋梁,像你这样的人,都落得个谋逆反叛罪过,被处以极刑……”
“此事让其他文臣武将看了,他们会作何想法?”
“他们只会觉得,朱家皇室生性凉薄,对有功之士恩将仇报。”
“如此天家皇族,谁还会为其卖命?”
“自此以后,为官的只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再为他朱家江山呕心沥血。”
“皇家与文官集团的关系,将彻底割裂!”
陆昊的话,让于谦重新陷入恍惚,他将这番话细细思索品味,确也觉得个中道理分明,无可反驳,但……
“后世之事,我又如何管得到呢?我所能做的,只是在活着时减少杀戮,尽可能保障大明朝纲稳固,江山长存。”
于谦沉默良久,终又作出反驳。
长远的隐患和眼下的忧虑之间,于谦只能选择保近舍远。
于谦的选择,不能算错,这一点,连陆昊都必须承认,但陆昊来自后世,目光更为长远,在他看来,于谦显然有更好的选择。
至于说平乱之后,国家会否动乱……
陆昊相信,眼前这个数次力挽狂澜的大英雄,该能平息动荡,让大明顺利地完成接班。
陆昊很想将自己的判断全盘托出,以此说服于谦,但他很清楚,这么做是徒劳无功。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能写下如此诗篇的人,自是有大无畏精神的。
越是一往无前的人,越是固执,越难劝服。
想劝动这样的人,得想些非常招数。
陆昊的招数,便是……搬救兵。
眼下救兵未至,他只好先作拖延:“来,于少保,先尝尝我的手艺吧!”
于谦方才正忧国忧民,不防陆昊忽地话锋一转,登时有些恍然。
“怎么,怕我下毒?”陆昊打起哈哈。
于谦笑着摇头:“我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岂会被一道菜吓住?”语罢,他笑着提筷,朝餐盘伸去。
“咦?这是……”
刚要动筷,他却又忽地愣住,目光落在餐桌正中的一盘菜上。
满桌的风味佳肴,于谦关注的那盘菜,本不算显眼,只是道家常小菜。
但于谦凝望许久,终是没能伸出筷子,夹向那道菜。
“于少保,方才还说不会被一道菜吓住,怎的这会儿又呆住了?”
陆昊幽笑起来,眼里闪过一抹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