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秒个羊头
关于狼身上的重活都干完了之后,张为民和张为华两兄弟就把整个院子重新收拾了起来----农村人还是比较爱整洁的。
至于说关于狼身上的轻活,自然有张建国和邓胜梅俩夫妇去慢慢悠悠地处理了。
反正在冬天的时候,农家也没有太多的忙碌。
因此,闲余之间,出出热汗,倒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中老年锻炼法。
待张为民和张为华忙活完之后,过来喝汤的客人就差不多该到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迎客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也是邓胜梅为什么一大早就把张为民给叫起来处理肉的原因。
能不因为其他事情去怠慢到自己的客人,就尽量不去怠慢了吧。
毕竟,主人和客人之间,把酒言欢起来,不是更好吗?
-------
“侄儿”、“叔儿”、“舅儿”......
张为民和张为华站在院子外,对着刚到的客人连忙问好道----农村的客人大多都和主人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
并将他们送进了大窑。
随后,他俩就听见邓胜梅从屋里传来了一声呼叫-----“为民!为民!!为民!!!”
“妈,来了!!!”
张为民扯开了嗓子对着邓胜梅回到----刚一听到邓胜梅的呼叫,张为民就明白了,饭熟了。
以及。
在大西北,因为风大、山多的原因,声音不大好传播。
从而,西北的老百姓就必须将嗓子给尽可能地扯开来喊话。
也正因为要扯开嗓子的缘故,西北的老百姓才会全员说的都是后鼻音----用前鼻音的话,实在是不好扯嗓子啊。
比如,秦腔,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扯嗓子的、后鼻音的戏曲种类。
回答完了邓胜梅的吆喝之后,张为民和张为华就进入到了屋里。
他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端盘子----盘子是那种农村的木制盘子,比较粗糙,但却相当耐用。
而盘子之上,理所当然的就搁置着做熟了的食物。
------
农村地区说的“喝汤”,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地弄点清汤寡水,就能叫“汤”了。
其实,所谓的“喝汤”,常常指的是“羊汤肠子面”。
“羊汤”很好理解,弄一些羊肉丁儿、羊杂丁儿、芫荽沫(mo、四声)儿(er、二声)、葱花沫儿什么的,就能熬煮成羊汤了。
至于说“肠子面”,这个说得高雅一点,可以叫做“饸洛面”等名字。
但在真正的农村地区,农民都是十分朴素的,因此,农民就会很形象地将其称作“肠子面”了----状若“肠子”,则为“肠子面”。
当然,除了羊汤肠子面以外,盘子上还有一些做好的凉拌羊肉。
拌料则是“蒜水水”----张为民刚刚剥好的大蒜给打成蒜泥,外加一些辣椒丁、芫荽沫儿、葱花沫儿、碎末花生、香醋、生抽、少许鸡精、少许味精、一些热水。
再搅拌均匀,就构成了“蒜水水”。
等到张为民和张为华把这些吃食端到大窑----相当于城里人的客厅----里面之后,他俩就重新回到了屋里----相当于城里人的厨房。
人太多了,他俩都不怎么想待在那里。
而且,没有客人的屋里,更加自由自在----邓胜梅、席翠萍、张世慧三个妇道人家也是这么想的。
------
饿狼吃羊的时候,会率先去吃肉多的地方。
从而,两只小羊羔子的羊头,就保存的比较完整----羊头上的肉,比较少,还骨头多。
饿狼不喜欢这样的食物。
于是乎,这两个羊头一经煮熟,就成了张为民和张为华两兄弟的盘中餐。
顺便,两人专门给各自弄了一小碟酸水水,用作蘸料----蘸的话,不怎么浪费,而直接倒在其上的话,太浪费了。
尤其,这个蒜,还得张为民亲自去剥呢。
多累啊。
张为民一边吃着方便吃到的地方,一边用小刀剔着不易吃到的地方。
还一边给张世慧讲着昨夜的“恐怖如斯”之场景。
直听得张世慧笑得“桀、桀、桀”。
------
羊肉的选材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点。
一,羊子本身需要放养,这样的话,羊子就会得到足够多的锻炼。
进而羊肉就会得到充分的拉扯,以至于变得鲜活、紧致----做好的羊肉,则既有筋道的同时,又不失绵烂。
但饲养出来的羊子,就缺少了这种锻炼。
二,羊子要尽量给它们喂草料,而非饲料。
前者,会使得羊肉减少膻味、增加香味。
后者,恰恰相反----膻味增加,香味减少。
由此一来,全天下最好吃的羊肉,就只能是大西北地区的了----滩羊、湖羊等羊类,无外乎如是。
当然。
在厂子里用饲料专门饲养出来的羊肉,也并非一无是处----出肉多!
张为民在后世那可是亲眼见过浙北地区的羊厂。
那个出肉,可真他娘的多啊!
比大西北的要多好些!
所以,其味道上虽然会差一些,但张为民觉得无所谓----都有手表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人家价格不也比西北的便宜好多,吧?
很快,张为民就“吹”完了自己的骁勇战绩。
也很快,张为民和张为华就将客人吃完的碗具重新端了回来。
------
客人们喝完汤之后,又和主家闲聊了一会儿----冬日的大西北,其实没有多少农活。
然后,农民该做的事情,就主要是拉闲话了。
拉了一会儿闲话之后,客人们就该离去了。
这时,张建国、张建军、张为华、张为民就一起出来要送客。
首先,因为众人昨晚都熬夜来帮了张为华家的大忙,所以,每人一条狼腿,必不可少----是既有大腿、又有小腿的整条狼腿。
农民在送农货的时候,可从不小气!
而且,四匹狼、十六条腿,送一些,倒也无妨。
其次,众人虽然说是被邀请过来喝汤的,但每家过来的只有昨晚那出力的一个人。
人来的多了,就会对主家造成压力----又不是吃席,一下子过来这么多人,农民也嫌臊得慌。
像缺衣少食似的,也像专门过来占人便宜似的。
从而,过来联络、联络感情,才是喝汤的真正目的。
------
等送完了客人,之前的、那些人不能吃的烂羊肉,就被邓胜梅煮好了。
自然,这一次煮肉的时候,煮的相当随便----这都是给狗专门煮的。
要知道,农村人养的是狗子,不是傻子。
生肉好吃,还是熟肉好吃,狗家一清二楚。
况且,煮一下这些烂肉,也不费什么事儿----都捎带手的事儿。
以及,煮完了的烂肉,连带着烂热汤,分别被倒进了两个狗盆儿里面。
张为民家养了两只中华田园犬的成年大狗,它们要吃。
再接着,邓胜梅和席翠萍就开始了清洗灶具。
张为民两兄弟则是喂狗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