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凝聚到卓越:基层团队管理者必备锦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走好管理生涯第一步和你的团队一起成长

每个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都分为不同的层级,但无论如何划分,在绝大多数企业或组织里,基层管理岗位的人数比例是最大的;而在个人管理生涯的道路上,基层管理岗位也是大多数人的起点所在。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你在自己的企业或组织中,可能会在长期的兢兢业业、踏实苦干中厚积薄发,也可能一朝业绩表现好,就会被破格提拔,从执行者变成一位管理者。

如果你即将或已经走上基层管理岗位,你将面临许多与作为执行者时完全不同的挑战,也需要许多完全不同的能力。你,准备好了吗?是否觉得自己应该再学一些管理的知识呢?

写本书的初心,源自我自己多年前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时的经历,当年调岗时,面对“书生带兵”的局面,我恶补了很多管理的知识,而在补课的过程中,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难忘的痛。所以本书结合了我自己的经验心得和走过的弯路,希望能帮你在走上管理岗位时,更快地适应新的身份,同时避开一些常见的陷阱。

本书写作原则

为了达到对你的帮助效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不止理论,更有方法

在调岗恶补管理知识的那段时间,我读过一些书,有些书中全是“正确的废话”,对读者要求非常多,但从来不说怎么做;有些书中理论讲得非常经典、有用,但缺乏对落地方法的说明。

所以在本书中,我会把侧重点放在讲清楚每件事情具体该怎么做上,不仅介绍方法,还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具体真实的案例,你可以从书中找到非常明确的行为指导。

区分场景,匹配环境

由于每个企业或组织的情况各不相同,各种方法的应用环境也会造成策略的差异,因此在书中涉及可能因场景环境不同而导致方法不同的内容时,我会聚焦到各种策略所适合的不同场景中去,并帮你梳理出判断自己的团队适合哪个场景的思路,让你能更好地把方法和自己所处的独特场景联系起来。

单点有效,主线串联

本书每章都针对团队管理中的一个阶段或方面,把管理团队的方法中能四两拨千斤的小技巧,精炼成三个行之有效的锦囊,你可以在阅读完每个锦囊之后直接应用并收到效果。

同时,团队管理不是某一方面有效就万事大吉了,它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每章的内容会彼此关联,从你接手团队开始,直到带领团队走向卓越后,你晋升到更大的舞台结束。将团队管理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这样,你在管理团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综合运用书中的方法,甚至在整个管理生涯中,也都能够循环应用。

本书阅读提示

在阅读本书前,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以及一个能给你带来更优学习效果的期望。

前提一:将心比心好人多

其实团队中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刺头”,或者有对抗情绪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所以,你需要在管理团队之前,就先树立这个信念,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真心换真心,让自己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少一些烦恼,多一些信任。

前提二:真诚待人胜技巧

本书提供给你的锦囊,都是实打实可以操作的技巧,但是这些技巧,是要你首先拿出真诚的态度才能发挥作用的,甚至只要态度真诚,即便技巧用得和书中不一样,也会获得伙伴们的真心认同和支持。

期望:学完实践才有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书中的方法是我的,如果你读完不用,那么永远都只是我的。想要提升自己,想要管好团队,那就不要停留在读过、学过这个阶段,用过之后才知道好不好,也才能更好地将书中的方法、技巧和你团队的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独一无二的路。

本书内容结构

本书以管理者管理一个团队的“生涯周期”为主线,分为三大模块即三篇,一共六章内容。

模块一:人心齐聚篇

刚接手一个团队时,重点是要能够融入这个团队,所以在第一章,我会给你三个让自己快速融入团队的小技巧。

团队士气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所以第二章讲述的就是如何快速提升团队的士气。

模块二:法治规范篇

企业或组织中的团队,最终都要为其所属的企业或组织的业务做出贡献,达成一定的业绩目标。第三章要讲的是在业务之外,如何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给团队提供一个达成业绩的良好环境。

在追求业绩的过程中,团队也会面临种种矛盾或冲突,但很多人解决矛盾时只解决了表象,而在第四章,你可以找到能解决表象背后的更深层矛盾的方法。

模块三:文化上进篇

团队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协同努力,因此,第五章会告诉你如何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让你的团队变得人人向上。

第六章是当你和你的团队足够优秀时,你在晋升之前,能够送给团队的“临别大礼”,也是记载你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的载体,用本章的方法将智慧沉淀下来,无论未来你在哪里,这个团队都会留下你的 “传说”。

当然,本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书中的方法是我在学习和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总结出来的,可能和你所处的时期与环境不尽相同。

其次,管理学分为很多流派,而在我的实践中,一直以有效为基准,并没有局限在某个流派当中,所以全书引用了很多不同流派的理论,书的风格颇像“杂家之谈”。虽然在书中我尽量避免引用互相冲突矛盾的理论,但其背后的管理流派之间,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希望你在阅读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选择有用有益的点即可。

再次,由于本人的知识阅历有限,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希望你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

最后,请你相信,写下本书的我,毫无保留地用上了自己在学习和管理实践中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并且非常真诚地进行了提炼和加工。所以我非常期待本书能够对你和你的团队有所帮助,也期待能收到你宝贵的反馈意见,让我们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共同走好这段从凝聚到卓越的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