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同学你好:给未来的土木工程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过去·现在——学院简介

1 初次见面,同学你好

被誉为“东方瑞士”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有一所理工结合的多学科性大学坐落于此,有着近70年建校历史的积淀,她——就是青岛理工大学(图2)。

978-7-111-68607-1-Part01-1.jpg

图2 嘉陵江路校区一瞥

在青岛,总有人叫她“建工学院”,那是她2004年5月前的名字。其实,她更早缘起于1931年的“礼贤书院”(图3)。

978-7-111-68607-1-Part01-2.jpg

图3 青岛理工大学发展时间线

现在她有三个校区,市北校区的红楼总让老校友们想念,西海岸新区校区是“山水入画”的“林中校园”,为支援老区而建的临沂校区让人充满期待(图4)。

她有13个学院(部),本、硕、博体系完善。而她最大、最为之骄傲的学院便是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是全校第一个获批博士点的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1个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下设建筑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地下工程系、交通与水利工程系和国际部,含11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

978-7-111-68607-1-Part01-3.jpg

图4 市北校区红楼(上)嘉陵江路校区(下左)临沂校区(下右)

土木工程是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和“高峰学科”建设学科,教育部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院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一流专业,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拥有1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外专双百团队,1个省高层次专家工作站,1个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3个省青年创新团队,1个青岛市优秀创新团队;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图5、图6)。

978-7-111-68607-1-Part01-4.jpg

图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78-7-111-68607-1-Part01-5.jpg

图6 “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土木工程学院有着优秀的师资团队,在这里,你会遇到你的良师益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90余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100余人。在编教授39人,在编博士生导师41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四青”人才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2人,洪堡学者1人,香江学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高校师德标兵1人,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2人。

近年来,在学科领军人才的带领下,学院将信息化、新型建材、先进建造、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引入土木工程领域,在重大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与防灾减灾、绿色建材及防护材料、重大工程灾害控制与施工技术、沿海地下工程安全施工与长效防护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促进国家及山东省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主持完成了国家体育馆、三峡工程、京沪高铁、奥运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海湾大桥、青岛地铁等重大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8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规范标准57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出版教材36部,获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31项,教材获奖5项。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等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图7~图10)。

978-7-111-68607-1-Part01-6.jpg

图7 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978-7-111-68607-1-Part01-7.jpg

图8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978-7-111-68607-1-Part01-8.jpg

图9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

978-7-111-68607-1-Part01-9.jpg

图10 第14届山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