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于热爱中探寻求学的意义——刍议匆匆四年
土本152 胡敬东
作者简介:胡敬东,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土建系土本152班学生,曾任校学生委员会副主席、校区学生会主席,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现就读于上海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
嗨,新同学!首先,欢迎你加入青岛理工大学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未来的几年时光你将于此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开始人生中一个全新且重要的起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初入校园的你,兴许难以第一时间体会到“百折不挠、刚毅厚重、永承重载”的青岛理工精神,难以有机会以实际行动贯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但你一定能感受到学校优质的校园环境、过硬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贴心温嗳的后勤保障,基于此你可以放心擘画多彩又美好的大学时光。
作为曾在青岛理工大学“这棵大树”的庇荫下生活过四年的学长,想借此文同学弟学妹们刍议这转瞬即逝的四年应该怎样度过,以亲身的经历跟初入大学的各位新人探讨未来的计划和方向,寻找方向很难,总是要一次次尝试之后才能逐渐完善自我认知;探索的过程十分漫长,总是要一步步了解自己究竟热爱的是什么。
于热爱中探寻成长的第一步,是找寻努力的方向,沉住气,抱定决心向目标靠近。还记得入学时,苗教授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土木工程,带我们重温了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沿革,分析国内外基础建设发展的市场前景,鼓励我们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我个人对于方向的探索意图即自此开始。大一基本是沉浸在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之中,惶恐自己会“挂”在“高树(高等数学)”上,在思政课堂上昏昏欲睡,英语学习专攻在四六级考试前的突击。少有的几门专业课程都以概论和定义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大家开始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这样一个不骄不躁的周期内,大家完全有精力和时间去深度思考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这个方向不一定就直接具象化成为一份职业、一重身份、一种高度,努力的方向可以只是带有锁定范围的聚焦,考虑自己是否热爱学术,意在继续深造学历,攻读更高的学位;考虑自己是否更适合第一时间投入土建实际生产活动之中,成为一个“项目实干家”;考虑自己是否在组织管理能力和应急解决能力上表现出色,热衷于展现自身领导才能;考虑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立场高度是否符合向行政和体制内部的工作迈进,发自内心热爱为他人服务。诸如此类的考虑,就是基于自身的热爱探寻努力的方向。当郑重地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之后,只需要沉住气,抱定决心向目标笃定前行的信念即可。
第二步,努力耕耘,坚定不移,对热爱始终保持一份热忱。当然,热忱的表现形式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会很大。有的同学热爱笔耕不辍的感觉,喜欢将自己浸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书籍之中,日常活动范围控制在图书馆和宿舍之间;有的同学喜爱社会交际,穿梭在各个校园社团或者学生组织之中,做着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有的同学热衷于学习软件技能,反复试验着一项又一项从教程中学来的指令;有的同学早早适应实验室生活,享受通过设备和模型去触碰专业领域边界的成就感。同样,也会有同学沉迷于虚拟世界,在异次元的游戏空间中尽情厮杀,失去自我价值,一天到晚躺在宿舍床上虚度大好年华。这意味着,保持的这份热忱,需要契合第一步郑重确定的方向。方向的正当合理叠加热忱诚然是走向辉煌的充分条件,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大部分人都不能做到努力耕耘、坚定不移,更多的是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和一次次挑战却无法持之以恒。好比在我研究生考试的准备阶段,自习室考勤状况就形象地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家的除了方向和热忱,还有坚持。很多在备考前期冲得很猛的考研勇士,会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掉了链子,究其原因,多是能吃努力耕耘的苦,却缺少坚定不移的意志。但不论是什么事情,坚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小障碍,与其唉声怨气、暴躁气愤,倒不如从容镇定、乐观勇敢。是故,在校期间要努力耕耘,坚定不移地保证自己对所热爱事情的热忱。
第三步,定格局,尝试自我规划未来,行胜于言。正如校训所指引,“严谨、勤奋”是治学之本、成才之基;“求实、创新”是劝诫做事要重实操,不偏重言诺。行胜于言,是保证对自身不会在求学过程中犯形而上学与眼高手低的错误,保证对自身执行力的锻炼,培养良好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转到建筑专业之后的我能时常感觉到“截止日”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毕竟一轮又一轮的调整和修改都是需要强调实践操作大于概念堆砌,相较于其他研究生同学,曾在“理工”氛围中培养过的我更崇尚务实,让我自身对行胜于言的理解更加深刻。实践道路不能盲目乱闯,合理的预先规划十分必要,科学的计划能保证求学的征途少走弯路。从长期到短期,规划的制定既要考量第一步强调的热爱,也要有第二步重视的坚毅,一方面是对长远目标的建设,一方面是对短期内实践效率的躬行。最后谈到的“定格局”,是希望刚踏入校园的同学们能坚持家国情怀,深刻认识到当前的时代变化,洞悉发展的背景语境,争取能有以“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要”为己任的格局,坚持新时代大学生所必需的社会责任感。不论什么时间和地点,要用代表着青岛理工大学学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勇承重载,不负韶华。
回顾我本科的四年时光,感慨自己2015~2019年的巨大转变,感谢母校在我思维逻辑、为人处世、认知层次、思考深度、政治立场、洞察角度等方面的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绝非能短时间内建构,环境和身边的同伴会间接影响人格和素养的形成。青岛理工大学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能在这里遇到授课深入浅出的良师,收获身边一群有智慧、有温度、有趣味、有目标、有格局的朋友,收获求真务实的行为习惯,理工精神将是我人生中永不褪色的精神烙印。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未来四年中能用追求卓越的精神,用你们收获的知识、增长的能力去应对肩负的使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