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49/36535149/b_36535149.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节 血浆丙酮酸测定
丙酮酸( pyruvate)是糖类和大多数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丙酮酸可通过乙酰Co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丙酮酸的测定方法包括乳酸脱氢酶法、酶电极感应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乳酸脱氢酶法是目前测定丙酮酸的首选方法。
【原理】
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反应式如下: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340nm处监测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样本中丙酮酸的浓度。
【试剂】 1.100mmol/L Na2HPO4
溶解1.42g Na 2HPO 4于80ml蒸馏水中,再加蒸馏水至100ml。置4℃冰箱保存,稳定1年。
2.100mmol/L KH2PO4
溶解1.36g KH 2PO 4于80ml蒸馏水中,再加蒸馏水至100ml。置4℃冰箱保存,稳定1年。
3.1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
将20ml 100mmol/L KH 2PO 4溶液和80ml 100mmol/L Na 2HPO 4溶液混合。在pH计下,用0.1mol/L盐酸或氧氧化钠,调节至pH 7.4±0.05。4℃冰箱保存,稳定2个月。
4. NADH溶液
称取纯NADH 20mg,溶于1ml蒸馏水中,新鲜配制,1小时内使用。
5.乳酸脱氢酶溶液
乳酸脱氢酶硫酸铵悬液用蒸馏水稀释至550U/ml ( 37℃)。
6.工作试剂
乳酸脱氢酶溶液40μl与NADH溶液400μl混匀,用1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 pH 7.4)稀释至10ml,4℃冰箱保存,可稳定24小时。
7.25mmol/L丙酮酸标准液
称取2.75g丙酮酸钠( MW110)置于1L容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解,再用0.1mol/L盐酸稀释至1L。置4℃冰箱,稳定3个月。
8.0. 5mmol/L丙酮酸标准液
1ml 25mmol/L丙酮酸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每天新鲜配制。
【操作】
根据实验室的自动分析仪性能,设定参数。下列参数供参考:
温度 37℃
pH 7.4
波长 340nm
分别监测样品管吸光度的下降速率(Δ Au/min)和标准管吸光度的下降速率(Δ As/min)。不同实验室延迟时间、监测时间、样品体积和试剂体积等具体反应条件会因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而异,在保证方法可靠的前提下,应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设定测定条件,进行定标品和样品分析。
【结果计算】
【参考区间】
成人空腹静脉血和动脉血丙酮酸浓度均小于0.1mmol/L。安静状态下,空腹静脉血浆丙酮酸含量为0.03~0.10mmol/L ( 0.3~0.9mg/dl),动脉全血丙酮酸浓度为0.02~0.08mmol/L ( 0.2~0.7mg/dl)。
以上参考区间引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
【注意事项】 1.方法学特点
本法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可根据所使用的自动分析仪性能,建立合适的测定参数和操作规程,但要严格控制各反应条件。
2.采血要求
患者须空腹采血,用止血带不要超过2分钟。
3.标本稳定性
丙酮酸在血液中很不稳定,采血后1~2分钟就可出现明显下降,须在4℃条件下尽快分离出血浆并尽快检测。不能及时测定时,需用偏磷酸等制备成无蛋白滤液保存。在偏磷酸滤液中,丙酮酸室温下可稳定6天,4℃可稳定8天。
4.干扰因素
乳酸<40mmol/L,胆红素<342μmol/L,Hb<2g/L和脂血对本法测定无干扰。乳酸脱氢酶试剂中若含有丙酮酸激酶时,将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临床意义】
进食或运动后可使丙酮酸出现生理性升高。病理性升高可见于维生素B 1缺乏症的患者,缺乏维生素B 1时,丙酮酸氧化障碍,导致血丙酮酸含量增加;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腹泻等消化性障碍、严重感染和肝病时也可出现丙酮酸增高,并伴有高乳酸血症。
此外,血浆丙酮酸浓度检测也可用于评价有先天代谢紊乱而使血乳酸浓度增加的患者。与乳酸/丙酮酸比例增加有关的先天代谢紊乱包括丙酮酸羧化酶缺陷和氧化磷酸化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