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话不在多,要说到点子上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拥有盛名;水不在于有多深,有蛟龙潜藏就能显示神灵。
同样,对于“说话”而言:话不在于有多少,关键是能否说到点子上。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多个经典的故事来分析,如何在讲话时,把每个字都用在“刀刃”上。
突出核心观点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对比,是我们在讲话时常用到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我们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核心观点,常常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1936 年10 月19 日,著名的政论家邹韬奋同志在祭奠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只有一句话的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同志不过三十来字的演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冗长复杂的陈词,仅是只言片语就把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表达方式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许多我们熟知的文章和诗歌中经常用到,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短短十个字,将广大人民的疾苦与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做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社会不平等的状况瞬间跃然纸上。
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将截然相反的两个人或两件事物拿来对比,使人能够认可说话者的核心观点。
将结论提前
通常我们在讲话时,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或逻辑顺序来陈述某件事,先把来龙去脉讲清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但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传递重要信息时,如向领导汇报工作、给下属交代任务、提出某个方案时,我们应该先说结果,而后再讲原因,否则在前期铺垫过多,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认为你“说话说不到点子上”。
比如,原本计划今天下午6 点整召开会议,但小李因为出差无法准时赶回公司,小张临时带客户外出挑选材料无法参会,并且会议室正被其他部门占用,可能在6 点前无法让出位置,所以,我们要建议领导更改会议时间。
如果按照以上事件的逻辑顺序向领导提出建议,可能要花费1 分钟的时间先去说明缘由,最后给出结论。
虽然1 分钟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但对于工作十分忙碌的领导来说,这1 分钟非常宝贵。所以,很有可能当你还沉浸在自己的表达思路里,详细描述细节时,对方已经出现了不耐烦的情绪。这时领导会急切地想要知道:你究竟要说什么?
所以,面对这类事件,我们更好的表达方式是:将结论提前,论点放在后。
比如可以这样说:“领导,我建议将今天的会议更改为其他时间,因为……”
这样一来,对方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你要表达的重点,至于后面的原因,对方会按照具体情况选择听或是不听,但主要信息已经传递到位了。
所以,当我们提出某个建议或方案时,应该先阐明观点,再细细道来。
用简短的词
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任何事物都只需要一个名词来标识,只有一个动词表现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短缺,说话即使绞尽脑汁,也决然不会有精彩的语言。”
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许多词语的意思相近,但说法和字数却有所不同,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冗长的句子,可以直接用简短的词语将其概括。想要让自己的语言做到高度凝练,就要学会删繁就简。
比如有一首著名的《制鼓歌》,原文本身就只有短短16 个字:“紧蒙鼓皮,密钉钉子,天晴落雨,一样声音。”但是,有人将其缩短至12 个字:“紧蒙皮,密钉钉,晴落雨,一样音。”虽然减少了4 个字,却没有更改原文意思,反而使整首诗更加简洁。
不过,这还不够,更有才华横溢者,准确提炼了诗歌的核心,大胆将其压缩到8 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
与前两者相比,这样的修改高度概括了原文的主旨,显得更加精辟、有力,充满语言魅力,字字珠玑,实在妙哉。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以“少而准”“简而丰”为表达原则,学会看透事物的本质,抓住内容的核心要素,去除多余的部分,留下可以体现特征的词语,或用简短的近义词代替。
但要注意的是,采用简洁的表达方式,并不是要一味地 “为了简而简”。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发表了长达15 分钟的纪念演讲,仍旧被世人赞誉为“精彩的演讲”。
所以,精简语言是要以说清核心内容为前提的,该繁则繁,当简就简,要简得恰到好处。
总结关键词
学会抓取关键内容,在讲话的结尾提出总结性陈词,是一种画龙点睛的表达方式。
这与前文提到的“将结论提前,论点放在后”并不冲突,它是一种概括全文、升华主旨、突出重点内容的说话技巧。
1863 年11 月9 日,那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下午,集会上有一个人发表了一场2分钟的演讲。在开始之前,现场的观众们并不知道他们即将听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之一。其中很多人只是出于好奇来到现场,他们知道这是美国总统,但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
在这2分钟里,这位总统从头到尾只讲了10 句话、270 个单词,翻译成中文也不过五百来字。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次小型演讲,却传遍了全世界,而这位总统就是林肯。
并且,他在演讲中的最后一句话—“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给予了孙中山先生直接的、巨大的启发,启发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伟大的“三民主义”。
可见,在讲话最后通过关键词概括全文内容,会让人印象深刻,起到高度总结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贵凝练”,衡量说话方式好坏的关键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所说的内容能否戳中要害,直击人心,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特别是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把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说到关键点上,是传递重要信息、获得他人认可、达成共识的重要方式。
要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好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固记住,成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