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篆刻与全国篆刻艺术展
——写在第五届篆刻展评选揭晓之际
在当代书法热潮业已过去,经历过相对起落,全国篆刻(包括书法)艺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中,于2005年8月初,第五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评选揭晓,共评出获奖作者10名,参展作品约420件(此数字据“中国篆刻网”统计)。就历届篆刻艺术展中的参加人数而言,重庆在五届展中取得了空前好的成绩,共有7人作品参展,他们是刘再兵、洪军、李健、刘海峰、唐德福、喻志全、傅舟。在前四届展中,重庆参展作品第一届5件,第二届5件、第三届4件、第四届3件。其中第一届包括已故的冯建吴先生,第三届参展作品作者有的已经出国,与第四届相比,第五届的参展人数增加一倍。1997年5月,重庆直辖以前的展次,即前三届,均只算重庆作品件数。五届展中作品件数比第四届增加一倍以上的,还有江苏、黑龙江、辽宁、河北、湖北、广东、内蒙古、四川8省、自治区。
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在历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中参加人数如下表所统计:
全国历届篆刻艺术展参展作品数量统计

历届篆刻艺术展应征作品和参展、入选的数量统计如下:第一届应征2700余件,参展400余件;第二届应征2600余件,参展473件;第三届应征3200余件,参展近300件;第四届应征3000余件,参展296件,入选293件;第五届应征3000余件,参展450件(应含评委作品)。
从全部五届展览参展的作品数量上看,其趋势呈“U”字形,第三届展居“U”字形底,即第一、二、四、五届的数量均多于第三届展。第三届展的应征作品多,而参展的作品数量定额最少,竞争也就最大。从创作的艺术水平上看,第三届展也是五届中极为重要的一届。今天回过头去看,第一、二届的艺术水平不及第三届,这也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第一届展在1983年全国篆刻评展五年之后成为全国篆刻艺术创作的一次盛会、一次大检阅、一次全面交流,自然也是空前的壮举。第三届在前三次全国性大展的推动下,自然成为篆刻创作水平最高、面貌极丰富、审美经验很成熟的一届。第四届又在前几届基础上稳步地向纵深发展。第五届展则在上届已过六年、全国篆刻创作有了许多变化之后“千呼万唤”始亮相,没有理由不成为创作上更加成熟、艺术上又迈新台阶、代表当代创作水平的篆刻大展。
可喜的是,在参加展览的重庆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年作者和新人,这说明重庆的篆刻创作在持续发展中既有较大的进步,又有后起的新生力量。在历届大展(包括国展、中青展、篆刻展、西泠印社展)中,重庆作者在每届中参展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创作水平并不低,其数量多在10人以内,但获奖的作者却有五六人。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的原因,部分有实力的作者也许未投稿应征,或因某些因素未能参展,不然,五届展入展的重庆作者应突破10人关。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作者应该深入传统、不懈探索、化古为己、入古出新,在经典中寻求契合点,创造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建立个人风格,戮力进益,既创作出含金量高的篆刻艺术作品,也在全国篆刻创作检验中取得更大的实绩。
2005年8月27日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