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阳、补虚祛寒不生病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外部环境造成的发病机理

人的生存是有一定的环境的,这种环境各不相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工作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就不一样。不同的环境对人体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发病的情况也不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如果人长期生活于较为稳定的环境之中,就会对这种环境产生适应性,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就不容易生病。如果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人的机体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就会暂时被打破,使机体产生病症。

自然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季节气候、地理特点、生活工作条件等。人是生存在大自然之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然环境对于人体疾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成为直接引发疾病的条件,也可以成为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因此,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六淫、疫气产生的条件,还能影响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影响着正气的盛衰和体内的阴阳平衡。

生存于大自然界中,人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体内阴阳在不同季节各有所偏,脏腑、经络之气在不同的时令又各有时旺衰,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季节,就容易感染不同的病邪。比如,春季易伤风,夏季易暑热、秋季易伤燥,冬秀易病寒等。所谓“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就是这个道理。一些瘟疫的暴发和流行,也是与自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如果气候反常,不仅会使正气不协调容易生病,还会促使某些疫病的滋生。

不同的地域,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物产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都不同,这些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形成一些地域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情况下,西北地区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凉,多风,水土质硬,所以容易患风寒中伤或燥气为病;而东南地区由于热低下,气候温暖潮湿甚至炎热,水土薄弱,所以容易感染湿邪或湿热之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类甚至所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从而使一些疾病带有强烈的地区性和地方性特点。比如中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较为流行,而东北西弱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常有发生,广东鼻咽癌高发,华北、西北食道癌多发,江苏省启东市高发肝癌,脚气病以经常食精白米为主粮的地区易发。此外,异域旅行或易地而居,都有可能因为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而使机体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出现水土不服,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

除此之外,生活居处、劳动环境都可能成为影响疾病发生或诱发的因素。比如长期生活居住地潮湿阴暗或者空气质量糟糕,就会容易感受一些寒湿或秽浊等邪气。夏季炎热,如果在野外工作就容易中暑;冬季严寒,在野外工作就容易受风寒;长期在水上作业的渔民容易感受阴湿之气而发病;长期在石粉迷雾中劳动的矿工容易被尘毒伤肺。

日常生活不良的生活习惯、无规律的生活、不按时起居、不注重个人和环境卫生等,都是影响人体正气,使人体易患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社会环境与人体疾病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先进、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疾病就能有效地减少。而社会组织落后、社会福利和卫生条件较差,发病的机会就会增加。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正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成为新的致病因素,造成一些新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