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社会界本涵分斩
第1章
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社会中受过教育和身体健康的劳动者的数量,决定了以上三种传统要素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拥有最新的机器、颇具资质的劳动者和最创新的想法,也不一定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除非这些劳动者可以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并分享他们的工作。人们都是在不同的群体中生活和工作的,在群体中获得的关心、友谊、鼓励和支持等,都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人们愿意在一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共享他们的技能和资源,以实现他们共同的目标。
比如,对于很多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在员工之间培养合作的工作氛围,与外部合伙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资到这些并不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活动中。同时,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也越来越多地受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事实上,这些关系型投资与传统意义上的厂房、机器等物质资本一样,也会对公司的经济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对应于传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新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和政治学家把以上这些称为社会资本。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那些有助于人们进行集体行动来实现共同利益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网络。一般来看,在社会资本较为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感到更加文明、幸福、安全、富裕,社会更易于监管等,人们能够找到和从事比较满意的工作,参与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事业,能够有效地监管其他人行为、无争议地履行合同协议、有效地利用既有资源、友好地解决争端,等等。同时,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较快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形成和维护较高水平的社会资本。
1958年,经济学家爱德华·C.班菲尔德(Edward C.Banfield)出版了社会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落后社会的道德根据》,在书中他指出意大利南部地区的落后源于信任的缺乏,那里的信任仅存在于狭小的家庭范围内,被称为“无道德的家族主义”(amoral familism)。然而在当时,这一理论不仅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框架,而且也难以被其他经济学家所接受。直到大约40年后,经济学理论才开始认识到社会资本和信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信任能够减少由契约不完全性所带来的社会净损失。自此,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同时,社会资本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用来解释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从公民的政治参与到正式制度的完善、从公民的健康到政府绩效的发挥、从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