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农村电商的概念
如案例所述,自2014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简称农村电商)连续四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专设一节,从更高层次、更广视角(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产业园等)关注农村电商,并首次专条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在政府扶持、电商下乡、青年电商创业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农村电商取得了明显进展,并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农村电商简介
(一)农村电商发展过程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完善和丰富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和销售开始采用电子渠道,形成初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但更多的是进行农产品收购和农资的销售,农户一般不直接通过电子渠道参与,而是中间商、农资企业或者合作社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沟通、发布。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深入发展,农户更多地参与到商务活动中,单一的农产品上行借助互联网的互动性开始双向流通,交易的产品不再局限于农产品,而拓展到食品、家电、服装、服务等。随着物流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商逐渐形成。企业、商家、政府、个体户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向农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产品、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农户、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业企业借助电子渠道实现农产品销售、服务输出,农村电商实现了双向互通的商务流通。
(二)农村电商含义
农村电商一般是指利用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采用多媒体、自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涵盖对接电商平台、建立电商基础设施、进行电商知识培训、搭建电商服务体系、出台电商支撑政策等。
从概念可以看出,农村电商是围绕农产品(加工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开展的电子化交易和管理活动,是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延伸和深度应用。农村电商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即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配送和安全支付体系,如图1-2所示。

图1-2 农村电商基本要素
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电商是新时期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方式,主要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安全等关键问题,能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促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二、农村电商的外延
农村电商的外延是指在农村推进和应用电子商务,农村电商不仅指工业品下乡或农产品进城,还包括以下五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将农产品电商化后,通过网络途径销售出去,包括网上零售成批发等形式;
二是在乡村聚集的以销售本地特色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乡村电商,如淘宝村、淘宝镇;
三是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县城周边,形成电商服务业、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产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县域电商;
四是将农民需要的生活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等通过电商终端的延伸,实现服务到村;
五是将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定制化,并促进农业、农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