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孟子》“浩然之气”章解
(三十年)

浩然之气,是孟子所特用的一个名词,但其确切的意义,孟子却又说是“难言”。后人对于这个名词的解释,亦多未安。如董仲舒说:“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赵岐“孟子注”说:浩然之气是“浩然之大气”。焦循《孟子正义》据《后汉书·傅爕传》李贤注引赵注,以为大气应作天气。颜师古《汉书叙传上》注说:“浩然,纯一之气也。”朱子《孟子集注》说: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又引程子说:“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也。”朱子又解释程子此言云:“天地之气,无处不到,无处不透。是他气刚,虽金石也透过。人便是禀得这个气无欠阙,所以程子曰云云。”(《语类》卷五十二)这些讲法,都以所谓浩然之气,是天地间所本有者。这似乎不妥当。第一,浩然之气,既是天地间所本有者,又何必待人“养”之?照程朱的说法,“养”不过是去私意之蔽。人本禀有天地正气,但为私意所蔽,故须“养”以恢复其本来面目。但孟子明说: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并不是“集义”所恢复者。程朱所说,显然与孟子的意思不合。朱子固曾亦说:“某直敢说人生时无浩然之气,只是有那气质昏浊颓塌之气。这浩然之气,方是养得恁地。”但又说:“本是浩然,被人自少时坏了。今当集义方能生。”(《语类》卷五十二)此亦注重讲“生”字,但总以为人生来本得有天地的一种“气”。第二,如照这些讲法,所谓浩然之气之“气”,与本章上文所说孟施舍“守气”之“气”,以及告子“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气”,须有不同的解释,因这两个“气”字,不能解释为“天地正气”、“和气”等。此虽亦未尝不可,但如另有一讲法,能使此一章中诸气字都有相同的解释,则自较妥善。此另一讲法,即我们于下文所提出者。

此另一讲法,亦不能说是完全新的。上所引《朱子语类》一条的下文是:“又曰:浩然之气,只是气大敢做。而今一样人,畏避退缩,事事不敢做,只是气小。有一样人,未必识道理,然事事敢做,是他气大。如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气。人须是有盖世之气方得。又曰:如古人临之以死生祸福而不变,敢去骂贼,敢去殉国,是他养得这气大了,不怕他。又也是他识道理,故能如此。”(《语类》卷五十二)朱子又说:“养气一章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勇在气。”(同上)朱子此所说,似亦有我们此所谓另一讲法之意。不过气字的确切意义,他总未点破。《集注》更泥于程子之言,以为浩然之气,是天地间所本有者,以致孟子此章大义,未能大明,而此章前后文义,亦未能完全讲通。因此,我们所谓另一讲法,有提出的需要。

我们从《孟子》本章开头讲起。公孙丑问孟子:“不动心有道乎?”孟子曰:“有。”此下忽接论养勇。从北宫黝养勇,说到孟施舍养勇,又说到曾子的大勇。归结说:“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在本章气字于此初见。此所谓气的意义,以前人亦未讲清楚。照我们的讲法,此所谓气是所谓“士气”之气。例如我们说“前线士气极旺”,又如《左传》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是说这种气。这种气可以说是“一股劲”。有这种气者可以说是“别一股劲”。这股劲在军队打仗或个人打架中,最可看见。所以孟子举养勇为例。勇士养勇,是养这种气,这股劲。有了这种气,这股劲,则可以“躬冒矢石”而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即不动心也。勇士们的不动心,全靠有这种气,这股劲。保持着这种气,这股劲,即所谓“守气”。北宫黝、孟施舍,都是以守气得不动心。孟子说:“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朱子说:北宫黝“以必胜为主”,孟施舍“以无惧为主”。“黝务敌人,舍专守己。”所以孟施舍为守约。此话固然不错。但从另一点看,亦可见孟施舍高于北宫黝。因为“守气”于胜时易,于败时难。小说上描写胜兵,常用“无不以一当十”等语。描写败兵,常用“望风而逃”等语。胜兵败兵事实上确是如此。孟施舍“视不胜犹胜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于不胜的情形下,仍能守气,不使之馁。以视北宫黝之竖眉横目,只可胜不可败者,自然是高一层,进一步了。不过此二人之不动心,俱从守气得来,则是一样。

孟子此下又说到曾子的大勇。《左传》说:“师直为壮,曲为老。”壮者,其气壮也;老者,其气衰也。我们亦常说“理直气壮”。北宫黝、孟施舍之养勇,注意在气壮。曾子养勇,则注意在理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是“理直气壮”的态度。理直则气不期壮而自壮,所以与孟施舍比较起来,曾子更为守约。曾子以此方法养勇而得不动心。其得不动心的方法,可以说是“守义”。

孟子此下又说到告子的不动心。孟子说:“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朱子《集注》以为“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十六字为告子的话,其余皆孟子之言,而“持其志,无暴其气”,且为孟子得不动心的方法。然“持其志,无暴其气”上有“故曰”二字,此曰是谁曰呢?《孟子》本章下文说:“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那当然是孟子自引其以前所说的话。但此只曰:“故曰”,而未曰:“我故曰”,则此“故曰”或是蒙上文“告子曰”而来。如此,则“持其志,无暴其气”,似亦是孟子引告子的话。单就文法上看,这不过是一假设。但再就文义上看,有两点可予此假设以证实。第一,如“持其志,无暴其气”为孟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则不但与下文所说“配义与道”的方法重复,且此二方法亦大不相合。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为强制其心,使之不动。朱子《集注》说告子的不动心,是“冥然无觉,悍然不顾”,是矣。然若专就“不得于言”等十六字说,似尚不能见其强制之迹。如“持其志,无暴其气”为告子的话,则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为“持志”。一持字,将把持强制之意尽行表出。《朱子语录》云:“问:伊川论持其志,曰:‘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恁地不得。’先生曰:‘此亦似涉于人为。然程子之意,恐人走作,故又救之曰:学者不恁地不得。’”(《语类》卷五十二)“持志”是一种把持强制的工夫。所以是“自私”,是“涉于人为”。说孟子以这种工夫,得不动心,伊川朱子似亦觉有未安,但又滞于文义,故又只得说:“学者不恁地不得。”第二,《孟子》原文,此段下是,公孙丑问:“敢问夫子恶乎长?”此一问亦可证明上文所谓“持志”是告子的话。如照《集注》,则孟子已将全副本领说完,公孙丑又何必再问?惟因上文所说,都是别人的得不动心的方法,所以公孙丑有此问,而孟子亦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下方是孟子自述所以不动心的正文。由此诸方面看,我们可以断定,此段俱为孟子述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的话。“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持其志,无暴其气”,为孟子直引告子的话。“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为孟子于叙述告子的话时,所夹入批评之辞。“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及“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是孟子代告子解释之辞。此段述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其方法为“持志”。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者,朱子说:“告子谓:于言有所未达,则当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强制其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此解似得之。但如以“持志”为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则“强制其心”四字,即更有着落。孟施舍、北宫黝以“守气”得不动心,是其不动心,得助于气也。告子则不求助于气,而但强制其心,使之不动,其强制的方法为“持志”。小说中常说:某人“把心一横,将生死置于度外”。“把心一横”即持志也。“将生死置于度外”即不动心也。如兵在战场,其为“一股劲”所鼓舞,而忘危险者,即如孟施舍等之“守气”也。其明知危险,而“把心一横,将生死置于度外”者,即如告子之“持志”也。孟子本不赞成孟施舍等之专以“守气”得不动心,故对于告子之“勿求于气”亦称之曰可。朱子说:“凡曰可者,亦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

康有为说:他的思想,于三十岁前,即已固定,以后不能进,亦不求进。胡适之先生说:曾见一经济学家,自言不愿往苏联,因恐一去则其对于其自己的学说的信念,将发生动摇。此即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之类。凡所谓顽固者流,对于新学说、新思想,深闭固拒,亦是此类。孟子以此为不可。盖孟子的不动心,乃自“集义”及“知言”得来,下文可见。“知言”即“诐辞知其所蔽”等。孟子以为:即使错误的言,亦须知其错在何处。若不能如此,而只“把心一横”,一切不理,固然是亦可以不动心,但其不动心“殆亦冥然无觉,悍然不顾而已尔”(朱子《集注》语)。

孟子又替告子解释,何以不求助于气,而即能强制其心。因为照告子的说法,志是“气之帅”,气是“体之充”。所以说气是“体之充”者,大概因为如北宫黝等所守之气,可以鼓舞人的精神,使之勇往直前,好像把人的身体充实起来。我们现在亦常谓与人以鼓励为与之“打气”。垂头丧气的人,我们谓之为“泄气”。大概亦是同样的比喻。志为气之帅,所以志之所至,气亦随之,即所谓“志至焉,气次焉”。所以告子主张“持志”。所以他说:“持其志,无暴其气。”赵岐注说“暴,乱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正与“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有相似的作用。

不过志既是气之帅,则只说“持志”即可,何必又说“无暴其气”呢?公孙丑又一追问。孟子又替告子解释说:“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例如一人本有杀敌报国的志,固可因此志而有所谓“敌忾同仇”的气。但如用军乐或演讲,动了人的“敌忾同仇”的气,亦可因此气而使之有杀敌报国的志。一个“一股劲”往前奔跑的人,其气甚盛甚锐。但如忽然跌了一跤,这不只挫了他的锐气,他的心亦要受点影响。此所谓“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或问:《孟子》原文此段上文是:“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上文既如此问,则此段的答,应亦是兼说二者,如以为此段是专说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则与上文的问话不合。于此我们说:公孙丑为此问,孟子亦如此答,但因孟子于说告子的方法时,夹叙夹议,公孙丑亦插了一个小问题,以致打断了孟子的话头。所以下面公孙丑又提起原来问题的未经回答的部分:“敢问夫子恶乎长?”因上文已讲过告子的方法,故此专问孟子的方法。

孟子答:“我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孟子得不动心的方法。照我们的讲法,浩然之气之“气”,与孟施舍等“守气”之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其不同在其是“浩然”。浩然者,大也。其所以大者何在?孟施舍等所守之气,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者。而浩然之气,则是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者。有孟施舍等之气,则可以堂堂立于人间而无惧;有浩然之气,则可以堂堂立于宇宙间而无惧。有浩然之气能使人堂堂立于宇宙间而无惧,所以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施舍等的气,尚须养以得之,其养勇即养气也。浩然之气,更须养以得之。怎么养法呢?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道者,赵岐注说是“阴阳大道”。朱子《集注》说是“天理之自然”。赵注固不对,朱注亦似未得其解。这个道即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亦即是义理。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宇宙,有正确的了解,此了解即是道;一方面是力行人在宇宙间应有的义务,此义务即是道德的义务,亦即是义。合此两方面,即是“配义与道”。常行义即是集义。集义既久,则浩然之气自然而然生出,一点勉强不得。此所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朱子说:“袭,如用兵之袭,有袭夺之意。”(《语类》卷五十二)此句正是孟子说明其自己与告子的不同。告子以“持其志,勿暴其气”得不动心,正是“义袭而取”,所以下文即说“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告子是从外面拿一个义来强制其心,而孟子则以行义为心的自然的发展,行义既久,浩然之气,即自然由中而出。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者,理直则气壮,理曲则气馁。浩然之气,亦复如是。上文说,曾子得不动心的方法是“守义”。孟子的“集义”,与曾子的“守义”,有相同处。朱子《集注》谓,“孟子之不动心,原出曾子”,是矣。然曾子与孟子,仍有不同。盖曾子的“守义”是就一件一件的事说,而孟子的“集义”则是就一种心理状态说。就一件一件的事说,遇事自反,不直则屈于“褐宽博”,直则“虽千万人吾往”,此所谓“守义”也。就一种心理状态说,此状态是集许多道德的行为而自然生出者,此所谓“集义”也。又曾子由守义而得的大勇,虽大,而仍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者。孟子由集义而得的浩然之气,则是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者。由此方面说,孟子的集义,虽原出于曾子;而其成就则比曾子又高一层,又进一步。因此孟子的不动心,与曾子又不同了。如照《集注》以“持志”为孟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则其不动心即不见得与曾子有何显著的不同。

养气的工夫,要在“勿忘勿助”。此点宋明道学家言之甚多,大要得之,兹不再论。

《孟子》下文,公孙丑又问:“何谓知言?”照我们的讲法,知言即明道的另一方面。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何以能知,即因其对于义理已有完全的知识也。亦可说:对于诐辞,如知其所蔽;对于淫辞,如知其所陷;对于邪辞,如知其所离;对于遁辞,如知其所穷,则对于义理更有完全的知识。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惑、不忧、不惧,即是不动心也。我们常说:疑惧、忧惧,疑即是惑。此三者本是相连带的。不过孔子此言,亦或只就人在人间的不惑、不忧、不惧说。人在人间能不动心,固亦非易,然尚不是由浩然之气所得之不动心也。浩然之气,就其是气说,使人不惧,知言使人不惑。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所生者,故有浩然之气者,不惧亦不惑。不惧不惑,尚何忧之有?此不惑、不惧、不忧,又不是只限于在社会间者。此有浩然之气者,所以能“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也。

《中庸》说:“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此所谓知,即明道也。又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有浩然之气者,堂堂立于宇宙间,虽只是有限的七尺之躯,而在此境界中,已超过有限,而进于无限矣。

到此地位者,在天地间自然“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自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即是不动心也。其不淫、不移、不屈,又不是强制其心,而使之如此。若果如此,则其地位只是告子的地位。若有此等行为者,以为应该如此,所以如此,则其地位,只是曾子的地位。有浩然之气者,自然不以富贵为富贵,贫贱为贫贱,威武为威武。所以其不淫、不移、不屈,是莫之为而为的。朱子说:“浩然之气,清明不足以言之。才说浩然,便有个广大刚果意思,如长江大河,浩浩而来也。富贵、贫贱、威武,不能移屈之类,皆低,不可以语此。”(《语类》卷五十二)朱子此言,正是我们以上所说的意思。到此地位者,真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大丈夫”。所谓“顶天立地”,正是“塞于天地之间”,及“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