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针刀神经触激术再认识

■神经触激术用针锋光滑圆钝的弹拨针不妥,快速刺入皮肤困难,缓慢钝入皮肤出现疼痛。只有用朱氏刀锋稍钝的小针刀快速刺入皮肤触激神经产生逃避应激。

■神经触激术对麻木、迟缓性瘫痪只要出现放电感或肌肉跳动即刻退出针刀。只有对剧烈神经痛,严重痉挛性疾病才可摆动针刀加强抑制作用。

■出现针感后不可再深刺、不可提插、不可捻转,不荣者不可摆动针刀提高触激量。

■神经触激术出现放电感或肌肉有跳动感后,无须加用电针治疗。

■神经干附近用注射器注入药物需要注意;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加兰他敏、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等。选用的药物必须对神经无毒,对于一些可引起神经变性改变或导致瘫痪的药物禁止注射。注射针具不能损伤神经。

■神经触激术定位除按解剖部位外,一些可以按腧穴定位。有学者统计,人体500多个腧穴(包括十四经穴与经外奇穴)有42%分布在神经干或较大的神经分支上,而这些腧穴的针感都比较强烈。

■较强神经触激术逃避应激,腧穴近处都有神经干的分布。

■临床实践证明,将针刀施术部位,局部用麻药阻滞,结果针感会减弱或消失。正常人在腰部麻醉后,在相应阶段平面以下针感也会减弱或消失的。

■神经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是神经受触激后作出的反应。

■石学敏院士所创立的醒脑开窍针法所选腧穴——极泉、内关、三阴交,下面分布着臂丛神经干、正中神经干、胫神经干。手法量学标准必以患者抽动3下为度,或延时、反复提插捻转泻法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恰与神经触激术摆动针刀加强触激殊途同归。

■针刀和针灸一样必须是气至而有效,针感强则疗效好,针感弱或无针感则疗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