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章 飞走的暗礁
1866年发生了一件怪事,相信人们至今都不会忘记。这件事非常离奇、神秘,无法解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很注意它。这里不说当时轰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前不久,一个形状很像纺锤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海面上,在海里的动物中,鲸鱼的体积算是大的了,可这个物体的体积比鲸鱼还要大很多,行动的速度也比鲸鱼要快不少,偶尔还会有磷光闪现。很多船只都碰见过它。
很多航海日记都记下了这个东西的形状、速度、力量。尽管这些日记的版本不同,内容却基本相同。无论是对这个东西或这个生物的形状描述,还是对它那种天然的特殊本领的称奇,以及它运动时的惊人速度和转移时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等等,所有的内容如出一辙。如果这东西是鲸鱼类动物,可它的体积却大大超过了生物学家曾经加以分类的鲸鱼。在居维埃、拉色别德、杜梅里、卡特拉法热等生物学家们看来,除非他们亲眼所见,否则他们就不会承认这种怪物的存在。
所有的这些说法大同小异,有些人说,这个东西的长度大概有200英尺(约60米),这种说法是比较保守的;另一些说法则比较夸张,说这个怪物的宽度应该有1英里(约1609米),长度有3英里(约4828米)。如果真的有这个怪物存在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两种估计折中一下,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它的体积比我们所见过的任何鱼类都要大。然而,这东西果真存在?根据人类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理,我们就会明白,这个怪物一旦出现,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怎样的轰动效应。
但是,如果说这件事情是无稽之谈,那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加尔各答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希金森总督号”曾经真真切切地碰到过这个游动的巨大物体。那是1866年7月20日,“希金森总督号”在澳大利亚海岸东边5英里(8045米)处行驶的时候,这个奇怪的庞然大物突然出现了。起初,巴克船长还以为这是个无人知道的暗礁,他正准备测定一下它的具体位置时,这个怪物突然喷出两道水柱,伴随着“哗”的一声,水柱直向空中蹿了上去,高度足有150英尺(约45米)左右。看来,在“希金森总督号”面前的这个东西应该是一种能从鼻孔喷出水柱的海中哺乳类动物,除非这座暗礁上边有间歇喷泉。
同年7月23日,有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上看到了它,那艘船是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号”。就是说这个奇特的鲸鱼类动物有着相当惊人的游移速度,能从一个地方快速地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希金森总督号”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号”是在相距700法里(2800千米)的两个不同的地方看见它的,时间只相隔三天。
◎ 大西洋
半个月之后,国有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和皇家邮船公司的“香农号”,同时看到了这个大大的怪物。当时,这两艘船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它们相遇的地方在北纬42°15′、西经60°35′处,距离上述的地点有2000法里(8000千米)远。世上最长的鲸鱼只不过是56米,人们也只是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海面上看到过。而这两艘船看到的这个怪物的长度至少有106米,因为“香农号”和“海尔维地亚号”两船连起来才100米长,还不如它长。这真是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庞然大物。
这样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贝雷尔号”最近所做的各种观测,茵曼轮船公司的“埃特纳号”跟这个怪物的相撞,法国级军舰“诺曼底号”军官们所写的记录,海军高级参谋弗兹·詹姆斯在“克莱德爵士号”上所做的很精密的测算,这些消息都在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一些国家,很多人都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八卦事件来笑谈,而在英国、美国和德国这样有着严谨踏实作风的国家,这则成了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而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经纬线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共同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的位置或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变更线的两边,日期相差一天。
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90°之间。赤道纬度为0,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
这个怪物变成了尽人皆知的事件。一些发行量不大的报刊开始利用这个事件,捏造出各种关于离奇的巨大动物的奇闻报道,以吸引百姓的眼球,达到赢利的目的。他们从白鲸谈到北极海中可怕的白鲸——莫比·狄克(莫比·狄克是小说《白鲸》里那条可怕的鲸鱼),再谈到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的硕大无比的海妖,这个海妖的触角是很厉害的,它能把一只载重500吨的船缠住并把它拖到海底深渊。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人甚至引经据典,搬出亚里士多德和蒲林尼(蒲林尼,古罗马作家,一共写过7部作品,现在仅存百科全书式著作《博物志》三十七卷)的观点,因为这两个人都承认世上存在着怪物;还有些人搬出彭士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以及保罗·埃纪德的游记,最后连哈林顿先生的航海报告也被搬了出来。哈林顿先生的报告是不容置疑的,他肯定地说,1857年,他看见过一种大蛇,是在“嘉斯第兰号”上看见的。那种蛇以前只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行经的海面上出没过。
于是,有相信者和怀疑者两派人在学术团体及科学报刊中产生了,他们就“怪物问题”无休止地争论着。在这次值得纪念的笔战中,自以为懂科学的新闻记者和一向自以为多才的文人们花费了不少墨水,最后竟然发生了火并,火并的原因是有人把针对大海蛇的笔锋移向一些态度傲慢的家伙身上了。有几个人为此还挂了彩,流了两三滴血。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成了当时咖啡馆里歌唱、报刊上嘲笑、舞台上扮演的主要话题,也给了好事者创造谣言和你争我斗的机会。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双方各执己见,持续不断地争论着。各类流行小报连篇累牍,巴西地理学院、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联合会和华盛顿史密斯学院发表的权威论文,以及《印度群岛报》,摩亚诺神父的《宇宙杂志》,彼德曼(德国博物学家)的《消息报》里面的讨论和法国及其他各国大报刊的科学新闻,都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怀疑论者引用了林奈的一句话“大自然不制造混乱”,小报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戏谑地模仿了这句话,给出了“大自然不制造蠢东西”的说法。他们恳请人类不要违背大自然,说有什么海妖、海蛇、白鲸“莫比·狄克”这类东西,不要相信那些头脑发热的水手们的胡说八道。最后,在一个极富声望的讽刺幽默类报刊上登出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该报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这位作者像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希波吕托斯一样,给了那个怪物一个狠狠的打击,在众人的哄笑中取消了它的姓名。才智最终战胜了科学。
在1867年最初几个月里,跟这个怪物有关的消息已经消失殆尽,就像这个怪物已经被埋葬,从此不会再出现了。但是就在这时候,一些新发生的事件又摆在了世人的面前。问题的性质完全改变了,这个怪物变成了小岛、岩石、暗礁,但它是会飞奔的、让人琢磨不透的、行动神秘莫测的。也就是说,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马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而是必须认真设法避免的一个危险。
没有任何地图记载过在海面北纬27°30′、西经72°15′的地方有岩石。然而,在1867年的8月5日,蒙特利尔航海公司的“摩拉维亚号”夜间行驶在这片海域上,由于风力的助航和400马力的推动,船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3海里(约24千米),当船驶到北纬27°30′、西经72°15′这个地方时,船右舷的尾部与一块岩石相撞了。多亏船体质量上乘,做工坚固,否则在如此快速行驶的情况下,“摩拉维亚号”肯定会被撞裂,那么船上的237名加拿大乘客必定会葬身海底。
这个意外事件是在凌晨5点多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发生的。当时在船上值班的船员们发觉船体与异物相撞后,马上就冲到船尾去观察情况,然而,他们除了看见一个巨大的旋涡以外,再没有发现任何情况。而那个巨大旋涡好像是因为水面被什么东西猛烈地冲击后形成的。于是,船员们又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船身表面,并没有看出有被损伤之处,测量了一下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来以后,“摩拉维亚号”开始继续航行。只是没人能确定船当时究竟是碰上了暗礁,还是碰上了遇难船只的残骸。不过,在船工对船的吃水线以下部分进行检查时,发现被撞断了一部分龙骨。
如果不是过了三个星期后,在相同的情况下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就不会有人把此事看成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它很可能跟其他许多普通事件一样,很快被人遗忘了。仅仅因为这第二次相撞受害的船只所属的国籍非同一般,以及它所属的公司声名太过显赫,这件事才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
丘纳德是英国大名鼎鼎的船主,也是一位精明的实业家,他的名字在整个船舶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早在1840年他就创办了一家邮轮公司,当时整个公司只有三艘400马力、载重1162吨的明轮木船,往来于利物浦和哈里法克斯之间,从事邮递业务。过了八年,公司已经有了四艘650马力、载重1820吨的船,规模已经明显扩大了。又过了两年,又有两艘马力更大、吨位更高的船加入队列中来。1853年,丘纳德公司传递快件的特许权得到延期,他因此又大胆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设备,又造了“阿拉伯号”“波斯号”“中国号”“斯各脱亚号”“爪哇号”“俄罗斯号”,这些都是质量和速度一流的大船,是除了“大东方号”以外最大的船只。这样,到了1867年,丘纳德公司已拥有8艘明轮驱动、4艘暗轮驱动总共12艘船。
在26年间,丘纳德公司的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2000次,没有一次航行不达目的地,没有一次发生迟误,从没有遗失过一封信、损失过一个人或一只船。法国用尽了所有办法也没能抢来它的生意,乘客们都一致愿意搭乘丘纳德公司的船,这一点,从最近几年官方的统计表里就可以看出来。丘纳德公司的经营理念精明而灵活,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超越它的成就,因而,公司很快便扬名全世界。我之所以要把上面的情形简单地介绍一下,是要大家知道这家海运公司的重要性。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这个公司的一艘最好的汽船出现意外而引起轰动,就不会令人感到惊奇了。
1867年4月13日,整个海面风平浪静,“斯各脱亚号”在1000马力的发动机推动下,以每小时13.5海里(约25千米)的速度行驶在西经15°12′、北纬45°37′的海面上。它当时的吃水深度是6.7米,排水量是6624立方米,机轮拍击海水的节奏也很均匀。
下午4点17分左右,在“斯各脱亚号”船尾、左舷机轮后面一点的位置,似乎被什么东西轻微地撞击了一下,撞它的不是敲击的器械而是钻凿的器械。当时乘客们正在大厅吃点心,谁也没有在意,直到管船舱的人员跑到甲板上来喊:“船要沉了!船要沉了!”人们才如梦初醒,接着便开始恐慌骚动起来。不过,船长安德森很快就使大家放下心来,他告诉大家,“斯各脱亚号”由防水板分为七大间,一点也不在乎个把漏洞,暂时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安抚好乘客的情绪后,安德森船长立即跑到舱底下去检查。他发现海水已经浸到了第五间舱,而且从海水浸入的速度来看,漏洞是相当大的。万幸的是,蒸汽炉不在这个舱里,否则,炉火早就被海水淹灭了。
安德森船长查明这个情况以后,吩咐马上停航,并且派一个潜水员下水检查船身的损坏情况。潜水员没一会儿就检查出了结果,原来船底被撞开一个两米宽的大洞。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堵住这样一个裂口是不可能的。于是,机轮被浸了一半的“斯各脱亚号”不得不继续航行。当时船离克利尔海峡还有300海里(约555.6千米)。回利物浦的时间比预期的计划晚了三天,利物浦的人惶惶不安地熬过了这三天。回到利物浦以后,“斯各脱亚号”立刻就进了公司的船坞。
工程师们开始对“斯各脱亚号”进行检查。他们眼睛所看见的情形连自己也不能相信,发现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缺口在船身吃水线下两米半的地方露出来。普通的钢铁制锐利器械肯定弄不出这样的裂口,铁皮上的裂口非常整齐,就是钻孔机也不能凿得这么准确。而且这家伙在以惊人的力量向前猛撞,凿穿了4厘米厚的铁皮以后,还能用一种很难做到的后退动作,使自己脱身逃走。这个动作实在是让人无法解释,所有的工程师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最近发生的这次事件的大概经过,它的结果就是把公众的情绪再次煽动了起来。从这时候起,原因不明的海难就一概被记到了那个怪物的账上,所有类似这样的海难,都由这只离奇古怪的动物负起了责任。不幸的是沉船的数目相当大,按照统计年鉴的记载,包括帆船和汽船在内,每年的损失有3000艘左右,至于因下落不明而定失踪的,每年的数目也不下200艘。沉船的数目如此之大,这真是很不幸的事情。
由于怪物的存在,五大洲间的海上交通越来越危险了,大家都坚决要求不惜任何代价清除海上这个可怕的鲸鱼怪。不管有没有冤枉这怪物,人们都把船只失踪的原因全算在了它的身上。
·趣味百科·
马力
功率单位,1马力等于每秒钟把75千克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做的功。
龙骨
船只的龙骨是指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舰船龙骨主要作用是承重,是船舶,特别是小型船舶的最重要承重结构,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保证船舶结构强度。
龙骨的第二个作用是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防止了侧风转向,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
吃水线
通常指船舶夏季载重线,因为夏季海水温度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吃水深。现在远洋轮船上都标有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其中FW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北大西洋冬季线”和“印度洋线”。
排水量
船舶在水中所排开的同体积水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被它排出的水的重量。船舶的排水量大小也就是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
不同水域水的密度是有差异的,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克/立方厘米,而淡水的密度则约为1克/立方厘米,当船舶从海域驶入内河或由内河出海时,船舶的吃水会有所变化,而船舶的总重量不变,其排开水的重量同样保持不变,即船舶的排水量不因所处水域水密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