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案例】
武汉市华中远航机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机械设备,该企业2016年3月份发生如下与增值税相关的业务:
(1)为生产科学研究和教学用的设备购买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0元,增值税税款5100元。
(2)为生产汽车零配件购买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0元,增值税税款8500元;同时支付该批采购运输费300元,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3)为职工购买工作服,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增值税税额3400元。
(4)销售科学研究和教学使用的设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000元,增值税税款6800元。
(5)销售汽车零配件6箱,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60000元,增值税税款10200元。
(6)购买原材料的泡沫包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税款1700元;同时支付包装运输费500元,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7)2个月前购入的一批汽车零配件的原材料,现改用于生产科学研究和教学使用的设备,账面成本是2100元。
(8)将1箱资产的汽车零配件赠送给关联企业,账面成本4000元,成本中外购材料比例为60%。
(9)因保管不善造成2箱零配件生锈毁损,账面成本8000元。
(10)企业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当期申报销项税额为10200元,当期申报进项税额为18770元,当期申报进项税额转出1224元,当期申报应纳增值税税额-7346元。
问题:
(1)该企业当期销售货物,在发票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
(2)该企业当期销项税额计算存在什么问题?
(3)该企业当期进项税额计算存在什么问题?
(4)该企业当期进项税额转出计算存在什么问题?
(5)该企业当期应纳多少增值税?
【解析】 (1)该企业当期销售科学研究和教学使用的设备,属于免税商品,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税法规定,违反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对其已开具的销售额应依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处罚。
(2)该企业赠送给关联企业的零配件应当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按纳税人近期同类产品的平均售价计税;该企业销售免税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对其开具的销售额应依照增值税使用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10200+60000 ÷ 6×17%+6800=18700(元)
(3)用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同时用于应税产品和免税产品的原材料和运输费应按销售额分摊可抵扣和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免税产品,其销售额应依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用于分摊进项税额的应税销售额=60000+60000 ÷ 6=70000(元)
当期用于分摊进项税额的免税销售额=40000(元)
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8500+300×11%+(3400+1700+500×11%)× 70000 ÷(70000+40000)=11813.45(元)
(4)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原材料改变用途用于免税项目的,以及产品保管不善毁损的,其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作进项税转出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2100×17%+8000×60%×17%=1173(元)
(5)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18700-(11813.45-1173)=8059.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