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旅游:中外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我国旅游市场现状

在中国逐渐从工业化国家向后工业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消费型经济逐渐代替了生产型经济,并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消费也日渐成为中产阶层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随着消费意愿的逐渐增强,居民出游需求的持续释放,并日渐向休闲度假类产品转变,我国的休闲类旅游市场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旅游市场迎来规模扩张的同时,中产阶层游客在旅游需求结构和内容上也呈现出新的格局。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于2017年3月公布,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达到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占比70.3%(城镇居民年均出游3.3次,农村居民年均出游次数1.8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比80.7%。[1]根据《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6》的数据,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类出游占比接近40%,其中周末的休闲短途旅游率已经从2012年的4.3%上升到2015年的17.7%,增长了4倍多。[2]

图2-1 2011—2016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与旅游市场发展
来源:笔者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绘制。

根据前文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情况及国际旅游发展比较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正处于休闲类旅游需求爆发期,休闲度假类出游占比接近40%,但供给不足16%。诸如深圳“东部华侨城”、无锡“拈花湾”等一批休闲类主题景区的火爆,都从侧面揭示了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用户需求逐渐从观光、游览等基础需要,转化为体验文化、享受休闲空间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等需要。即从原有的基础观光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逐步转变为多样化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在体验乡野、异地的文化生活的同时,释放都市紧张的压力、寻求阶层的文化认同。[3]但是面对这一迅速增长的需求,我国休闲类旅游景区的供给却严重缺位。

图2-2 我国观光类、休闲度假类旅游目的地占比
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统计数据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