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三册):明代至近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四、《封神》有趣,说部繁荣

《封神演义》,想象超前

明代神魔小说除了《西游记》,还有一部《封神演义》,影响不小。此书的作者是许仲琳(约1560—约1630)。小说的前身,应即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

纣王是殷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相传他宠信坏女人妲(dá)己,荒淫残暴,坏事做绝。有个周族领袖叫姬昌,仁慈爱民,在渭水平原营造了一片人间乐土。

《封神演义》书影

渭水岸边有个老者在那儿钓鱼,可他的鱼钩是根笔直的针;他说:我这儿不是钓鱼,是钓王侯呢!这位老者就是姜太公。——八十二岁的姜太公终于“钓”到了王侯,姬昌聘他做了宰辅。他辅佐姬昌之子武王姬发,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谚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封神演义》把这段历史神话化了。周与商的斗争成了神仙斗法,书中关于战争手段的奇思妙想,在现代战争中几乎全都成了现实。——没错,想象往往就是科学进步的前提。

例如书中的高觉、高明是“千里眼”“顺风耳”,对方有什么军事部署,往往被他们预先探听去。为了对付他俩,杨戬只好命人摇动旗帜、擂起战鼓,再悄悄商议军机。其实,今天的战争中早已用上了真的“千里眼”“顺风耳”——望远镜和窃听器。对付它们的办法,虽然不再是摇旗擂鼓,但那干扰的路数却是一致的。

雷震子的飞翅,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飞机的速度要超它百倍!哪(né)吒(zhā)脚踩的风火轮,不就是今天的摩托车吗?号称“万里起云烟”的火箭,恐怕便是今天火箭炮的老祖宗。靠撒瘟癀痘毒去战胜敌人,是最早的细菌战雏形了。而“红水阵”中沾身就烂的红水,应当又是化学战的先声。高继能的蜈蜂袋,可以放出成团的毒蜂,见人就叮,这应是昆虫战的设想。不过崇黑虎不怕,他把背后的红葫芦盖一揭,顿时有千只铁嘴神鹰飞出,蜈蜂片刻被捕食净尽!——利用天敌杀灭害虫,也仍被今人所运用。

李靖为何宝塔不离手

小英雄哪吒的故事是书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他天不怕、地不怕,今天抽龙王三太子的筋,明天又射死石矶娘娘的徒弟……当四海龙王前来讨伐时,他好汉做事好汉当,以一死谢罪!

可是爹爹李靖做事绝情,竟要阻断哪吒的再生之路。哪吒在师傅的帮助下重获生命后,第一件事就是追赶李靖报仇!多管闲事的燃灯道人拿玲珑塔罩住哪吒,发动烈焰,逼他向爹爹认错!哪吒被逼无奈,只好低头叫一声“父亲”。以后我们见到的李靖形象,一座宝塔永不离手,因称“托塔李天王”。——八成他怕一放手,哪吒就会来找麻烦吧?

当爹的做了错事,儿子照样可以反抗,哪吒的故事就这样向封建“孝道”提出了挑战。《封神演义》对封建伦理的“忠”也提出质疑。姜子牙伐纣时就曾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话里带着明显的进步因素。而面对商纣王那样的暴君,黄飞虎则喊出“君不正,臣投外国”,同样印证了小说作者的大胆。——在帝制时代,这样的言论闹不好是要杀头的!

《封神演义》插图

只是《封神演义》在艺术表现上还有欠缺,虽然作者写书的本意是“欲与《西游》《水浒》鼎立而三”,可惜他的目的没能达到。

明中晚期说部群书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是小说大繁荣的时代。除了“四大奇书”以外,还有不少历史演义、公案小说及神魔小说涌现。

历史演义大都模仿《三国演义》,用浅易的文言演说历史故事。有名的像余劭鱼的《列国志传》,熊大木(约1506—1578)的《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

这几部小说,我们今天都不易见到了。可是根据它们改编再创的小说,我们又都不陌生。例如清初的《东周列国志》,便是从《列国志传》演变而来的;《隋唐演义》和《说岳全传》,分别来自《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和《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隋唐演义》插图

最受欢迎的《杨家将演义》,其实就是熊大木的《北宋志传》。书中叙述了杨家将的故事,什么幽州大战啦,杨令公碰死李陵碑啦,杨六郎把守三关啦,十二寡妇征西啦……杨六郎、杨令婆、穆桂英,都是很突出的形象。孟良、焦赞两个草莽英雄也都形象生动。

公案小说最著名的是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海刚峰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全书七十一回,每回讲一个断案故事。到了清代,又有《大红袍》和《小红袍》,就是根据它改编的。安遇时的《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不用说你也知道,包龙图就是包公。

至于神魔小说,除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外,还有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吴元泰的《四游记》、罗懋登的《西洋记》等等。可无论哪一部,精彩程度都不及《西游记》。

那部《三遂平妖传》共二十回,后来冯梦龙又增补了二十回,改名《新平妖传》。故事中的弹子和尚、胡媚儿、圣姑姑等形象都十分生动。有一部卡通片《天书奇谭》,就是根据《新平妖传》编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