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牛顿传
(美)詹姆斯·格雷克更新时间:2021-11-08 15:50:38
最新章节:看完了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这本传记中,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本书细究了牛顿思想的形成脉络,阐明了他在哲学、物理学、光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展现了孕育“牛顿数学”的那个古老的、直觉的、炼金术的宇宙,彰显了牛顿思想如何从科学到哲学改变人类理解世界的形式。此外,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牛顿内心的矛盾冲动和人格的微妙之处。这位远见卓识的“伟人”和“怪人”的一生,与他所努力理解的宇宙一样非凡。这本传记受到科学界和大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本书适合对牛顿生平以及数学、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品牌:人邮图书
译者:欧瑜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牛顿传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美)詹姆斯·格雷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创新:特斯拉传
尼古拉·特斯拉,这位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被西方科学界誉为与达·芬奇比肩的伟大科学家。他亲笔撰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特斯拉亲自揭秘了多项伟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与背后的心路历程,以少年生活为始,至对世界和平的展望收尾,将自己传奇的一生客观而深刻地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更是亲自揭秘了流传已久的与爱迪生之间的针锋相对、爱恨情仇背后的真相。全书纵览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的文字下,我们能够见到一位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传记11.2万字 - 会员
我的父亲石声汉
石声汉(1907—1971),湖南湘潭人,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生理学家,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教授,我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考入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生物系,193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教学与科研,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文化遗产工作,先后完成《齐民要术今释》《农政全书校注》等十余部巨著。本书是石传记25.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牛顿传
在这本传记中,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本书细究了牛顿思想的形成脉络,阐明了他在哲学、物理学、光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展现了孕育“牛顿数学”的那个古老的、直觉的、炼金术的宇宙,彰显了牛顿思想如何从科学到哲学改变人类理解世界的形式。此外,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牛顿内心的科学家13.1万字 - 会员
善度事理的世纪师者:袁文伯传
本书是袁文伯传记,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传主袁文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12年3月出生,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浙江省立英士大学讲师、国立北洋工学院讲师、国立英士大学(1950年并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之江大学副教授。1951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矿业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等工作。科学家11.2万字 - 会员
寻梦衣被天下:梅自强传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的传记。全书通过传主访谈、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梅自强的学术成长历程,总结了其人生历程、学术成长中值得后学汲取的宝贵经验。对本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价值。科学家23.3万字 - 会员
仁者医心:陈灏珠传
陈灏珠,祖籍广东新会,心血管病专家,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学前及中小学教育。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随家人返回内地。在故乡广东新会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关继续高中学业,并于第二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入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内科。此后再未离开这里。1997年7月,陈灏珠当选我国心血管病内科领科学家19.2万字 - 会员
材料人生:涂铭旌传
涂铭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及强度和稀土、钒钛、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或主持开展了“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四川混合稀土制取贮氢合金规模生产关键技术”“无钕贮氢合金镍氢电池研究”“高耐候性与抗菌型纳米改性粉末涂料技术研究”“室温磁致冷材料开发”等重大项目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成果均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科学家19.7万字 - 会员
微纳世界中国芯:李志坚传
本书为李志坚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李志坚,1928年出生于浙江镇海,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创始人之一,曾长期任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长。本书详细叙述了李志坚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科学家1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