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柴犬的反常绝食
在杨俪萍和朱晓东温馨的家中,原本活跃着一只极为活泼可爱的柴犬,它浑身毛茸茸的,一双灵动的眼睛仿佛藏着星辰,总是散发着熠熠光彩。这只柴犬可是杨俪萍的心爱之物,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甜蜜慰藉。平日里,柴犬像个不知疲倦的小天使,欢快地在屋子里来回穿梭,脚步轻盈而充满活力。只要一听见主人杨俪萍回家的脚步声,它便会瞬间兴奋起来,尾巴如同螺旋桨一般飞速摇着,迫不及待地扑向杨俪萍,亲昵地蹭着她的腿,嘴里还发出“呜呜”的撒娇声。杨俪萍对它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每天清晨,她都会精心挑选新鲜的食材,亲自为柴犬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看着柴犬吃得津津有味,杨俪萍的脸上总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傍晚时分,杨俪萍会带着柴犬漫步在小区的林荫道上,一人一犬享受着悠闲惬意的时光,柴犬时而欢快地奔跑,时而停下嗅嗅路边的花草,杨俪萍则满脸宠溺地看着它,这样的画面构成了无数美好的瞬间。在杨俪萍眼中,这只柴犬早已超越了宠物的范畴,更像是她亲密无间的家人,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平淡却温馨的日子。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2020年9月19日悄然扭转,这只柴犬的行为开始出现令人费解的变化。起初,朱晓东并未将柴犬的异常放在心上,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宠物偶尔食欲不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柴犬的状况愈发糟糕。它彻底开启了绝食模式,曾经那对狗粮如饥似渴的模样消失不见,如今面对平日里最爱吃的狗粮,它只是淡淡地扫一眼,便无动于衷,甚至连鼻子都懒得凑过去闻一闻。朱晓东见状,开始尝试各种办法,他跑遍了周边的宠物店,购买了各种不同口味的食物,从鸡肉味到牛肉味,从鱼肉罐头到营养膏,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从外面买来进口的昂贵宠物罐头,满心期待柴犬能恢复往日的食欲。可柴犬依旧不为所动,它只是静静地趴在角落里,身子蜷缩成一团,眼神中弥漫着深深的哀伤与不安,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不仅如此,柴犬还逐渐展现出攻击性的一面。有一回,朱晓东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当他弯腰去拿放在门口的拖鞋时,柴犬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激怒,突然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来,对着他的拖鞋疯狂撕咬。朱晓东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浑身一颤,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他下意识地想要驱赶柴犬,嘴里大声呼喊着“走开,走开”。可柴犬仿佛失去了理智,死死咬住拖鞋不放,喉咙里发出低沉而凶狠的吼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地狱深处,充满了怨恨。朱晓东费了好大的力气,双手用力拉扯,才将拖鞋从柴犬口中夺了回来,此时再看那只拖鞋,已经被咬得破烂不堪,鞋面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齿痕。
朱晓东心里虽觉得怪异,但彼时他正忙着掩盖自己杀害妻子的滔天罪行,精神高度紧张,满脑子都是如何逃脱法律制裁,根本无暇顾及柴犬的这些异常行为。他只是简单地认为,柴犬可能是因为杨俪萍长时间不在家,思念主人,心情变得抑郁,才会如此反常。于是,他只是随意地瞥了柴犬一眼,便照常出门,继续伪装着一切都很正常的假象,试图蒙混过关。
而在警方介入杨俪萍失踪案调查后,这只柴犬的反常行为很快引起了警方的关注。警方在对朱晓东和杨俪萍的家庭环境展开深入勘查时,敏锐地察觉到柴犬的这些怪异举动背后或许隐藏着重大秘密。一位经验丰富、目光如炬的警探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深刻意识到动物往往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柴犬的异常表现极有可能与杨俪萍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警方迅速行动,决定对柴犬展开全面调查。他们首先联系了专业的宠物医生,将柴犬带到设备齐全的宠物医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身体检查,期望能从医学角度找到柴犬绝食的根源。宠物医生们认真细致地对柴犬进行了详细检查,先是抽取血液进行检测,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接着对柴犬身体的各项机能进行评估,包括心脏功能、肠胃蠕动、肝脏代谢等。然而,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检查流程,检查结果显示柴犬的身体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各项生理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这也就意味着,柴犬绝食并非因为身体疾病,它的异常行为背后必然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既然不是身体原因,警方决定转换思路,从柴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接触过的事物入手进行深入调查。他们仔细查看了柴犬的狗窝,那是一个温馨的小窝,里面铺着柔软的垫子。警方轻轻翻开垫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又检查了柴犬的玩具,那些色彩鲜艳的小球、咬胶等玩具曾给柴犬带来许多欢乐。接着,警方对柴犬平时活动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试图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终于,在柴犬的狗窝里,警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毛发,这些毛发长短不一,颜色与柴犬自身的毛发明显不同。警方立即将这些毛发收集起来,送往专业的DNA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过漫长而严谨的检测过程,结果显示这些毛发与杨俪萍的DNA完全吻合。这一重大发现让警方更加确信,柴犬与杨俪萍的失踪有着紧密的关联,它极有可能知晓案件的关键信息。
为了进一步揭开谜团,警方决定对柴犬的胃内容物进行检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柴犬带到专业的实验室,这里配备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手段,对柴犬胃里未消化的食物进行细致分析。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人员紧盯着仪器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数据变化。经过一番艰苦的检测过程,令人震惊的结果出现了:在柴犬的胃内容物中,检测出了杨俪萍的DNA。这一结果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警方内部引起轩然大波。这表明柴犬曾经接触过杨俪萍的身体组织,或者食用过与杨俪萍相关的物品,可究竟是怎样的接触方式,让警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警方对这一发现感到十分困惑,柴犬究竟是如何接触到杨俪萍的DNA的呢?难道它真的曾经目睹杨俪萍遇害的恐怖场景?带着这些疑问,警方继续对柴犬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发现,柴犬的犬齿上残留着一些奇怪的纤维物质,这些纤维质地粗糙,颜色灰暗,与柴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品材质截然不同。警方立即将这些纤维物质提取出来,送往专业的分析机构进行分析和比对。分析人员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纤维的成分、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经过数天的努力,最终确定这些纤维物质来自冰柜的密封条。
这个发现犹如一道曙光,为警方的调查指明了方向。结合之前朱晓东家中客厅出现的方形低温区以及异常的用电量,警方大胆推测,杨俪萍的尸体很可能被存放在冰柜中,而柴犬在某个时候接触到了冰柜,并且在啃咬冰柜密封条的过程中,将密封条上的纤维物质留在了犬齿上。
警方开始围绕冰柜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对朱晓东家中的冰柜进行了全面的勘查,从冰柜的外观到内部结构,从柜门的开合情况到密封条的状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果然,他们发现冰柜的密封条有明显被啃咬过的痕迹,那些齿痕深浅不一,清晰可见。接着,警方利用专业的检测试剂和设备,对冰柜内部的一些角落进行检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最终在冰柜内部的角落里检测出了杨俪萍的DNA。这一系列铁证如山的证据表明,杨俪萍的尸体确实曾被放置在这个冰柜中,案件的真相逐渐露出冰山一角。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警方推测,柴犬很可能在朱晓东将杨俪萍的尸体放入冰柜时,目睹了整个残忍的过程。那血腥恐怖的场景如同噩梦一般深深烙印在柴犬的脑海中,给它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它出现了绝食和攻击拖鞋等一系列反常行为。而柴犬胃内容物中检测出杨俪萍的DNA,也许是因为在朱晓东搬运尸体的过程中,有一些杨俪萍的身体组织不慎掉落,柴犬出于好奇或者本能,误食了这些东西。
警方根据这些线索,进一步加大了对朱晓东的审讯力度。审讯室内,气氛紧张压抑,警方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摆在朱晓东面前,每一个证据都如同一把利刃,刺向他的心理防线。面对越来越多铁证如山的证据,朱晓东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他双手抱头,声音颤抖地交代了自己杀害妻子并将尸体藏于冰柜的详细过程。原来,在9月19日那个黑暗的夜晚,朱晓东因家庭矛盾,一时冲动杀害了杨俪萍。之后,他趁着夜色将尸体搬到客厅,满心焦虑地准备寻找合适的方法处理尸体。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慌乱,一些杨俪萍的头发和身体组织不慎掉落,柴犬可能在此时接触到了这些东西。而在朱晓东将尸体放入冰柜后,柴犬出于好奇或者某种本能,靠近冰柜并对其进行了啃咬,从而在犬齿上留下了冰柜密封条的纤维。
这只柴犬的反常行为,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之一。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深爱的主人鸣不平,也让真相最终得以大白于天下。这起案件不仅让人感叹人性的复杂和黑暗,也让人们看到了动物在某些时候对主人的忠诚和深厚情感的表达。一只小小的柴犬,在这起震惊社会的杀妻焚尸案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行为成为揭开案件谜团的重要突破口,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后续的调查中,警方还发现,朱晓东在杀害杨俪萍后,不仅试图掩盖罪行,还对杨俪萍的家人和朋友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欺骗。他用杨俪萍的手机给她的父母发信息,信息里言辞轻松,说自己在日本旅游一切安好,还配上了一些网上下载的日本风景照片,让他们不用担心。杨俪萍的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他们每天都会满心欢喜地等待女儿的消息,还会和亲朋好友分享女儿在日本的“美好经历”。直到警方找到他们,一脸凝重地告知了这一噩耗,杨俪萍的父母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们无法相信自己深爱的女儿遭遇如此悲惨的命运,悲痛欲绝的哭声在房间里回荡,他们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到让人窒息的现实。
而朱晓东的行为也让他身边的人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他的同事们纷纷表示,平时在宠物店工作时,朱晓东虽然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踏实本分的人。在工作中,他对待宠物细心耐心,给宠物洗澡、喂食、修剪毛发时都格外认真,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因为家庭矛盾,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杀手,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惋惜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