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芥末堆儿老头
小丫一口气点了十几样,不太大的桌子,摞了两层。。
人家别的桌都是一两样小吃,浅尝辄止。
比如左边那个母亲带着小男孩,桌上就只有一碗豆汁儿两个焦圈。
这兄妹二人,瞬间成了全店焦点。
男孩见叼着筷子头儿,没看到小丫端来一样就冲着妈妈嘟囔:“妈,我也要。”
男孩妈妈揪住男孩的“里带”(大腿内侧)使劲儿拧一把:
“要!要!要!瞧你那操行,牙长齐了吗?快吃你的吧。”
服务员站在窗户里面,满肚子嫉妒化作一脸鄙夷,肆无忌惮地说着:
“哼,好像是饿死鬼投胎。”
“丫的乡下人,没见识,看啥都新鲜。”
小男孩听到服务员的话,立刻来了精神:
“屯老二进城,腰系麻绳,买瓶儿汽水儿,不知道退瓶儿,找不着厕所,旮旯也行。
刚才小丫一盘一盘端小吃,看着小男孩的馋样儿,骄傲得很。
现在忽然被人用顺口溜骂了,很是不爽,立马回击:
“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得蛤蟆直哭!”
一个乡下女孩竟敢还嘴,小男孩感觉到莫大羞辱,他腾地站起来:
“丫的,你……”
小男孩磕巴好几下,也没想起来相关顺口溜,于是随便喊出一串:
“小女孩不是人,是个小狗把大门,一把把到天安门,天安门下雹子,单打女孩的后脑勺子。”
小丫当然不示弱:
“有个小孩,虎了巴叉,洗脚的水,烀地瓜,被窝里吃,被窝里拉,被窝里放屁崩爆米花。”
一时间,两个小孩玩起了“东北童谣”和“燕京童谣”大PK。
小男孩一步跨到小丫旁边,双手叉腰:
“大秃瓢儿,没有毛儿,有毛儿不叫大秃瓢儿。”
旁边正喝豆汁儿的秃顶男人,摸了摸自己脑袋,无奈地摇摇头。
两个小孩这会儿说的什么内容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气势。
小丫一点不示弱,也腾地站起身,跟男孩脸对脸,小手指着对方鼻子尖:
“星期六的晚上黑咕隆咚,你们家里闹战争,你爸一开灯,你妈就抽风,你爷爷拿着尿盆往前冲,你奶奶跳楼装牺牲。”
“你!你!你……”小男孩显然想不出词儿了。
“这个小男孩,虎了吧唧,一二三四五,直接数到七,仔细一看,没有小唧唧。”
小丫又补上一串,小男孩彻底败下阵来。
男孩嘴一瘪,眼泪围着眼圈转。
他委屈地回头看着老娘:“妈,她,她说我没有小唧唧。”
“你还吃不吃?不吃就走。”
男孩并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安慰,反而被母亲拽走。
离开的最后一刻,小男孩还把没吃完的半个焦圈抓起来塞进裤兜。
小丫高昂着头坐回原位,愉悦地大快朵颐。
苏文天知道妹妹很会哄人开心,没想到战斗力还这么强。
他小声问:“最后那个童谣,哥咋没听过啊?”
小丫咬一口豌豆黄儿:“嘿嘿,那是我现编的。”
“嘻嘻。”
邻桌一个正在吃芥末堆儿的风度翩翩的瘦老头儿,不由得笑出声。
“嘻嘻。”
小丫也朝着瘦老头儿笑了一声。
“嘻嘻,哈哈。”
一老一小对着笑。
看到瘦老头儿气度非凡的样子,小丫又开启了“社牛”模式。
她走到瘦老头儿桌前,掏出一小把沙棘果脯:“给,送你了。”
瘦老头儿也不客气,拿起一颗品尝:“嗯,好吃。”
接着,瘦老头儿夹起一个芥末堆儿:“我们交换礼物。”
“好!”小丫拿盘子接过芥末堆儿,上去就咬了大大一口。
“啊!啊!啊——”
小丫瞬间脸红,鼻涕眼泪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她痛苦地张大嘴巴扭来扭去,使劲儿缩着小脖子。
……
走出小吃店,苏文天带着小丫去了动物园,还逛了王府井,最后在报刊门市部买了几本文学杂志,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兄妹只好余兴未尽地打道回府,坐公交、换电车、再坐公交……
在最后一个换乘站点,等车的时候居然碰上了那个可爱的瘦老头儿。
“芥末堆儿!”
小丫一声大叫就冲到了瘦老头儿身边。
“沙棘果!”
瘦老头儿一把拉住小丫,脸上堆满开心的笑。
“咱们真有缘分,偌大的燕京城,一天见到两次。”苏文天也笑呵呵地打招呼。
“是啊,是啊。你们去那儿啊?”
“我们去燕大。”
“巧了,我也去燕大。”
“芥末堆儿,你在燕大住吗?”小丫好奇地问。
“是啊沙棘果,你们呢?”瘦老头儿问。
“我们来燕大看嫂……”
小丫的“嫂”字刚出口,就被苏文天拍了一下后背。
苏文天觉得林家暂时不想承认这门亲事,那自己就不应该更没必要到处宣扬。
“我们来看朋友。”苏文天纠正。
“是姐姐。”小丫觉得叫朋友好像疏远了,“姐姐叫林如心,她爸爸是燕大教授。”
听到这话,瘦老头儿看苏文天的眼神一下子变成了审视,很认真地上下打量一番。
苏文天生出一种与感:这瘦老头儿可能知道点什么。
“沙棘果,你真名叫什么呀?”瘦老头儿慈爱地问。
“我叫小丫,芥末堆儿你叫啥名字啊?”
“陈岱荪,燕大教授,你叫我老岱吧。”
“哇!好厉害!”小丫满脸崇敬,然后又摇头,“我还想叫你芥末堆儿。嘻嘻。”
“那你还叫沙棘果。哈哈哈。”
一老一小笑得甚是开心。
旁边的苏文天大吃一惊,陈岱荪,大神中的大神,我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此人担任燕大经济系主任几十年,培养出无数顶级经济学家。
燕京,想过你藏龙卧虎,没想到在燕京,这等天花板级人物还要等公交!
“你们是从哪里来呀?是做什么的啊?”
陈岱荪慈祥地轻轻刮一下小丫俏鼻子问。
“我们是东北那嘎达地,我还没上学,我们是农民。”
说到这儿,小丫忽然觉得农民似乎不如教授这个称呼好听,马上补充到:“我哥哥还是作家呢。”
小丫说完,出其不意地抬手刮了一下陈岱荪的鼻子,然后“嘻嘻”笑个不停。
陈岱荪一惊,接着也开心地笑起来。
一边笑还一边问:“你哥哥是作家?“
陈岱荪问小丫,同时抬头看了一眼苏文天。
“大作家。”小丫回答的时候很骄傲。
苏文天的脸刷一下白了,白了又青,青了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