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隔空的旋律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后台,沈言栀坐在化妆镜前,看着镜中那个穿着深蓝色礼裙的自己。

今天是亚洲区预选赛的日子,再过二十分钟,她就要走上那个梦寐以求的舞台。

“紧张吗?”母亲走过来,帮她整理肩部的褶皱。

沈言栀摇摇头,又点点头。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红手绳,那颗小小的银色音符在后台灯光下闪闪发亮。

“外婆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时,紧张得把乐谱拿反了。”

母亲轻声说,手指灵巧地为她盘起一绺散落的头发,“但当她开始弹奏,所有人都忘记了她的失误。”

“妈,”沈言栀突然转身,“如果...如果我听到那些声音怎么办?”

母亲停下动作,直视她的眼睛:“那就对它们说'谢谢提醒,但我有自己的节奏'。”

她模仿着外婆当年教她的语气,“音乐是你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你可以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后台广播响起:“请15号选手施雨晴做好准备,5分钟后上台。”

沈言栀深吸一口气,拿起乐谱夹。

母亲最后拥抱了她一下:“无论结果如何,我和外婆都为你骄傲。“

走向舞台的通道似乎比想象中长。

沈言栀能听到前一位选手的演奏余音,以及随后响起的掌声。

拐角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停下脚步——周教授站在那里,身边是几位年长的男女。

“这些是你外婆的学生,”周教授介绍道,“他们专程来为你加油。”

沈言栀认出了前几天在聚会上见过的张教授和李斯特教授,还有几位陌生面孔。

他们集体向她点头致意,眼神中满是鼓励。

“记住,”周教授压低声音,“评审席最右边那个戴眼镜的就是陈明。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要理会。”

沈言栀的胃部一阵紧缩。

她点点头,继续向舞台入口走去。通道尽头的工作人员递给她一瓶水:“好运,小姑娘。”

舞台入口的灯光暗了下来,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音乐厅:“接下来有请15号选手施雨晴,演奏曲目《春日序曲》,作曲:林素心。”

掌声响起。沈言栀迈步走上舞台。

聚光灯刺得她眯起眼。

音乐厅比想象中更大,观众席坐满了人,前排评审席上五位评委表情各异。

她一眼认出了陈评审——那个在校园比赛上刁难她的背头男人,此刻正冷笑着与身旁的评委低语。

沈言栀走到钢琴前鞠躬,然后坐下调整琴凳。

当她打开乐谱夹时,心脏几乎停跳——乐谱上被人用红笔画满了奇怪的符号,正是外婆发病前常用的那种标记。

某些段落旁边还潦草地写着“错了!”“停下!”等字样。

她的手指开始发抖。这是谁干的?什么时候?乐谱夹一直没离开过她的视线,除了...

化妆间!有十分钟她去了洗手间,将乐谱夹留在了化妆台上。

有人趁机动了手脚。

观众席传来轻微的骚动,沈言栀意识到自己已经呆坐得太久。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看向第一页乐谱。

那些红色标记像伤口一样刺眼,但她必须无视它们。

手指落在琴键上的瞬间,音乐厅安静下来。

《春日序曲》的开头如春风拂面,轻快而明亮。

沈言栀全神贯注于每一个音符,努力屏蔽乐谱上那些扰乱视线的标记。

弹到中段时,她冒险抬头看了一眼评审席。

陈评审正皱眉写着什么,而其他评委则专注聆听。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评审席后方坐着一个白发老者,正用摄像机对着她——那不是普通的录像,而是直播设备!

这个发现让她手指一颤,弹错了一个音。

轻微的失误,但对沈言栀来说如同惊雷。

更糟的是,熟悉的刺耳噪音开始从钢琴深处传来,像是琴弦在尖叫。

汗水顺着她的后背滑下。

“谢谢提醒,”她在心中默念母亲教她的话,“但我有自己的节奏。”

继续弹奏。

音符如溪流般从指尖涌出,渐渐盖过了那些幻听。

沈言栀瞥了一眼手腕上的红手绳——红色代表勇气。

此时此刻,陈屿森在做什么呢?

按照时差,欧洲应该是上午,他一定在琴房练习吧?

奇妙的想象浮现在脑海:沈言栀坐在巴黎音乐学院的琴房里,与她同步弹奏着同一首曲子。

这个念头给了她莫名的力量,手指变得更加坚定。

当进入最复杂的变奏部分时,幻听达到了顶峰。

无数声音在沈言栀耳边尖叫、大笑、哭泣,就像外婆日记中描述的那样。

她的视线开始模糊,手指却奇迹般地没有停歇,继续在琴键上飞舞。

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外婆——那些不是疯狂的声音,而是过度敏感的心灵对音乐本身的感知。

当大多数人只听到旋律时,外婆能听到每个音符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不是诅咒,”沈言栀在心中默念,“是礼物。”

最后一个和弦完美落下,音乐厅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

沈言栀站起身鞠躬,双腿仍在微微发抖。

评审席上,除了陈评审外,其他评委都在鼓掌。那位直播的老者已经不见了踪影。

下台后,沈言栀几乎瘫倒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母亲和周教授立刻围了上来。

“太棒了!”母亲紧紧拥抱她,“你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周教授递给她一杯温水:“陈明那老狐狸脸色难看得像吞了只苍蝇。”

陆续有其他选手和观众进来祝贺。

沈言栀微笑着应对,但耳朵仍在嗡嗡作响,那些幻听的余韵还未完全消散。

一小时后,所有选手演奏完毕,评委开始闭门讨论成绩。

沈言栀和母亲在休息室等待,周教授则去“打探消息。”

“妈,”沈言栀低声问,“评审席后面那个白头发拿摄像机的人是谁?”

母亲皱眉:“我没注意到。怎么了?”

“他好像在直播,而且只拍我一个人。”

沈言栀揉着手腕,“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母亲正要回答,休息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陌生的银发老者站在门口,西装革履,胸前别着评委证。

沈言栀立刻认出了他——比赛宣传册上的徐教授,亚洲音乐协会主席。

“林素心的外孙女?”徐教授的声音冰冷而精确,“能借一步说话吗?”

母亲立刻站起来:“有什么事可以在这里说。”

徐教授微微一笑:“关于你母亲的往事,你确定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谈?”

沈言栀和母亲交换了一个眼神,跟着徐教授来到一间空置的琴房。

关上门后,徐教授直奔主题:

“你很有天赋,这点不可否认。但你应该知道,音乐这条路不仅靠天赋,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陈评审虽然方法不当,但他的担忧不无道理。精神疾病的遗传倾向确实存在。”

“所以呢?”沈言栀直视他的眼睛。

“所以我提议一个折中方案。”

徐教授从内袋掏出一张名片,“来我的学院学习,我会亲自指导你,避免重蹈你外婆的覆辙。

当然,前提是你要退出这次比赛的后续环节。”

沈言栀震惊地看着他:“您要我弃权?”

“是保护你。”

徐教授纠正道,“想想看,如果今天你在台上发病的视频流传出去...”

“视频?”母亲厉声打断,“什么视频?”

徐教授假装惊讶:“你们不知道吗?陈评审安排了一个纪录片团队,专门记录'天才的陨落'。当然,如果我成为你的导师,这些素材自然会...消失。”

沈言栀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原来一切都是设计好的陷阱,从校园比赛开始,目的就是让她在国际舞台上当众出丑,重演外婆的悲剧。

“为什么?”她声音颤抖,“您为什么这么做?”

徐教授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三十年前,林素心抢走了我梦寐以求的欧洲巡演机会。后来她疯了,我以为正义得到了伸张。”

他的眼神变得阴鸷,“没想到她的外孙女又冒了出来,还弹着她的曲子...”

门突然被推开,周教授带着几位工作人员闯了进来:“徐老,找您半天了。评委会需要您签字确认成绩。”

徐教授瞬间恢复了威严的面具:“当然。”

他转向沈言栀,压低声音,“考虑我的提议,你有24小时。”

他离开后,沈言栀再也支撑不住,滑坐在地上。

母亲立刻蹲下抱住她:“没事的,没事的...我们会想办法。”

“不,妈。”

沈言栀抬起头,眼神出奇地坚定,“我不会退缩。

如果进了决赛,我就继续比赛;如果视频被公开,我就面对它。”

她摸了摸红手绳,“外婆当年没有的选择,现在我有。”

周教授欣慰地点头:“这才像素心的孙女。不过...”

他狡黠地眨眨眼,“事情可能有转机。张教授他们'请'到了那位拍视频的先生,正在隔壁房间'聊天'。”

半小时后,评委会宣布了结果。沈言栀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总决赛,将在一个月后赴维也纳参赛。

徐教授和陈评审全程黑着脸,而其他评委则热情地向她表示祝贺。

领奖时,沈言栀注意到观众席后排站着那位拍视频的白发老者,

此刻他正与张教授交谈甚欢,完全不见之前的敌意。

回到酒店房间,沈言栀迫不及待地给陈屿森发消息:“晋级了!下个月维也纳见!”

发完才想起欧洲现在是深夜,陈屿森可能已经睡了。

但手机几乎立刻亮起来:“我就知道你能行!刚和同学们看了比赛直播,你弹得太美了!”

沈言栀惊讶地瞪大眼睛:“有直播?”

“官方直播啊。”陈屿森回复,

“不过信号不太好,断断续续的。

对了,弹到变奏部分时你是不是停顿了一下?我还以为出问题了,但后来你处理得太完美了!”

沈言栀的心跳加速。

当时正是她幻听最严重的时候,而陈屿森居然隔着千山万水感觉到了?

“你那时...在弹琴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奇怪你怎么知道?”陈屿森发来一个惊讶的表情,“正好轮到我的练习时间,我就弹了《春日序曲》。

教授说我弹出了'前所未有的情感深度',大概是因为满脑子都是你的比赛吧。”

沈言栀微笑着将手机贴在胸前。

窗外,上海的夜空繁星点点,而她知道,在那些星星的某处下方,陈屿森也正看着同样的星空。

维也纳,一个月后。这个念头让她既兴奋又忐忑。

但此刻,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有红手绳在腕间,有音乐在心中,有远方的人与她共鸣,一切挑战似乎都不再可怕。

她打开窗,让夜风拂过发烫的脸颊。

某个遥远的角落里,或许外婆也在微笑地看着这一切——她的音乐,她的血脉,她的故事,正在这个夏夜继续流淌,流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