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正三轮上的青春
接下来两周,别墅车库成了热闹的改装车间。方雪晴负责机械部分。每天下课回来,她就把建筑模型往客厅一搁,套上工装裤钻车底。某个深夜,林潇竹起夜时发现车库灯还亮着——她蹲在千斤顶旁边,正用游标卡尺测量刹车片厚度,发梢沾着机油,鼻尖上蹭了道黑灰,活像个小邋遢。
“给你煮了酒酿圆子,”林潇竹把保温桶放在工具箱上,“墨溪说你要通宵调校传动轴。”
方雪晴接过勺子,热气糊了她的眼镜:“齐铮在琴房改设计图,乔墨溪缝座套缝到凌晨。”她指指墙上贴的三维建模图,图纸上的线条密密麻麻,“明天记得去汽配城买直径 12mm的弹簧。”
林潇竹蹲下来看她画的图纸,那些精确到毫米的标注间,偶尔冒出小小的梅花简笔画,为枯燥的图纸增添了一丝生机。
乔墨溪的布料工作室变成了座套加工厂。防水帆布铺了满地,她跪在上面画裁剪线,银发用两支毛笔盘成发髻,宛如古代的美人。林潇竹端着果盘进来时,她正咬着皮尺给靠背量尺寸,眼神专注。
“尝尝新上市的杨梅,”林潇竹递过玻璃碗,“齐铮泡了盐水。”
乔墨溪就着他的手叼走一颗,酸得眯起眼睛:“车斗垫子我想做双面的,这面靛青帆布防水,”她翻出布料背面,“这面棉麻透气,适合夏天。”她展开设计稿给林潇竹看:座套边缘绣着细密的鹤纹,头枕处藏着个小小的“竹”字,针法细腻,栩栩如生。
“会不会太麻烦?”
“反正要参加下个月的织物设计大赛,”乔墨溪的针尖在阳光下闪了闪,“就当练手了。”
齐铮的琴房堆满了汽车杂志。当林潇竹抱着西瓜进来时,她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长发用一根青玉簪随意挽着,散发着一股古典的气息。
桌上摊开的笔记本里,左侧是三轮车电路图,右侧记着《梦溪笔谈》里的机关术笔记,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在这里奇妙地融合。
“空调系统参考了这个,”她指指屏幕上北宋水运仪象台的复原图,“利用行驶时的气流循环...”
西瓜汁滴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红。林潇竹慌忙去擦,手腕却被齐铮握住。
“别动,”她抽了张宣纸盖上去,“正好当梅花的底色。”
窗外蝉鸣震耳欲聋,仿佛在为他们的努力欢呼。
改装完成的正三轮停在了院子里。靛青色的车身像雨后的天空,车斗两侧是乔墨溪手绘的梅鹤纹样,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方雪晴加装的折叠画架藏在左侧挡板里,齐铮设计的微型空调出风口伪装成了铜钱纹,既实用又美观。林潇竹把那顶“酒干倘卖无”的破草帽挂在后视镜上,衬着新换的皮质头枕显得格外滑稽。
“试车?”他晃着钥匙串,钥匙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三个女孩互相看了看,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一起跳进车斗。引擎启动的声音惊飞了海棠树上的麻雀,鸟儿扑腾着翅膀飞向天空。
他们沿着明城墙慢慢开,暖风裹着偶尔飘落的梧桐叶,叶子在空中翩翩起舞。
乔墨溪在车斗里展开她新做的遮阳篷,靛青布料上的鹤纹在风里扑闪,仿佛要展翅高飞。方雪晴的笔记本摊在膝上,正在计算油耗数据,她时而皱眉,时而点头。齐铮的镜头捕捉着城墙砖缝里的小野花,那些顽强生长的花朵在镜头下显得格外美丽。
林潇竹突然哼起《酒干倘卖无》,荒腔走板,歌声在空气中回荡。乔墨溪跟着打拍子,齐铮轻轻和声,方雪晴假装没听见,却悄悄调低了导航音量,嘴角忍不住上扬。
路过菜市场时,卖豆腐的大娘冲他们喊:“小伙子,你这车斗能拉三百斤白菜不?”
“能拉三朵校花!”林潇竹喊回去,声音洪亮,随即被三双手同时拧了耳朵,疼得他直咧嘴。
回程时下起太阳雨,雨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乔墨溪支起的遮阳篷成了雨棚,方雪晴从座位下抽出毛巾给大家擦头发,动作轻柔。齐铮突然指着后视镜:“彩虹。”
林潇竹停下车。四人安静地看着水汽里浮起的七色光弧,车头挂着的青铜铃铛在风里叮咚作响,仿佛在为这美丽的瞬间伴奏。
深夜,抛锚的秦淮河边。正三轮在一声哀鸣后彻底熄火,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河水流动的声音。林潇竹掀开车盖,被喷了一脸黑烟,活像个黑脸包公。
“电瓶漏液。”齐铮用手电照着检查,光线在黑暗中摇曳,“要叫拖车吗?”
方雪晴已经掏出手机查维修手册:“先试试跳线启动。”
乔墨溪从路边拔了根狗尾巴草,蹲在路边逗蚂蚁,仿佛置身事外:“反正明天没课,我们看星星吧。”
于是四人并排坐在河堤上。林潇竹突然哼起《酒干倘卖无》,跑调得厉害,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三个女孩先是捂耳朵,后来却不知不觉跟着唱起来,歌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远处,拖车灯划破夜色。司机看到这场景直摇头:“现在的大学生...”
周日中午,别墅院子。焕然一新的正三轮停在梅树下——车身漆成靛青色,车斗两侧画着梅枝与鹤影,仪表盘上粘着个小琴徽挂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改装费比车还贵三倍。”方雪晴记账的手在抖,脸上却带着一丝笑容。
乔墨溪正往车斗铺软垫:“我加了防震层!以后坐起来更舒服啦。”
齐铮调试着新装的蓝牙音箱:“可以连手机放《酒干倘卖无》原版了。”
林潇竹戴着那顶破草帽,突然给每人发了把钥匙:“备用钥匙,一人一把。”
三双手同时伸来,腕间的红绳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象征着他们牢不可破的友谊。
栖霞山层林尽染。
正三轮吭哧吭哧爬坡时,车斗里装满画具。乔墨溪缝的防震座套派上大用场——方雪晴的墨汁瓶在急转弯时倒扣,居然没洒半滴。
“停停停!“乔墨溪突然拍打车顶。众人顺着她手指看去,山崖边几株野枫红得惊心动魄。林潇竹刚刹住车,三个女孩已经翻出车斗支起画架。
午后阳光里,车斗变成临时餐桌。齐铮变魔术似的掏出保温盒:方雪晴腌的糖蒜,乔墨溪烤的枫叶饼干,林潇竹煮的茶叶蛋。他们用画纸垫着野餐,颜料盒当茶杯,齐铮的古琴调音器意外成为最受欢迎的饼干模具。
返程时突遇暴雨。乔墨溪紧急展开她设计的防水车篷,四人挤在车斗里听雨打篷布的声音。林潇竹突然说:“像住在山水画里。“方雪晴的笔尖顿在速写本上——这句话被她记在了《造园心法》的扉页。
仙林夜市灯火通明。
“走过路过别错过!“林潇竹戴着破草帽吆喝。车斗被改造成流动摊位:方雪晴的建筑模型,乔墨溪的汉服配饰,齐铮的古琴书签,还有林潇竹现场画的Q版肖像。
乔墨溪正给小女孩编发带,银发间的鹤羽簪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方雪晴的榫卯模型被一群男生围观,她讲解时耳尖发红的样子被齐铮偷偷拍下。林潇竹画到第十张肖像时,发现模特们都要求把正三轮画进背景。
收摊时数零钱,居然赚了八百多。四人蹲在车斗边分赃,最后全票通过用来买汽油和宵夜。烤串摊前,乔墨溪油乎乎的手在方雪晴脸上留下酱汁指印,林潇竹的“再来十串腰子“引来齐铮罕见的白眼。
周一清晨,正三轮的引擎声如同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硬生生撕开了金美校园晨雾的静谧。林潇竹那顶破旧的草帽在晨风中倔强地摇曳,后视镜上悬挂的青铜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宣告着这个不寻常的早晨的到来。
车斗里,方雪晴小心翼翼地护着膝头的建筑模型。那是她熬了三个通宵完成的“梅影轩“微缩建筑,精巧的榫卯结构在阳光下投下错综复杂的阴影。每一次颠簸,那些微型的亭台楼阁都会轻轻颤动,仿佛随时会活过来一般。
乔墨溪的竹篮里堆满了各色布料,宛如一道流动的彩虹。她银白色的长发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与那些丝绸、棉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每当车子经过减速带,就会有一两匹布料调皮地滑出竹篮,在风中翩翩起舞。
齐铮的琴盒静静地躺在车斗角落,古朴的七弦纹路在颠簸中若隐若现地泛着微光。她的无人机不知何时已经升空,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幕幕画面。
“快看!那不是国画系的林潇竹吗?“校道旁,一个女生突然惊呼出声,手中的自拍杆差点戳到同伴的眼睛。转眼间,十几部手机的镜头齐刷刷对准了这辆奇特的座驾。
服装设计系的周敏正优雅地端着一杯拿铁走向教学楼,在看到车斗里的景象时,差点把咖啡洒在自己雪白的衬衫上。“我的天,那是乔墨溪?“她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车斗里银发飞扬的少女,“她上周刚拿了国际新锐设计师奖啊...“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建筑系的张教授突然从办公室里冲出来,手里挥舞着一叠图纸,追着三轮车大喊:“方同学!你的古建修复方案被选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可惜他的声音完全被引擎的“突突“声淹没。
齐铮的无人机在空中灵活地穿梭,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画面里,林潇竹的草帽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走,露出他那一头总是乱糟糟的短发;乔墨溪敏捷地伸手去抓,银发在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方雪晴无奈地扶额叹息,却悄悄用梅印的灵力让帽子乖乖飞回了车斗;而一向面无表情的齐铮,嘴角竟然微微上扬——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被无人机捕捉得清清楚楚。
校园论坛瞬间炸开了锅。《惊!三大校花集体乘坐破三轮上课》的帖子以惊人的速度冲上热搜榜首。楼主“吃瓜群众“上传的九宫格照片里:方雪晴锁骨处的梅印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微光;乔墨溪的银发与彩色布料缠绕在一起,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齐铮的琴盒上浮现出古老的青铜纹路,隐约可见“雷霄“二字。
评论区立刻分成了两个阵营:
【艺术生の浪漫】“这是什么神仙组合!求车斗同款!“
【艺术史小能手】“车斗侧面的纹饰绝对是北宋《梅鹤谱》的风格“
【设计狗】“乔学姐的银发和彩色布料的搭配太绝了!“
【柠檬精】“装什么装,有钱买奔驰非要坐破车“
【真相帝】“楼上酸什么,那辆三轮的改装费够买三辆宝马“
【考古系】“你们注意到那个青铜铃铛了吗?像是宋代的东西“
林潇竹坐在食堂里,额头抵在豆浆碗上刷着手机,生无可恋地哀叹:“完了,我成全校公敌了...“
“怕什么。“乔墨溪眼疾手快地夹走他碗里最后一根油条,银发梢不小心沾了一滴豆浆,“下周三轮社招新,报名表我都印好了。“说着,她像变魔术般从书包里掏出一叠精美的传单,头版正是四人在这辆正三轮上的合照,标题写着《正三轮上的非遗传承》,副标题是“跨越千年的交通工具革命“。
方雪晴坐在一旁,正专注地给模型刷最后一道清漆。听到他们的对话,她抬起头:“改装过程我已经录了十二期vlog。“她亮出手机屏幕,最新一期《北宋机关术在现代改装中的应用》点击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齐铮默不作声地把平板推了过来,上面显示着她刚完成的3D建模和数据分析:“根据舆情监测,正面评价占73.5%。“她顿了顿,补充道:“校长办公室发来邮件,邀请我们参加下月校庆巡游。“
周五的公共课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突然打断了讲义,点开了一段视频。画面中,那辆改装的正三轮在古城墙下飞驰,车斗里三个女孩的笑颜明媚如花。当播放到林潇竹荒腔走板地唱着《酒干倘卖无》时,全班哄堂大笑。
“同学们,这才是今年最好的跨学科案例。“教授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艺术、工程、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方同学的建筑智慧,乔同学的设计美学,齐同学的工程技术,再加上林同学...呃...的驾驶技术。“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潇竹尴尬地挠着头,而三个女孩则保持着优雅的微笑——如果不算乔墨溪偷偷掐他胳膊的那一下的话。
下课时,一群兴奋的学弟学妹立刻围了上来。“学长!三轮社还收人吗?“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男生激动地问。“我想报名设计部!“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举手。“我要加入机械改装组!“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胆大的女生直接挤到前面,眼睛闪闪发亮地问:“学长,能不能传授一下,怎么才能像你这样追到三位女神啊?“
林潇竹正在喝珍珠奶茶,听到这话直接呛到,咳嗽得满脸通红。他慌乱地摆手:“她们是...“话还没说完,三只纤细的手同时搭上了他的肩膀。
“房东。“方雪晴淡淡地说,锁骨处的梅印微微发亮。
“司机。“乔墨溪笑嘻嘻地接话,银发有意无意地扫过他的脸颊。
“实验对象。“齐铮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寒光。
围观的人群发出意味深长的“哦——“声,有人甚至开始起哄。林潇竹的耳朵红得快要滴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有人注意到远处梧桐树下,校长正对着他们的方向微笑。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把玩着一枚古老的青铜车铃铛——与正三轮上挂着的那枚,一模一样...
国庆节前夜,别墅客厅。
茶几上摊着四张截然不同的旅游攻略,窗外飘来桂花香。林潇竹正往嘴里塞乔墨溪烤的曲奇,突然被方雪晴用笔记本轻敲了下手背:“最后一块留给齐铮。“
“没事,让他吃。“齐铮头也不抬地调试相机,“反正他待会要当苦力搬行李。“
“叮咚——“
门铃声刺破了午后的宁静。林潇竹趿拉着拖鞋,嘴里还塞着乔墨溪烤的曲奇饼干,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谁啊,这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