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去供销社进货
乐乐笑着答应下来,“知道啦!”
张父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又看向张玉兰和张海棠。
“要是遇到难事回来说一声,别总一个人扛,知道了没?”
姐妹两个即使都已为人妻为人母多年,但听到他这样的叮嘱,还是会忍不住眼眶发酸。
但她们也不想让他们担心,于是都强撑着,笑着答应下来。
“知道啦,那我们就先回去了,等柿饼做好了给你们拿过来。”
张父张母送了她们好一段路,等回到家,却听到张少安一直在追问林秋竹,张海棠刚刚和她说了什么。
林秋竹小脸通红,就是咬死不说,张少安好奇心上头,追问了好几次,张母生怕他这驴脾气上来把林秋竹给弄生气了,连忙走了过去,一巴掌拍在他胳膊上。
“别闹人家秋竹,该干啥干啥去!”
林秋竹眼见救兵到了,赶忙说道,“叔,婶,那我先回家了。”
说完,不等他们的回答,她便逃也似的离开了。
等她走后,张母又忍不住训他,“问问问,有啥好问的,你姐还能和秋竹说点啥,一天天的真是,我看你是要把人家气哭了才高兴!”
张少安站得笔直挨训,等到她训完了,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太较真了。
“知道了,下次不这样了还不行吗?”
张母无奈的看他一眼,又看向他身后的人。
“你还笑,我看安子就是随了你了,没心!”
张父一脸无辜,只觉得自己真是躺着也中枪,但还是马上跟上了她。
这一下子,院子里就剩下张少安一人了,他看着已经晒上的柿子,想起上次那个大姐的话,新鲜柿子晒成柿饼少说也要八到十天,这段时间里他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
前两次卖货让他也攒了一些钱了,所以他准备下午就去镇上供销社买一些白糖食盐香皂等一些必需品,等明天一早就翻过他家对面这座山,去对面那两座山里的村子里去收山货。
另外他还得往镇上的收购站跑一趟,了解一下现在这个季节各种山货的收购价格,到时候他就用比收购价低一点的价格去换或者去收那些村民的山货。
想到这里,他一秒都没敢耽搁,找来竹筐和扁担,又去他爸妈的屋子里拿上钱,便出发去镇上了。
从他们村到镇上路程不短,像他这样脚程快的都得走上一个多钟头,因此去的一路上他都在想着,要是有辆三轮车就好了。
要是有了三轮车,进城花费的时间就短了,也没那么费力了,板车虽说能装的东西多,但到底还是纯靠人力,也不算轻松。
但是新的三轮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想着等在供销社买完货了,就去镇上的废品收购站看看,兴许能有那种破旧一点的车子,反正只要不散架,能骑就行,或者有各种陈旧的零部件,能组装成一辆也行。
等到了镇上,他先去了一趟收购站,了解了一下现在各种山货的收购价格,然后就直接去了供销社。
这个点,供销社里面没什么人,里面的售货员坐在柜台前,都有些昏昏欲睡。
张少安站在柜台面前,仔细的打量着里头的东西,然后轻轻敲了敲柜台上面的玻璃。
“大姐,大姐,醒醒。”
售货员大姐缓过神来,看着眼前的人,脱口而出道,“要啥?”
张少安伸手指了几样东西,“这香皂,火柴,牙膏,分别是什么价钱?”
售货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快速报了价,“香皂五毛一盒,火柴两分钱一盒,牙膏四毛一支,每样来一个?”
张少安沉思片刻,“香皂给我来二十盒,火柴来个三十盒,牙膏也来二十支。”
售货员顿时就完全清醒了,“要这么多?行,那你等着,我去后面给你拿。”
张少安答应下来,等她走后,他又打量着四周。
那两座山里面足有七八个村子,听他爸说加起来能有好几百人,但他第一次进货,也不敢买太多了,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
他这一打量,就看中了隔壁柜台上面的白酒,这个年代这种瓶装的白酒度数都高,烈得很,但是男人们都爱这一口,估计带进山里面去肯定会有人喜欢。
他走过去,询问柜台前的中年男人,“叔,那上面摆着的几瓶白酒分别是什么价啊?”
售货员转头一看,随手就每样都拿了一瓶下来。
“这个一块二,这个一块五,这个最贵,一块八。”
张少安想着住在山里的人比他们还难,怕是舍不得喝贵的,于是便选中了那款最便宜的。
“叔,我就要这个了,你给我拿十瓶。”
售货员有些好奇,“要这么多,家里摆酒啊?”
张少安笑着摇头,“不是,我这是给人带的。”
售货员闻言没再说什么,只让他在这儿等着,他去给他拿。
他刚走,刚刚那个大姐就回来了,她把张少安要的东西全给备齐了,全都放在柜台上面,然后就开始敲起了计算器。
“香皂五毛一盒,二十盒十块,火柴两分一盒,三十盒六毛,牙膏四毛一支,二十支八块,总共是十八块六毛!”
张少安答应下来,然后就从兜里掏钱,他拿出来一沓毛票,认真数了数,然后把其中的大半给了她。
“你数数,正好哈。”
售货员伸手接过去,也问起他怎么买这么多,是要拿去干什么。
“我这是给人带的,住在山里的人买东西不方便,我就买了给他们捎去。”
售货员大姐闻言点了点头,“那你这样倒是方便他们了。”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头的售货员大叔就拿着十瓶白酒出来了,他全部摆在柜台上,然后伸手招呼张少安。
“小后生,都给你拿齐了,总共十瓶!”
张少安把眼前柜台上的香皂火柴那些东西全都装到了筐里,然后就挑着去了他那边,又从兜里开始掏钱。
“一块二一瓶,总共十二哈。”
说完,他便拿出十二块钱递到他的手上,“正好。”
买完这些,张少安便准备去买盐和白糖了,这可是生活必需品,绝对不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