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考古局的考验
“今天安排的是小型墓葬发掘,很简单,主要看看你的基本功。”
赵局长站在考古局大楼前,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林江。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冷静,完全看不出昨晚才经历过那么惊心动魄的事情。
“没问题。”林江应道,目光扫过停在门口的三辆越野车。车上已经装满了考古装备,看来这次“测试”准备得相当充分。
“王教授呢?”林江问道,没看到熟悉的身影。
赵局长淡淡一笑:“王教授另有任务,这次不跟你们去。不过——”他指向不远处一个正在整理装备的年轻人,“这次由宋雨带队,他是我们考古局的年轻专家,你们应该能聊得来。”
林江望过去,只见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生蹲在设备箱旁,手里摆弄着一台复杂的仪器。阳光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眼镜片反射着锐利的光芒。
“去认识一下吧,一会儿就出发。”赵局长拍了拍林江的肩膀,掉头走回大楼。
林江耸耸肩,朝那个叫宋雨的女生走去。
“你好,我是林江。”
宋雨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上下打量了林江几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哦,你就是那个...摸金校尉?”
林江听出了语气里的调侃,不由得嘴角一抽:“那都是网上瞎传的,叫我林江就行了。”
宋雨站起身,伸出手:“宋雨,北大考古系博士,考古局特聘研究员。”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昨天那场直播我看了,挺刺激。”
两人握了握手,林江能感觉到宋雨手上的茧子。这家伙绝对是经常参与实地发掘的主,不是那种只会坐办公室的纸上谈兵专家。
“你不怕我?”林江好奇地问。
“怕什么?怕你祖上是盗墓的,还是怕你会控制僵尸?”宋雨轻笑一声,“我们考古人见得多了,什么没经历过。再说...”
她忽然压低声音:“我跟王教授共事过,他悄悄告诉我,你小子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林江一愣,没想到王教授竟然替他说好话。看来这位老教授真的蛮欣赏自己。
“行了,装备都准备好了,快上车吧。”宋雨指了指最前面那辆越野车,“我们俩一辆,后面跟着的是技术组和保安。”
一个小时后,车队驶入了郊区一处群山环绕的僻静之地。
古墓位于一个偏僻山坡的半腰处,看起来规模不大。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这里是什么时期的墓?”林江一边下车一边问道。
“西汉中期,一个地方官员的墓葬。”宋雨递给林江一份资料,“上周山体滑坡后偶然发现的,初步勘测显示保存完好,里面可能有一些青铜器和玉器。”
林江翻看资料,心里暗自估算。西汉中期,那离现在也就两千多年。考古难度不大,危险系数也不高。看来赵局长确实是把这当成一次“考试”了。
“走吧,看看我们考古局的最新装备。”宋雨拍拍林江肩膀,带他走向一个白色帐篷。
帐篷内部出乎林江的意料,简直像个小型实验室。各种先进仪器整齐排列,几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数据和三维模型。
“靠!这装备够高级啊。”林江忍不住惊叹。
宋雨得意地笑了:“我们才不是那种拿着小刷子慢慢扫的老古董。来,看这个——”
他打开一台外形像微型冰箱的仪器:“这是多光谱成像系统,可以透过土层分析墓室大概结构,甚至能初步判断墓中文物的材质和形状。”
林江惊叹不已,这技术不比系统奖励的“地脉感知”差多少了。
“再看这个——”宋雨又招呼林江到电脑前,“我们用地下雷达扫描做了墓室的三维模型,精确到厘米级。”
屏幕上,一个立体的墓室结构清晰呈现,连墙上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
“你们这水平,快赶上科幻片了。”林江由衷赞叹。
宋雨笑笑:“现代科技嘛。不过话说回来——”他忽然压低声音,眼中带着好奇,“昨天你那套针灸救人的方法是真的吗?王教授说你用银针就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林江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向这个,略一思忖,决定实话实说:“是真的,我们祖传的方法。”
“能教教我不?”宋雨眼睛发亮,“我好几次下墓都遇到奇怪的毒气,老是担心队友中招。”
林江想了想,从背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针包:“这个简单,主要是认准穴位,我可以画给你看。”
他从帐篷里找来纸笔,仔细绘制了人体穴位图,并标注了针灸要点。宋雨全神贯注地听着,还不时提出专业问题。
“咦,这个穴位不是在中医理论里的命门穴吗?”
“对,但我们家传的位置稍微靠下一点,主要针对尸毒。”
两人越聊越投机,很快就忘记了时间。宋雨对林家的秘传方法表现出极大兴趣,林江则对现代考古技术啧啧称奇。
“看来你们现在挖墓都不需要人进去了,机器就能搞定?”林江问道。
宋雨摇摇头:“那倒不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替代不了考古学家的经验和判断。而且...”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江一眼,“有些墓里的东西,可不是机器能对付的。”
林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比如僵尸。
“说起来,你们考古队遇到那些...超自然现象,一般怎么处理?”林江试探着问。
宋雨露出苦笑:“能不处理就不处理呗。有危险就撤,实在不行就封墓,等技术更新了再来。”他叹了口气,“可惜很多珍贵文物就这样被埋在地下,永远见不到天日。”
这时,帐篷外传来喊声:“宋组长,勘探结束了,可以下墓了!”
宋雨站起身:“走吧,我们该开工了。”
他递给林江一套防护服和头灯:“标准装备,先穿上。这次我带你进去看看,展示一下现代考古的精细化工作。”
林江跟着宋雨走向墓口,工作人员已经清理出一条狭窄的通道。墓口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和腐朽气息,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
“这墓应该没什么机关和毒气。”宋雨看了眼手里的仪器读数,“我们先进去。”
两人沿着台阶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去。头灯的光束照亮了黑暗的墓道,墙壁上隐约可见模糊的壁画。林江敏锐地注意到,附近几个角落里安装了微型摄像头,闪烁着绿色的指示灯。
看来考古局确实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墓室并不大,但保存相当完好。中央摆放着一具石棺,四周散布着各种陪葬品,有成套的青铜礼器、几件精美的玉饰,还有一些已经腐朽的丝绸和木器。
“先别动任何东西。”宋雨提醒道,拿出一台类似手机的设备开始记录,“我们要先拍三维照片,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库,然后再开始提取文物。”
林江点点头,目光却被角落里的一件青铜器吸引。那是一个造型奇特的三足鼎,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铜锈,但依稀可见精美的花纹和铭文。
他不由自主地走过去,蹲下身仔细观察。鼎的造型相当古怪,似乎比西汉时期的风格要早得多。
“宋雨,你看这个鼎...”林江刚要开口,忽然感觉有什么东西滑过脚踝。
低头一看,一条细长的黑影迅速钻进了墙缝。
“怎么了?”宋雨走过来。
“好像有什么东西...算了,可能是错觉。”林江摇摇头,指着青铜鼎,“你看这个鼎,风格不太对啊,更像商周时期的。”
宋雨仔细打量,眉头逐渐皱起:“你说得对,这确实不是西汉的风格。可能是陪葬的古董,那时候收藏古董也很流行。”
她拿出专业相机对青铜鼎拍了好几张特写:“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这可能是个重要发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两人一起记录、测量、提取各种文物。林江凭借祖传的经验,敏锐地发现了几处宋雨差点忽略的细节,比如石棺底部的一个隐蔽夹层,里面藏着几枚精美的玉印。
“没想到你对考古这么有天赋。”宋雨由衷赞叹,“技术扎实不说,观察力也相当敏锐。”
林江笑笑:“家学渊源嘛。”
正说着,林江忽然感到一阵刺痛,低头一看,手臂上不知何时被划了一道细小的口子,正渗出血珠。
“奇怪,什么时候弄的...”他喃喃自语。
宋雨注意到了:“怎么了?”
“没事,可能是刚才不小心碰到什么尖锐物了。”林江随口解释道,顺手用手帕擦了擦伤口。
背对着宋雨的瞬间,林江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并非粗心大意之人,这伤口来得莫名其妙,加上刚才看到的黑影...墓里恐怕有些不寻常的东西。
但现在不是说破的时候,毕竟四周都是考古局的眼线,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两人继续工作,直到将主要文物都记录并提取完毕。
“今天收获不错。”宋雨看着被小心包装好的文物,满意地说道,“那个青铜鼎特别有研究价值。”
林江点点头,眼角余光却注意到那道黑影又一闪而过,这次是从天花板的缝隙中溜走的。
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记在心里。考古局的这次“考验”表面看起来顺利,但林江敏锐地察觉到,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他们不为人知的目的。
“走吧,回去整理资料。”宋雨拍拍林江肩膀,“赵局长肯定会对你的表现很满意。”
林江勉强笑笑,跟着宋雨往墓口走去。他能感觉到,那道神秘的黑影仿佛一直在暗中注视着他,就像考古局那无处不在的监视一样,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