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前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该了之情

十年之约,仿若一缕轻柔缥缈的青烟,在岁月那波澜壮阔的滔滔长河中悠悠飘散,了无踪迹。历经漫长岁月的分离以及无数艰难困苦的重重磨难,一家人终于得以再次团聚。那重逢的刹那,亲人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千言万语瞬间凝噎在喉,难以倾诉,唯有泪水不受控制,如断了线的晶莹珠子,簌簌滚落,顺着脸颊肆意纵横。每一滴泪水,皆饱含着多年来深沉的思念、无尽的牵挂,以及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承载着那些难以用言语精准表述的复杂情感。只因悟空深陷险境,家人们纷纷不远万里,跨越千山万水赶来,倾尽自身所有能力,只为营救他。自悟空降临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亲情的坚韧纽带便紧紧缠绕,将他们牢牢地维系在一起。

在那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与四处寻觅的时光里,亲人们的心始终高悬着,时刻为悟空的安危忧心忡忡。女娲日夜虔诚地祈求上苍,愿以自己的一切作为交换,只求换得悟空平安无事;如来不辞辛劳,四处奔走,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只为探寻解救之法;观音于灵山的佛前,无数次心无旁骛地虔诚诵经,袅袅香烟升腾而起,那其中满是她对弟弟深切的挂念。他们跨越巍峨山川,穿越浩渺湖海,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一心只为能早日将悟空从苦海之中解救出来。如今,一家人终于团聚,这来之不易的重逢,让他们内心百感交集,各种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不息。

然而,相聚的时光恰似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烟火,尽管绚丽至极,却总是短暂得令人心痛不已。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刚刚落下帷幕,那相聚的温馨美好时刻也即将匆匆画上句号,离别又无情地横亘在众人面前。回首过往,十几个春秋已然悄然逝去,或许对于悠悠一个世纪而言,这十几年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短暂瞬间,可对于某些深沉浓烈的情感而言,却仿若度日如年,一日便如漫长的三秋。那么,这十多年里,又究竟包含了多少个“三秋”呢?时光的汹涌洪流,不但未能冲淡亲人们之间的思念,反而使这份情感愈发浓烈深沉,如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

女娲静静地凝视着孩子们,他们每一个都已长大成人,可脸庞上却布满了历经风雨洗礼后的疲惫与沧桑。看着孩子们风尘仆仆、满脸倦容的模样,女娲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酸涩的心疼,又有欣慰的感慨。岁月如无情的车轮,滚滚向前,悄然带走了孩子们曾经那稚嫩纯真的容颜,却无论如何也冲不走她心中那份深沉永恒、如暖阳般的慈母之爱。母爱,宛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无论时光怎样流转变迁,始终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温暖着他们的心房。女娲的目光温柔似水,缓缓扫过每一个孩子,她仿佛能透过他们的面容,看到他们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身影,心中满是疼惜与怜爱。她深知,孩子们在成长的崎岖道路上,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她却无法时刻陪伴在他们身旁,为他们遮风挡雨,这让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自责。

此时,四周陷入了一种近乎死寂的沉默之中,没有一个人率先打破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这种寂静,静得令人心里直发慌,仿佛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紧张的心跳声。在这沉默的背后,涌动着一种极为复杂微妙的情感,让人难以准确分辨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少真心真情,又夹杂着多少假意虚情。悟空已经十多年未曾见过观音,还有如来,与其他亲人同样阔别了十来年之久。在那仿若鸟笼般狭小逼仄、令人绝望的千环轮回笼里,他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漫长难捱的日夜,时间的概念早已模糊得如同混沌的迷雾,难以捉摸。在那段漫长而煎熬、暗无天日的岁月里,陪伴在悟空身边的,唯有嫦娥。日子一天天过去,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滋生,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的嫩芽,在两人心间慢慢生长,愈发茁壮,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时间,犹如一把神奇而又残酷的双刃剑,它既能悄然淡化某些记忆,又能让某些思念如疯狂蔓延的野草,愈发茂盛。随着岁月的缓缓流逝,悟空对观音的思念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与日俱增,在他的心中,观音的身影愈发清晰鲜明,那份牵挂也愈发浓烈炽热。而观音呢,她的内心同样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痛苦挣扎之中。她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静静地坐在窗前,凝望着那清冷孤寂的月光,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悟空。回想起与悟空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的暖流,可一想到自己漫长艰辛的修行之路,又不禁陷入迷茫困惑的深渊。她深知,自己对悟空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姐弟之情,可这种特殊的感情却让她感到深深的恐惧,仿佛是一种不可触碰的禁忌。

沉默在空气中肆意蔓延,仿佛时间都为之凝固。许久许久之后,如来,作为家中的大哥,最终还是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寂静:“路……我们一家人走到此处,也到了该分开的时候了。聚散终有时,迟早是要分别的。我们也曾答应过老佛,要救出小弟。如今心愿已了,我和观音便回灵山去吧。”如来的声音低沉而稳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岁月的厚重沉淀,在这片寂静空旷的空间里悠悠回荡。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那是历经奔波与忧虑留下的痕迹,却又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坚定,他无比明白,人生本就充满了离别与相聚,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注定的使命与独特的道路要去走。

悟空听完如来的话,目光缓缓转向观音,眼神中饱含着深情与不舍,仿佛要用这目光将观音的模样深深地镌刻在心底,直至永恒。观音的脸上,此刻看似平静如水,没有丝毫多余的表情,然而,当她与悟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的那一瞬间,她却下意识地低下了头。对于这个小弟,起初,观音只觉得自己是出于姐姐对弟弟的关爱呵护。可是,当悟空不顾一切、奋不顾身地为救她与龟妖展开殊死决斗的那一刻;当她离开家,离开亲人们,独自踏上前往灵山之路的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思念便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那种思念如同春日里疯长蔓延的藤蔓,与日俱增,愈发难以抑制。然而,她始终清晰地记得自己出生之时,女娲母亲为何给她改名为“观音”。她的内心,犹如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在情感的汹涌漩涡中难以抉择。没有人给她定下任何严苛的规矩,她也曾想追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勇敢前行,可那感觉却如同混沌迷茫的迷雾,让她感到无比的迷茫与困惑,只能无奈地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她常常暗自思忖,自己或许会像女娲母亲一样,陷入情感的纠葛困境之中。可是,她又深知,一旦如此,必定会分心,严重影响自己对佛法的虔诚修行。她也曾无比羡慕哥哥如来,为何他能如此坚强,如此坚定地专注于佛法的钻研与领悟。老佛一直有意将女儿嫁给如来,灵儿姐姐生得那般美丽动人,宛如下凡的仙女,可如来却毫不动心,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门婚事,一心只为追求佛法的至高真谛。观音渴望像大哥一样,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修行之中,可无论她如何竭尽全力,始终无法达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悟空深情地望着观音,轻声问道:“姐姐,你真的要就这样离去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那是对离别深深的不舍与眷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黑暗中期待着一丝曙光,希望观音能改变主意,留下来与他相伴。在他心中,观音的地位无可替代,那多年的思念,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根深蒂固。

观音强装镇定,神色平静地说道:“嫦娥妹妹是个很好的女孩,你们定会幸福的。”她努力压抑着内心翻涌如潮的情感,试图用平静淡然的语气来掩盖自己的不舍与痛苦。她的双手微微颤抖,不自觉地紧紧握住衣角,仿佛这样就能控制住自己内心即将决堤的情感波澜。她不敢直视悟空的眼睛,害怕自己一旦失控,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法自拔。

嫦娥见状,连忙走上前,真诚地说道:“悟空哥哥一直都很想念你,他的心里始终都有你,你们才应该在一起……”嫦娥的眼神中,满是对悟空和观音的真挚祝福,她的内心善良而纯粹,宛如澄澈的湖水,并未因自己对悟空的深厚感情而心生嫉妒怨恨。她深知悟空对观音的感情深厚如渊,希望他们能终成眷属,收获幸福。在这复杂纠葛的情感漩涡中,嫦娥展现出了难得的大度与包容,令人心生敬佩。

观音轻轻拉起嫦娥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嫦娥妹妹,我知道你也深爱着悟空。以后,悟空就托付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观音的目光中,既有对嫦娥的信任,那信任如同坚固的磐石,又有对悟空的关切,那关切如同温暖的阳光。她看着嫦娥,心中五味杂陈,既感激她对悟空的深情厚意,又为自己的无奈处境感到悲哀。她轻轻抚摸着嫦娥的手,仿佛在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福。

“观音姐姐……”嫦娥微微低下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被观音的真诚与大度深深打动。她紧紧握住观音的手,心中满是感动,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悟空,不辜负观音的殷切嘱托。那泪光在眼眶中闪烁,仿佛是对这份情感的珍视与承诺。

“你真的要走吗?”悟空向前走了几步,再次追问,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希望能得到观音不一样的答案。他的脚步急促而慌乱,仿佛在追逐着即将消逝的希望之光。他多么希望观音能回心转意,哪怕只是多停留片刻,他也心满意足,那片刻的停留对他而言都如同珍贵的宝物。

“真的要走了,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观音的声音微微颤抖,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想在众人面前落泪失态。她的心中如同被刀绞一般,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艰难地从喉咙中挤出。她缓缓转身,背对着悟空,不想让他看到自己脸上那悄然滑落的泪水,那泪水饱含着无尽的痛苦与不舍。

“我们本就来自同一个地方呀!我们可以一同回到那个地方去……”悟空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他多么希望观音能够改变主意,留下来。他伸出手,试图抓住观音离去的身影,可最终却只抓住了一缕虚无的空气,那空气仿佛象征着他此刻内心的空虚与无助。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无助与绝望,仿佛是对命运的无奈呐喊。

“命有所属,嫦娥妹妹是个好姑娘,你切不可辜负了她!”观音别过头,不敢再看悟空的眼睛,她害怕自己一旦心软,便再也无法离开,只能在痛苦的情感漩涡中越陷越深。她的心中满是无奈与痛苦,仿佛有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胸口,让她喘不过气来,那痛苦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可是……你呢?”悟空的声音愈发低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观音的担忧与牵挂。他望着观音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既舍不得她离开,又无法强求她留下,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无比的迷茫。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仿佛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可是倘若我留下来,你又会如何选择呢?终究是要伤害一个人……所以,我必须去做我该做的事……”观音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心酸,她深知感情之事无法强求,与其陷入痛苦的抉择困境,不如选择离开,让一切归于平静,虽然这平静的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在爱情与修行之间,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尽管这是一个无比艰难、让她心如刀绞的决定。

如来走上前,看着观音,缓缓说道:“观音妹妹……看来你与小弟的尘缘尚未了断……倘若你需要时间,我可以先行独自回去,向老佛说明情况。只是,我们需约定一个期限,一年之内,你必须做出决定,你仅有这一年的时间。”如来的眼神中,既有对观音的理解,那理解如同温暖的春风,又有对她的期望,那期望如同明亮的灯塔。他希望观音能够早日解开心中的纠结谜团,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他轻轻地拍了拍观音的肩膀,给予她一丝安慰与支持,那轻轻的一拍仿佛传递着无尽的力量。

“大哥……不必了……有些事情,需快刀斩乱麻,越是纠缠,越是理不清……”观音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她深知自己必须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情感,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决心,那坚定的眼神犹如燃烧的火焰。

局面似乎再度陷入了沉默,那种压抑的寂静,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静得仿佛能清晰地听见每个人的呼吸声,那呼吸声仿佛是内心挣扎的回响。众人的心中,都被这复杂的情感所填满,离别在即,他们的心中既有不舍,那不舍如同缠绕的丝线,又有对未来的迷茫,那迷茫如同浓重的迷雾。女娲看着孩子们,心中满是担忧,她希望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可又无法阻止他们走向各自注定的道路,这种无力感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菩提见状,缓缓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悟空的肩膀,温和地说:“小弟,我如今寻得了一个好去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日后若得闲,可来看看你二哥。”菩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与期许,他希望在悟空迷茫之际,能为他提供一处心灵的栖息之所,那栖息之所如同宁静的港湾。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笑意,仿佛在告诉悟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他这个二哥在背后支持着他,那笑意如同温暖的阳光。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给悟空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慰藉,让悟空在这冰冷的离别氛围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吹起了地上的落叶,那落叶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仿佛在为这场离别奏响一曲哀伤的乐章。天空中,云朵缓缓飘动,仿佛也在为这悲伤的气氛而感伤,那飘动的云朵仿佛是无声的叹息。亲人们站在那里,彼此的心中都充满了不舍,可他们知道,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离别是无法避免的。他们默默地看着观音和如来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这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那远去的身影仿佛带走了他们心中的一部分。而悟空,望着观音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眼中的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他深知,自己与观音之间的感情,或许只能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心底,那回忆如同璀璨的宝石,虽美好却也带着一丝苦涩。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悟空和嫦娥一起,带着幻灵界的子民,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努力重建家园,让这片曾经饱受磨难、千疮百孔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嫦娥始终陪伴在悟空身边,给予他温暖与支持,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在那艰苦的重建过程中,他们一起劳作,一起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而悟空,虽然心中依旧牵挂着观音,但他也明白,生活还需继续。他将对观音的思念深埋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为了自己,为了嫦娥,也为了幻灵界的子民。他带领着子民们开垦土地,修建房屋,让这片土地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那忙碌的身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观音和如来踏上了回灵山的路,一路上,观音的心中始终无法平静。她望着沿途的风景,那风景在她眼中却如同虚幻的泡影,思绪却飘向了远方。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未来等待着她的会是什么。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那漫长的路途仿佛是她内心的旅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如来默默地陪伴在她身边,他理解观音的痛苦与挣扎,却无法为她分担这份沉重的情感。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观音能早日走出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那默默的祈祷仿佛是对妹妹的无声支持。

时光依旧缓缓流逝,岁月的车轮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情感而停下脚步。亲人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那份亲情,那份思念,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感到孤单与迷茫……那繁星闪烁,仿佛是亲人们之间情感的纽带,无论相隔多远,都无法斩断这份深深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