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内外交困谋破局
在边疆,面对部落首领的迟疑,大明使者们并未气馁。他们继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详细阐述与大明合作的长远利益。其中一位使者,名叫李逸,深知这个部落对马匹交易的重视,便着重提及大明丰富的物资资源和广阔的贸易市场。
“首领,您看,我们大明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若与我们合作,你们部落的优质马匹在大明将有广阔的销路,换来的不仅是金银财宝,还有各种你们稀缺的物资,像精美的丝绸、锋利的兵器。而且,我们大明会保障你们部落的安全,不再受蛮夷首领的欺压。”李逸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看着部落首领。
部落首领微微动容,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礼物,又想到蛮夷首领平日里的霸道行径,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但多年来在复杂局势中生存的谨慎,让他仍未下定决心。
“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与部落长老们商议后再做决定。你们先在此休息。”部落首领说道。
李逸心中一喜,知道有了转机,连忙说道:“首领英明,我们静候您的佳音。”
与此同时,其他几路使者也在各自联络的部落中展开艰难的劝说工作。有的部落对大明心存戒备,直接将使者拒之门外;有的部落虽愿意倾听,但仍在观望局势。
而林羽在军营中焦急地等待着使者们的消息。他深知,分化蛮夷部落是应对即将到来危机的关键一步。若不能成功,一旦蛮夷联合起来进攻,边疆局势将万分危急。
在京城,朝堂改革因既得利益者的破坏陷入了困境。那些被买通的言官在民间散布的谣言,使得百姓对改革的抵触情绪日益高涨。一些百姓甚至聚集在官府门前,要求停止改革。
“改革只会让我们的日子更难过,我们不要改革!”百姓们举着牌子,大声呼喊着。
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这些谣言蛊惑人心,必须尽快平息。众爱卿有何良策?”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严峻地问道。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出得力官员,向百姓解释改革的真正目的和好处,揭露那些谣言的虚假性。同时,对那些散布谣言的言官进行严厉惩处,以正视听。”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就依爱卿所言。传朕旨意,命吏部尚书亲自带队,深入民间,向百姓宣传改革的益处。对于那些造谣生事的言官,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吏部尚书领命后,迅速组织了一批口才出众、品行端正的官员,分成多个小组,奔赴京城的各个角落。他们在街头巷尾设立宣讲点,向百姓详细解释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乡亲们,此次改革是为了让朝廷更加清明,减轻大家的负担,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些谣言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大家不要轻信。”一位官员站在高台上,大声向百姓们说道。
与此同时,负责调查谣言源头的官员也取得了进展。他们通过层层追查,终于锁定了几个与既得利益者勾结的言官。这些言官被迅速逮捕,在朝堂上接受审判。
“你们身为言官,本应如实向朝廷反映民情,却为了一己私利,编造谣言,扰乱民心,实在是罪大恶极!”主审官员严厉地斥责道。
这些言官们低着头,不敢反驳。最终,他们被革去官职,发配边疆。消息传出,百姓们对改革的疑虑逐渐消除,人心开始稳定下来。
而在边疆,经过使者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有几个部落答应保持中立,不再参与蛮夷首领的联合行动。其中一个部落首领还表示,若蛮夷首领执意进攻大明,他们不排除会从背后偷袭蛮夷。
“我们答应保持中立,但若是蛮夷首领不顾大局,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理。希望大明能信守承诺,与我们开展贸易往来。”部落首领对李逸说道。
李逸大喜过望:“首领放心,大明向来言出必行。我们一定会安排好贸易事宜,让双方都能受益。”
林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稍安。但他知道,仍有部分部落态度不明,蛮夷首领联合的威胁依然存在。他继续加强边疆防御,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蛮夷首领得知部分部落被大明拉拢,气得暴跳如雷:“这些叛徒,竟敢背叛我!等我打败大明,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他决定加快联合其他部落的步伐,提前发动进攻,企图在大明防备尚未完全就绪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传令下去,加快联络其他部落,三日之后,全军进发,攻打大明边疆!”蛮夷首领下达了进攻命令。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林羽能否带领边疆守军抵挡住蛮夷的进攻?大明的朝堂改革在经历波折后能否顺利推进?大明王朝又将如何在这内忧外患中走向未来?一切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