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窥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回京

*回京*

崇绪二年间,隆冬,值大雪飘浮。

我自然知晓姑母召我回京所谓何事,此番回京也算义绝恩断,无所牵挂。

“弟念姐安,一别十二载。今皇上口谕,召天下秀女,望姐速回京,一路平安。”

我惨笑一二。也罢,这世间逍遥仙也算是做到尽头了。

舟车劳顿,途径长安街歇脚,此时已不似听闻中那般热闹喧嚣,行人三三两两,四下清净。

赵显下了马立于我窗前,浅声问我要不要先垫垫肚子,我即应答尔后下了马车。

寒冬卷过长安街,漫薄细雪于树梢料峭,脸颊传来稍疼,指尖梅花近嗅芬芳。

下了马车伫立的刹那间,清脆琥珀色包裹下的诱人生红引我瞩目,粒粒勾起我幼时的回望,唤身边阿嬷今夕为何,竟时过境迁已离长安十二余年。

待我回过神来早已与小贩擦肩,徒留其吆喝声响,赵显指了处茶肆楼前,便先一步吆喝车队靠停,我迟迟矗立,原是见那茶肆东家也丝毫不识为何人。

倏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将我思绪拉回,也不知从何而来,只是口中振振,“算天算地,卜卦坤灵。”

那人眯眼和蔼,“姑娘面目有仙缘,倒也是个有缘之人。”

他说完却笑呵呵地走掉,无要卦金,也无任何酬劳,飘然似谪仙。

赵显自那数之梅处来,追上我们一众人时那算卦先生已全然不见,路上细雪忽似有停歇之意,我暗生喜意,可吃饱喝足后又飘起了细雪,不禁暗自神伤,回京之程近在咫尺。

路上时常忧虑,记忆里的弟弟自小寡言少语,不知如今几何。

幽宫静谧,长廊寂寂。

我本低头赶路,不敢左右顾盼,一声“阿姐”入耳,眸子倏然被一抹器宇轩昂所吸引,我自然认得他,来人正是季暄。

他看我的眼折了凉意,浅淡的琥珀色眸子里窥得星星柔情,我记得这双别于他人的眼,也记得他这份别与他人的温柔,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即使一晃经年。

瞬息之间,我行顿首大礼,只是忘了他自来不喜欢繁文缛节,唤:“家主。”

他的语气有些错愕,转而覆上寒霜:“阿……二姐不必于余行如此大礼。”

几句寒暄,季暄便让我先行休息,隔日再同他叙旧。

屋筑错落有致,景色别样,不似父亲喜爱的热闹盛况,一路上看到许多棵梨树,也有桂树,只是未曾开花,也不少几株梅花,独显傲骨。

风有些凛冽,我拽紧身上的披肩,四母亲临走前更甚嘱咐我回京后要爱护自己,虽无曾人照料,换了身边的嬷嬷,那便更要将自己喜怒哀乐言说而出。

她老讲我性子沉闷有些偏执,不似姐妹们泼乐,我也自知性子绵软,于这深院里只可自己悉心。

引路去就寝时却被一排小径引了目光,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独独这小径比别处干净许多,我问赵显这里面可有住人,他点了点头,说了元卿。

那日我并未过多停留,许是太累,回房后倒头便睡,醒来时已是隔天辰时。

我起来洗漱,女婢送来几件衣裳,我挑了件看起来比较华奢却显厚重的衣裳。

稍后拜见姑母。

我跟着引路侍女穿过三重垂花门,忽见廊下悬着数盏琉璃宫灯,猩红穗子在寒风里簌簌抖动。这般制式的宫灯,原是先帝赐给长公主府的物件,不知怎地,应是被赏在了侯府。

正厅前植着数株朱砂梅,殷红花瓣落在积雪上,倒像是泼洒的血珠。

我盯着那抹刺目的红,恍惚间想起十二年前离京那日,母亲鬓边簪的也是这样的红梅。

“二姑娘到了。”

金丝楠木门缓缓开启,暖香扑面而来。姑母端坐紫檀雕花榻上,孔雀蓝织金裙摆逶迤在地,腕间缠着十八子伽楠香珠。

我抬眸看见她身侧立着个素衣少年,玉冠下眉眼如画——正是季暄。

“季昭给姑母请安。“我伏身叩首,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

“起来罢。”姑母的声音像浸了冰,“你父亲临终前将你托付于我,这些年倒把你养得越发单薄了。”她转动香珠的手突然顿住,“听说你昨日在长安街遇着个算命的?他可说些什么?”

季暄猛地抬眼看我,琥珀色眸子里一丝异样。

我正欲开口,忽闻外头传来急促脚步声。

侍女捧着一枝红梅碎步而入:“禀主母,元卿公子又折了西园的梅枝......”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