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解决麻烦!
“李厂长!”
刘光齐眼尖,一瞅见李怀德,立马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李厂长好!”
贾东旭和刘光齐一块儿反应过来,也连忙跟上问候。
“嗯。”
李怀德满意地点了点头,瞥了一眼那台停摆的机器,又开了口。
“你们还没回答我之前的问题呢。”
“呃,这个嘛……”
闫解成手里拿着扳手,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总不能直说,他们三个新来的,机器坏了,还修不好吧。
要不然,这技术员的位置,恐怕刚坐上就得丢了。
“李厂长,我们正合计着怎么把这台机器修好呢。”
眼见闫解成快要说漏嘴,贾东旭赶紧接话。
李怀德狐疑地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见他们神色如常。
“行,好好干,我对你们有信心。”
李怀德随口鼓励了一句,就背着手走了。
“李厂长慢走啊!”
三人赶忙像哈巴狗一样喊道。
“现在怎么办?”
李怀德一走,三人又愁眉苦脸起来。
“这台机器被刘明改得太复杂了,我修不来。”
闫解成挠着头,一脸无奈。
“那现在怎么办?修不好咱们可就得走人了。”
刘光齐脸上满是焦急。
“别急,等会儿我去找我师傅帮忙,他八级钳工,肯定有办法。”
最后,三人只能这么定了。
“师傅,就是这台机器,您给瞧瞧。”
贾东旭则偷偷溜到了一车间,把易中海给请了过来。
易中海四处看了看,眉头也皱了起来。
“能开机吗?”
“易大爷,机器能开,就是零件的精度有点不够。我调了机器,做出来的零件还是不行。”
闫解成回答道。
他们三人里,就他跟过刘明,算是比较了解的。
以前刘明在的时候,修机器轻而易举,一会儿就搞定。
谁知道刘明一走,他是一头雾水,怎么折腾都修不好。
易中海顺手拿起旁边的卡尺量了量,脸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问题不大,精度还在范围内。”
“真的吗?”
贾东旭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
“太好了!”
刘光齐也露出了笑容。
只有闫解成还皱着眉。
他知道问题大了,机器不调整好,零件精度不达标,机器也得受损。
“解成,你就别操心了!我师傅说没事,那就肯定没事。”
贾东旭搂着闫解成的肩膀,满不在乎地说。
“就是,走,回技术部喝茶去!”
刘光齐也是一脸不在意,拉着两人就走,回技术部享受那领导才能喝的茶。
易中海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有点不痛快,但也没多说什么,自己回了一车间。
李怀德从车间出来,去了后勤处。
见没人,就顺便看了看仓库。
见物资少了些,他也没太在意,转身就走了。
只是他忘了,刘明在的时候,仓库里的东西可从没少过。
李怀德刚从后勤处走出来,就碰巧遇到了采购完回来的刘闫两人。
见他们两手空空,李怀德不禁问道:“你们没去采购?”
“李厂长早啊!”
俩人一瞅见李怀德,立马就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乡下现在物资紧缺,所以今天没采买到啥东西。”
刘光天赶紧解释了一句。
李怀德眉头一皱,但一想到仓库里还有存货,眉头又舒展开了。
反正还能顶几天,不着急。
他冲俩人点了点头,就朝自己办公室走去了。
“呼!”
闫解旷拍了拍心口,长舒一口气。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李厂长得训咱们呢!”
刘光齐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
“你怕啥呀,咱们可是李厂长亲自招进来的,他的心腹。
他咋可能训咱们?”
俩人因为举报刘明的事儿,被安排进了采购科。
“那就好!”
俩人就这么空着手,回了采购科。
反正他们俩一窍不通,也没人乐意教,能买回多少东西就算多少吧!
……
刘明吃完早饭,跨上自行车就朝第一轧钢厂蹬去了,开始了他第一天的上班生涯。
“刘主任,早啊!”
一路上,第一轧钢厂的工人们看见刘明,都热情地跟他打起招呼来。
刘明也笑着一一回应。
一进厂,就看见李建设早就在技术部门口候着呢。
“刘主任,你来得正好,有台机器出毛病了,你跟我瞅瞅去。”
说着就拽着刘明往车间走。
“刘主任,这台机器精度一直往下掉,厂里的技术员找不着原因,现在做出来的零件都不合格。”
李建设大概说了下情况。
“这简单。”
刘明就瞅了一眼那些零件,立马就知道问题出哪儿了。
他拿起旁边的工具,就开始拆起来。
想当年在第三轧钢厂,这类问题他不知解决过多少次,更何况这台机器还是他亲手改造的呢。
“厂长,这……真的行吗?”原第一轧钢厂的技术科科长赵旺,眼瞅着刘明说动手就动手,脸色顿时变了,刚想开口让李建设出面阻止。
这机器可是从大熊国进口的,结构复杂得很,万一修坏了,整个生产线都得趴窝。
李建设却挥了挥手,示意不用担心,任由刘明去修。
刘明可是他花大价钱请回来的,他有几把刷子他能不知道?
赵旺见状,也不吭声了,反正不是他的事儿,他也不用担责。
刘明压根不知道身后的事儿,他正全神贯注地修机器呢。
他修机器那速度,快得赵旺都看不清他是咋修的。
“好了!”
不到半个小时,刘明就把机器外壳装回去了,开口说道。
“开机!”
刘明示意旁边的工人开机。
赵旺不自觉地拧起了眉头,脚步悄悄地向后退了几小步,心里琢磨着机器一旦启动,万一出点什么岔子,自己也好迅速闪开,避免受伤。
“嗡!”
工人一开机器。
机器没崩没坏,顺顺当当地产出了一个精致的零件,声音也没刚才那么大了。
“合格!”
工人用卡尺量了一下,惊喜地说道。
“好!”
李建设不由得朝刘明竖起了大拇指。
“这……”
赵旺一脸惊愕,刘明这么一番摆弄,机器非但修好了,效率和精度还都提高了?
工人们也是满心欢喜,零件做得越好,他们就不用再费心打磨了,效率提高了,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厂长,等会儿我把厂里的机器都检查一遍,改造改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把安全隐患给消除了。”刘明望着运转中的机器,笑着向李建设提议。
这台机器,自己只是修好了而已,还没达到它的最佳状态,要是再改造一下,生产效率大概能提升五成呢。
“那就有劳刘主任了。”李建设激动地说,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没事儿!”刘明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这毕竟是自己的专长,而且这些机器不改造好,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怎么实施呢?
“刘主任,我是赵旺,技术科的副科长,你要是需要帮忙,随时叫我!”赵旺这时突然走上前来,向刘明自我介绍,语气里满是敬意。
其实赵旺心里对刘明爬到自己头上还是很不服气的,一个毛头小子,技术能有我高?但今天见识了刘明的技术后,赵旺不由得对刘明刮目相看。
李建设见状,也微微一笑。赵旺平时虽然傲气十足,但对于比自己强的人,还是非常佩服的。
“你好,赵科长!”刘明也笑着打招呼。
这个赵旺,刘明自然是知道的,自己就是顶了他的科长位置。刚才看他对自己还没什么好感,现在应该是看到自己的技术了,态度才这么好的。
对于这种人,刘明还是很乐意打交道的。
“刘主任,你直接叫我老赵就行,我以后就是你手下的兵了。”
“赵科长可别这么说,咱们互相学习。”刘明十分谦虚。
看着两人互相谦虚,李建设也笑着说:“你们就别客气了,一个称呼而已,别影响了感情。”
“对!”两人都非常赞同。
“走吧,去我办公室聊聊。”
“好!”两人都笑着应了一声。
在第三轧钢厂的经历让刘明明白,虽然专心工作没错,但人情世故也得顾及。他在第三轧钢厂那几年,兢兢业业,可以说是他带动了第三轧钢厂的腾飞,可结果呢,还不是被罢免了。
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你只知道埋头苦干,是换不来别人的重视的,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可有可无,舍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两人跟在李建设的身后,朝厂长办公室走去。
三人离开后,工人们看着修好的机器,也纷纷议论起来。
“咱们这新来的刘主任还真有两下子,这么难修的机器,一下子就搞定了。”
“可不是嘛,不然厂长怎么会请他来呢。”
“希望刘主任能把厂里的机器都修一修,再改造改造,咱们肯定能接到更多订单,说不定还能重新超过第三轧钢厂呢!”
“到时候咱们超越了第三轧钢厂,食堂的伙食会不会也变得更好?”
当初咱们厂最风光的时候,肉联厂可是经常送肉来呢。”
“真盼着那天快点来,咱们好久没尝过肉味了。”
这些工人显然都经历过第一轧钢厂的辉煌时期。
“好什么好呀?你们难道都忘了,咱们厂变成这样,都是刘明害的。”
这时,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一个中年人满脸怒气地走过来,斥责着众人。
“咱们没比过第三轧钢厂,那是咱们厂没能人,怎么能怪别人呢?”
众人一愣,随后有几个小声的声音响起,反驳着中年人的话。
这年代的人很朴实,他们觉得厂被超过了,是自己没本事,但现在有本事的人不是已经来了嘛。
中年人刚想反驳,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陈主任,机器已经修好啦。”
生产线长突然开口,算是给中年人找了个台阶下。
其他工人也随即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这个中年人叫陈学兵,他之所以这么大怨气,是因为昨天李建设找他谈过话。
本来厂里有个副厂长快退休了,按理说应该由他接任。
但昨天李建设告诉他,这个副厂长职位要给刘明,所以他今天才会这么生气。
“哼!”
陈学兵恼怒地看着刘明离开的方向,冷哼一声。
转身看到忙碌的工人们,他也没把脾气发到他们身上。
刘明和赵旺跟着李建设来到办公室后,赵旺就开始向刘明请教机械方面的问题。
刘明也没藏着掖着,就和赵旺在办公室聊了起来。
李建设也没打扰两人,就在办公桌上处理文件。
“刘主任,真没想到你年纪这么轻,机械方面的知识却这么丰富!”
“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旺对刘明现在是心服口服了。
“哪里哪里,赵科长你过奖了。
我就是运气好,在大学时遇到了个好老师!”
刘明摆手说道。
“刘主任,你太谦虚了。”
刘明只是笑了笑,没再多说。
他这可不是谦虚,要不是有金手指帮忙,他还真比不上这些老师傅。要是没有金手指,他估计也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这一生。
和赵旺又聊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下班铃声。刘明想起娘叫自己回家吃饭,于是起身告辞道:“李厂长、赵科长,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家一趟。”
两人起身相送,刘明转身离开办公室,往自家小院走去。
工作上的事情,下午再继续。
吃完午饭,在家里和小丫头玩闹了一会儿,刘明又回到轧钢厂,带着赵旺和几个技术员开始排查厂里的机器。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刘明每天都带着人在车间里改造机器。
他负责改造,赵旺带着技术员排查机器的安全隐患,顺便修理机器。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向刘明请教。
而第一轧钢厂的产量,也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暴增。零件合格率也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着。
李建设也没闲着,他直接去第三轧钢厂把刘明的档案资料调到了第一轧钢厂。
对于杨伟民来说,刘明这个“没用”的人走了,他也十分痛快地批准了。
刘明以后就是第一轧钢厂的人了,和第三轧钢厂再也没关系了。
刘明领着技术科的一帮人,手脚麻利地把轧钢厂里的机器全都改造了一遍。
原本他估摸着得二十天才能搞定的工程,因为有了赵旺他们这些得力助手,愣是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这段时间,李建设心里是既乐呵又犯愁。
乐呵的是,生产任务提前完成了,能早点拿到货款,厂里的条件也能改善改善。
可愁的是,订单完成了,接下来该咋整呢?
难道到时候大家伙儿都在厂里干瞪眼?
思来想去,李建设决定自己亲自出去跑跑,找找新的订单。
不过,走之前他得开个会,跟大家伙儿交代交代。
最重要的是,得提醒提醒个别人,可别他一走,就把刘明这个宝贝给挤兑走了。到时候订单找回来了,没人干活儿,那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