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担起责任 上
这么一个不败而败的合约引爆了朝野舆论,
老百姓认为都是因为富弼这个直接谈判的人太过软弱,
于是富弼被调到河北任知州,朝中官员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富弼虽然位置不低,是摆明的宰相预备役,
可这样的国际合约还不是富弼能定的,这种破事都做得出来,
能决策的除了大相公们,还是大相公们,
尤其是史馆相章德象,目前昭文相空缺,就属史馆相最为尊贵,
签下这么一通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这个史馆相还好意思继续做?
弹章从御史台扩大到许多在京官员。
两制以上官员消息渠道又不同,对章德象同情大于鄙视,
真要算起来,章德象这一遭拍板已经算是拜相以来最爷们的一次了。
他在地方时尚且是一名平清讼狱,破除旧弊的优秀官员,
以卓越的政绩调入中枢,在前任吕相公的栽培下步步高升,一路成就史馆相高位,
当上首相的他面对的局面就是次相晏殊的圣宠更高。
这时候章德象展现了他又一个优点——心态好。
不骄不躁,安心做事,不提出政治主张,遵循旧政,直接躺平。
这就无意中做对了,晏殊虽然得宠,却是个很注重名声的男人,
章得象躺平竟让晏殊如坐针毡,处处主动维护首相的尊严,
又没有强势的性格,官家的性子软,心底仁善,
见章德象也是一个凡是商量着来的性子,愈发觉得吕相公选人目光独到,颇合脾气,
最末位的参政王俭同样是个好脾气,一直以来就是个无为而治的态度。
这君臣四人组很快就组建了共同的舒适区,你侬我侬的过上幸福生活,
比起官家后宫皇后和某贵妃之间的争端站队不知道和谐多少倍。
也难怪像李勤这样脾气硬的老资格始终没有复相的机会,
不要说李勤,中书省这三个人班子硬是干了好几年,
天子总是顶住压力不加人,可见对当前政治班子的满意程度。
两制以上官员顾不上官家满意不满意,这么多空位不给咱们上,官家可不要怪我们不厚道。
章得象虽然倒霉,虽然展现了一个宰相的担当勇敢背锅。
可我们这些高官也是要进步的呀。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大的风波,章得象乖乖的回家避位待参。不得仔细筹划再进一步?
退一万步说,被一个夏国打到现在这副山穷水尽的模样,这几个宰相背锅冤枉吗?
官家你组建的舒适区真的靠谱吗?
不引进一些新人,不进行改革,凋敝的国力还有希望吗?
无论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做出的举动都是统一的:改组朝廷,刷新政治,革除旧弊,富国安邦。
章得象在命令富弼签约的时候就明白自己的政治生命到头了。
他失落过,彷徨过,憋屈过,现在早就释然了,
说到底,他不是一个有魄力的宰相,
战争之前中书省的备战就没有竭尽全力,总是一副太平年间的节奏。
战争之后满目疮痍,面对遍布好几个路一百军州的兵火水旱疫灾害,
他竭尽最大努力还是没有处理到理想的程度,
枉食君禄这么多年,最后背一口大锅走,也算是发挥了一次正面作用。
人在位上的时候,大权在握,绝不会想到这么深,
躲在家里默默等待罢相的这段时间,脑海里如走马灯一般一遍遍过着经历的岁月。
有中举时的轻狂自信,有跨马游街时的意气风发,
有同年之间举杯共饮时立下报效君父,澄清玉宇的豪情万丈,
也有平反冤案,兴修水利,废除陈旧不合规税费时无数百姓的拥戴欢呼,
有父老给出的那一碗甜水的沁入心脾。
还有改革部门支出规定,砍掉许多灰色收入与灰色支出时横眉冷对的大义凛然,
再到中书省岁月中事事做不成,事事不能如意的迷惘,
在迷惘中步步高升的困惑,最后史馆相任上的躺平。
早就修炼得水火不侵的脸皮上流下了久违的热泪。
“啪啪”两声门把手拍在门上的声音。
章得象惊醒回过身来,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镇静的俯身拜见
“罪臣拜见陛下,未及远迎,请陛下降罪”。
官家缓缓走入章得象的书房
“不请自入是为恶客,罪在客身才是啊。这些日子让你受苦了”
章相泣声道“臣才疏志短,治政不力,上干天和,下害百姓,财穷兵竭,官民皆怨。
致使大周受此屈辱,臣之罪大矣。
臣虽不敏,然忠心可鉴,百官弹章字字句句说入臣心,辗转反侧,悔之莫及。
今日之事,都是臣咎由自取,枉食君禄,无颜复见官家矣”
官家的心里也不好受,章相在自责,官家也在自责,
亲政以来就顾着过舒心日子,对许多危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小灾酿成大祸,小贼养成大患,
损兵折将十几万,更把擎天保驾的李勤折了进去,
把威势赫赫的广陵侯府打断了骨头,
官家这些天暗搓搓写了好几篇罪己诏都被曹皇后烧掉了。
“许多事由不得你,多少事怪不得你。你的苦,你的不易,朕是知道的,明白的。
明日回中书省办公吧,千头万绪好大一个烂摊子,
我们君臣勉为其难将庆历三年走完吧。遇到难事就跑,不该是大臣的体面”
官家缓缓的说道
三言两语,官家就把今年的安排,明年的人事安排透了出来,
章得象神情淡然,离任在即的他心中一片轻松“臣遵旨”
“秋风送爽,万物收获,赈灾整整一年,近来总算有好消息了,
各地补种的庄稼,这些日子陆续收获,百姓和官府有了一点余粮,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你这个大相公不要泄气呀。那不是棋盘吗?就着这场秋风,陪朕手谈一局吧”
官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章得象的心中有些感动,官家带来的这个消息,便是要他做一个成功赈灾的宰相,
留一个好名声,毕竟明面上最大的罪名是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条约只是面子上不好看,每年给的那些岁币对于大周来说九牛一毛,并没有实质伤害,
赈灾之功拿到手,足够弥补条约带来的损害,也算是给了章得象一个挽尊的面子。
“臣遵旨,说来老臣也曾精研棋艺罕逢对手,自是进了中书省,许久不曾执棋,竟已生疏了。”
“生疏了好啊,朕就喜欢与生疏的切磋”官家一挑眉,神秘兮兮的说
章得象乐呵呵的取下挂着的棋盘“那官家以后可有的是生疏的切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