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咸阳宴
公元前213年,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壮举,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秦朝,并自称为“始皇帝”。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秦始皇在咸阳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请了六国遗贵们、功臣名相,以及70位有名博士(博士是一种官职,主要是探讨国家大事和政策,并给予出谋划策,相当于今天的顾问)
“哈哈哈干杯!”
在宴会上,大家觥筹交错,互相祝愿着在以后的日子里干的越来越好,并且互相配合。(巴结和互吹区)
还有一些就是不怎么高兴地坐在那儿,估计就是捧着个脸来参加的,也不咋的吃饭动筷子,就捧着个小酒在那里喝。不主动说话也不主动找人,就干坐在那里去吃饭啥的。
如果不是旁边没有人的话,估计他们就要开始诉苦了,像是过年回家的大人一样,酒过三巡之后,就可能会开始埋怨抱怨了。
“哎呀我跟你说,这年头真不好,一点都不好干嘞!”
“不好哦…”
“哎你知道那个谁谁谁吗?就是小孙家的孙女,她啊……现在过得可好了。”
七嘴八舌的说讨了起来,不过这可不行哦,要不然就吃紫菜蛋花汤或者是拖到牢里打一秒六棍。
“汝等颇思齐否啊?”
这时嬴政的声音传了过来,他们抬头一望,只见嬴政的眉毛弯了起来跟月亮似的,嘴唇抿笑着,眼里闪烁着星星亮光,炯炯的盯着他们,亦有六分针芒、三分笑料,一丝寒意。
“此间乐不思齐也。”
说完齐王建还大口喝了一杯。一饮而尽是苦是甜,自己心知。
“嗯好,再赐一杯。”
“父皇!”
“嗯?”嬴政回过神来,只见秦武安举着酒杯,恭敬的对着他说道;“从前,秦国的地域,不过千里之遥。现今,英明的父皇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如今又打败了匈奴,凡是太阳和月亮照得到的地方,全都属于我大秦的天下了。
而父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消除了战乱的隐患,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帝王能和陛下相媲美,不可谓远迈尧舜!”
听到这儿,此时周青臣的内心;“啊?”
这可都是我的词儿啊,二皇子陛下您是怎么做到未卜先知的呢?
在震惊之余,周围其他人都纷纷为其鼓掌起来,异口同声的拍案叫绝道;“好,好,殿下说的真有道理!”
“真不愧是我的好儿子。”嬴政宠溺地抚摸几下,随后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嗯~这逼呀,一定得装出来。(记笔记)
“斯相,您教育的真不错。”欲向其敬酒的敏于事赵高对其夸赞道,说他是教导有方。
“哪有哪有,我只不过是起了个引导的作用,还是得看殿下突出的才智天赋呀哈哈。”
“一砰”两人干了一杯。
秦武安说完祝贺后,其他大臣名士也纷纷建言,夸的嬴政好不乐乎,秦武安见状就赶忙下去了,自己在上面又比不过这些满腹经文的高官才子们,与其尴尬的站在那里带有丢失好感的风险,不如早日下去留下一个好的初印象,以待来得报。
其他名士也是恨了命的夸,而且周青臣还青胜于蓝,夸的比原句,更好一条条义正言辞且得人心的论断,多把赢政吹的游戏吹迷糊了,仿佛就算他单踏一只左脚,也是绝无仅有的对,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领导的一小步都是我的一大步,在场的每一句深得人心。
不错就喜欢这种感觉,嬴政十分地享受,暂却忘记了堆在身上的烦恼,飘飘欲仙而去矣吁。
要是每个人都这么省事而且夸他的话,那么他就会一直开心的。
“诶诶兄弟,喝几杯不?”
秦武安不知道润哪去了,找到一个没怎么有气氛的组,就坐在人家旁边,去问一个比较俊美的少年。
“兄弟想啥呢,有啥不高兴的事吗?”
那也不知道是咋了是飘了还是莽了,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原六国区的人我很不高兴,再加上他那一段发言,人家不想着打死他就算好的了,还敢主动过来挑衅,实是罪大恶极。
“…”少年没有回他的话,貌美的脸庞看不出一丝脾气,仿佛没有波动似的。
“…这…我陪陪你?”
见人家没有回答,他就在旁边找了一处位置坐了下来。虽然时不时的出去一会与章邯等人对酒喝。(这个我也不太确定,我想象成了大家平时在一起吃饭时的那个场景,因为当时的人也多,所以就通俗化考虑了,这也是为了剧情的需要)
其实少年所属的哪片区域是韩国遗贵所在宴席地(不是思密达,是正儿八经的战国余贵),其中的领头羊韩王安早早的就注意到了他。
见秦武安跟谁都能聊上几句,估计很熟的样子,可以找他套点信息了解一下情况来保已,于是乎他找准时机后,他就去找秦武安敬酒聊天。
由他的衣着和气质不凡,使得小白很早的就认出了他,告诉秦武安;“他是韩王安,过来找你了。”
“哦好。”
韩王安……六国余贵代表之一,要是能好好利用和安抚的话,估计对未来能有很大的作用,并对原六国的心起到很大的安抚感。
于是乎在敬酒时,秦武安给他的礼仪很高,行了对长辈的礼节,并且嘘寒问暖,不停的安慰对方,说他是为民投降、舍己为人的大好人,并承诺给父皇说他好话,总之各种各样的担保,尽量让他心安理得。
“多谢殿下了。”
韩王安感激的说道,在投降之后的这些年里,他基本上没睡过什么好觉,经常害怕嬴政等人把他处决了,而今天却有一个二皇子向自己示好并且给自己不停的打包票,真可谓是遇有春风来,不那么难受了。总之是好事一桩。
“唉…”
一声叹气,将众人的眼光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须发皆白,全身儒袍的老年人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听说,以前的殷商和周朝能够统治上千年,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子弟和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支柱。
现在陛下您统一了天下,可您的子孙却什么都没有,只是普通百姓。万一有一天出现像田常(春秋时期齐国篡权者)或者六卿(春秋时期晋国的权臣)这样篡权的人,朝中又没有能帮忙的人,那该如何是好?不学古代的经验,还能长久统治的国家,我从来没听说过。现在周青臣还当面谗言献媚,夸大了您的功劳,这根本不是忠臣该干的事!”
秦武安闻后微微一笑,他早已闻知淳于越的大名了。这个老家伙是出了名的儒学复古人士,主张大家回到周朝,不管是等级还是制度,通通按照周朝的来,觉得周朝的一切都是好的,前朝的最伟大等等。
唉这种人,不知道时代的变化,总觉得的前朝好的东西,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也不知道咋混的,真是…
秦武安一时都无语了,不知道该咋说他,只好用眼神轻瞥了他两句,然后坐在一旁喝酒,仔细的观察。
赢政听后微微一转头,严肃的叮着他,目光如炬。
“哎呦喂您老就别说了!”
旁边的人赶紧打岔,害怕他捅出什么乱子或者是惹出什么祸端了,有时候赶紧将他话题打住,不要再说了。
大伙的精神气一下子就聚过来了,齐刷刷的看向这群人,把他们盯的,眼炽心芒,连忙插住他的话题。
其他人:…
嬴政没好气的看着他,沉稳的说道:“朕的大秦素来是以功论刑赏,凡有功者,皆有法制受以禄赏,凡无功者,皆有法制论以刑罚,不因人事而谬赏,有能勤者自得也,何无之?
况不举贤任能,空有子孙封地,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则行尸位素餐、任人唯亲之举也,恐有蒙恬、王翦、王贲、李斯之人才也,分封能乎,缘汝多思量之。”
嬴政这番话,不仅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人心,强调了他唯才是举的个性,顺便还怼了一下淳于越,可谓点面到位,一言双收。
淳于越这人吧,你说他坏其实他也没啥坏心思,就是脑袋里想的有点复古,其他的还真没啥大问题,只要不频繁的扰了嬴政的雅兴,基本还是不会出啥大问题的。
不同于历史上,秦武安这次眼疾手快,赶忙伙同几人将淳大师拉去,不能让他再嬴政的心情了,要不然他们会体会到秦式降温。
秦武安和几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淳于越拉到一旁不起眼的角落里,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眼神,有的惋惜,有的责备,有的则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但都是一瞬间的事,比起这个他们更在意赢政陛下,所以也就没怎么多看。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在向陛下行使谏言,不要坏了国家大事!”
淳于越手足有力,一个劲的挣扎,可把旁边拉的秦武安等人累坏了。哎呦喂,您老就消停点吧,再闹一会儿,要体会到九族消消乐乐了!
秦武安无语的绷着个脸,他可不想让父皇要见血,也不想让父皇杀儒生,因为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就此揭过打往就算了,别没事找刺激。
好在这时候,自己的哥哥扶苏赶了过来。
“先生,您没事吧。”
扶苏一到,在场的众人就立刻松了绑,不再架着他了。淳于越挣脱后,坐在地上有些疲惫地喘了两口气,然后气急败坏说道。
“我没事,只是他们耽误了国家大事,自武王以来,皆不以例行分封而巩江山,君父不知…唉!”
说吧他还激动的拍了拍膝盖,以表惋惜之情。
“先生莫怪,请随我来。”
扶苏缓缓地将他从地上拉起,然后向殿外走去,临走前,扶苏向在场的众人连连抱歉。
“不好意思,麻烦了,麻烦了。”
见他温声细语,笑语柔和。秦武安一路上憋的气也消了大半。唉,还是自己老哥强呀,要不是你我早就………
总之要好好补偿我,秦武安坐在一座位上,悠悠地想着。
如果我是一个坏人的话,哪我肯定会去激怒淳于越,让他去说更多的坏话,惹得父皇不开心,到时候…哼哼,你就会来求我了,不怪我会怎么惩罚你,这都是你自找的呵呵。
唉,我怎么又想这傻事了,这根本就不存在且办不出来的事,为什么要去想他呢,真是的。
秦武安又继续喝了起来,还稍后与几位嘉宾碰酒,并消了消赢政潜藏在的怨气,之后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