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吾只能被信一半

十几名士卒受刑完毕,姬信让人将他们带到自己面前。对士卒们问道:“汝等可知错在哪里?”

士卒们硬气地扛过了受刑,此时听姬信又问他们错在何处,气得全都不吭声。姬信在他们面前等了一阵,见无一人开口。便对军中执掌军纪的百夫长宋韩虎命道:“既然已经受刑,扰民之罪已过。与这些人养伤。待其伤势不重,将其遣回来处!”

宋韩虎当即拱手受命。那些受刑士卒听到姬信的惩罚到此为止,只是将他们赶出骑兵训练营。倒也觉得能接受。

姬信命众百夫长议事,三通鼓声不到,百夫长皆在大帐中分列左右。姬信问道:“诸君可知那些人错在何处?”

此次军中查处伤了农夫麦苗的士卒,抓到的十几名士卒都是多次犯了军纪。30个百夫长中,十几个百夫长手下士卒都做过此等事。这十几名百夫长觉得姬信只怕是要发落他们,心中都是不快,都不肯开口。

倒是百夫长宋韩龙开口试探道:“公子,想来是那些士卒屡次违犯公子军法,让公子不快。”

姬信摇摇头,“大周粮草军械从何而来?乃是从农夫工匠处得来!商国大敌当前,军中士卒竟然使农夫工匠不得安心耕种做工。如此行事,大周如何能胜?”

此言一出,便是不服气的百夫长也说不出什么。

姬信在心中问王浩然,“鬼君,吾想教导百夫长几句兵法,不知可行?”

“你想说就说。我只有听完才知道是不是合适。”王浩然答道。

见王浩然不阻止,姬信按捺住激动,尽可能平静地说道:“诸君,训练还有一月之数,故临别前,吾有兵法欲教诸君。不知诸君可愿听?”

说完,姬信看向众百夫长。就见30名百夫长中只有六七人神色中很期待,剩下的百夫长中有一半都是默不作声,看不出有特别的兴趣。

姬信也不管大多数百夫长,朗声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今日惩处士卒,乃是正道。周民所求为何?安居乐业!商军攻周,周民生计必遭破坏。为安居乐业,为家为国,故周民闻商军将至,皆踊跃从军。

若商军未出,周军已扰民无数,使周民生计困乏。若闻商军至,只怕便欢喜雀跃。心道:终可不受周军欺辱矣!”

听姬信说到这个程度,当即有百夫长姬胜气不过,大声说道:“公子,不知吾等犯下如何大罪,竟然令公子如此辱吾等!”

看着气鼓鼓的姬胜,以及其他七八个同样气鼓鼓的周军百夫长,姬信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诸君听到这些就很不高兴,应该是以为这些是吾用这些来约束诸君。吾并无此意。吾以为,为将者必须将这些作为自己行事的规范。用此规范自己,用此规范士卒。”

众百夫长皆是出身贵族,身份自然不如姬信。见姬信并没有发怒,而是讲道理,他们也都不敢直接对抗姬信。心中虽然不满,却也只能按捺住不快,无奈地听着。

姬信讲完了孙子兵法中的《始计篇》,再看众百夫长的神色。就见宋韩龙,宋韩虎两兄弟,以及李木,李金两兄弟皆听进去了。其余还有四五名百夫长貌似对《始计篇》有些领悟。便下令众百夫长完成今日的训练。

待大帐中没了别人,姬信有些无奈地问王浩然,“鬼君,《始计篇》中说,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

我现在明白,这是为何大王不用我的原因。但是非得等到周军战败,大王不得不用我不行的时候吗?”

王浩然欣慰地赞道:“姬信,你能明白用将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你如何选拔将领,也明白了你作为周国将领,周王也是这么考虑是否要用你。这是很大进步。”

听到王浩然的称赞,姬信感觉很舒服,但心中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减少,姬信继续问道:“鬼君,难道我就眼睁睁看着周军战败,却什么都不做吗?”

王浩然笑道:“呵呵,你已经训练出数千骑兵,向几十位百夫长传授兵法。若对手不是子秀,周军有可能打赢商军。我觉得你不仅一直在做,还做得非常多。”

姬信无奈地说道:“可鬼君说,商军会赢。我想让大周赢!”

王浩然想染姬信这家伙更长进点,便冷冷地答道:“兵法,是用兵的规律。输赢是规律的结果,而不是想出来的。你有空浪费时间在瞎想输赢上,何不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兵法上!”

姬信被王浩然训了将近一年,在这方面已经不愿意去反驳王浩然。但此时姬信心情依旧焦虑,无奈地说道:“鬼君,请你直接对我下令吧。我心乱了。”

“宋韩龙,宋韩虎兄弟,以及李家兄弟,这已经是四人。还有之前选出的十几名百夫长,十夫长。都是可用之材。你立刻给姬旦写信,请姬旦将这些人调给你。”

姬信随口说道:“该如何向太宰说?”

随口说完,姬信突然明白过来,连忙答道:“我立刻写信!”

很快,周国太宰姬旦就收到了姬信的来信。看完后,姬旦立刻明闳夭按照姬信列出的名单给姬信调人。

闳夭接过竹简看了起来。姬信在信中表示,他已经知道还要再训练三千骑兵,根据之前的训练经验,他需要组建一支百人队,作为给新来的骑兵当作典范的教导队。请姬旦将一些百夫长,十夫长,士卒调拨给他。

看完之后,闳夭建议道:“太宰,吾见其中有6名百夫长,18名十夫长,70名士卒。何不将这些人编入6个百人队,给信公子一队?”

听了这个建议,姬旦内心有些动摇了。但是转念间,姬旦就想起姜子牙离开镐京之前的叮嘱,“若信公子有求,请太宰务必答应。便是所求看似不妥,若太宰能做到,当尽力促成。”

姬旦本想按照姜子牙所说的去做,却还是没忍住,向闳夭问道:“为何?”

闳夭坦然答道:“信公子有将才,公子看中之人,必然善战。大周骑兵并不少于商军,若想胜过商军骑兵,唯缺善战之士卿。”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姬旦。虽然姬旦觉得姜子牙说得肯定有道理,然而大战在即……

姬旦决定,如果姬信被任命为将,只要姬信有要求,姬旦会竭尽全力将姬信要求的人调给他。但是当下还是姬发更缺战将,姬旦决定将姬信要的一半人给姬信,同时补入其他士卒,给姬信一个完整的百人队。

这也已经比闳夭提出的给六分之一要多出3倍了。

即便此时大战在即,太宰姬旦的命令还是很快被执行下去。一个月间,姬信训练完毕的3000骑兵赶往周王姬发麾下。一个作为教导队的百人骑兵队,以及新来训练的3000骑兵抵达了姬信的封地。

此时的姬信看到自己要的人被削减了一半,已经能够立刻想到发生了什么。不禁气恼地对王浩然抱怨,“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鬼君,王廷只信我一半罢了。”

“哈哈。原本王廷可一点都不信你。”王浩然笑道。

姬信很无奈地叹息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因此而高兴。

王浩然鼓励道:“姬信,我再送你一句话,让你感觉好受点。”

“请讲。”

“我的前面是聪明的敌人,后面是无能的同伴,我必须同时与这两者搏斗。而且我自己也不是众望所归的目标。”王浩然笑道。

姬信猛一听,觉得这话倒是很解气。不过片刻后,姬信赶紧纠正,“有尚父与太宰在,后方无忧。”

王浩然催促道:“手头有什么就用什么,赶紧去和这些人打招呼去吧。”

此时的孟津,周军正在抵挡着商军的渡河。弓箭手们搭上了火箭,向着渡河的商军架桥部队以及船只猛射。

却见三艘船被连接在一起,在大河中稳稳前行,竟然没有丝毫散架的样子。船头站着一位身披黑甲,身高丈二(194),手持貌似长矛的商军将军。

周军没见过长槊,槊与矛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材质。槊杆极为结实,而槊头其实可以看作一把长剑,而且不是这时代20多厘米的“长剑”,而是40厘米以上的“长剑”。

长槊锋刃后部是一根近40厘米长的金属套筒。这时代的金属兵器根本削不断这根金属管。

商军的三艘船乃是用铁索连接,十分耐水流冲击。船头的大盾树立,外面还钉了一层铁板,周军的各种弓箭都射不穿。火箭更是烧不穿。

到了距离河岸4丈多远(7米)处,商军盾牌手突然在船上让开一条通道。那名黑甲商军将领一个助跑,凌空跃起,竟然跨过了3丈多远的距离。落在河岸边的浅水中。

那名商军将领几步就跃上河岸,一槊就将河边的一名弓箭手的脖颈刺穿,他看似轻轻一挑,半个脖颈就被长槊切断。商将又是轻松挥动,槊头直接砍开了旁边几名周军的脖颈,鲜血随即飙射。

周军被杀的逃散开去。商军大将声若雷霆,“吾乃大商恶来!谁敢前来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