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文明的进步
村里很多年轻人都要跟着他们去魔都发财。
张浪那边很热闹,常浩这边也是一样。
连杨惜家的亲戚,也一样都想去魔都发财。
这年代就是这样,村里一旦有人找到发财路子,大把人都会一窝蜂的跟着他跑。
假表生意谈不上太多限制,能否赚钱全看自己能不能卖得出去。
陈汉林反正是来者不拒,但也提前说明,去了那边他虽然会提供赚钱之路,但个人的安全问题绝对不负责。
不生活在这个时代,那是根本不知道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情况?
禁枪令也因为这件事而直接颁发,各个村都在大力收缴枪支。
大城市赚钱确实容易,但龙蛇混杂也是真的。
他是肯定不希望村里这些年轻人去了那边就闹事。
倒不是怕他们闹事,主要就是年轻人容易冲动,你不闹事,别人也容易来闹你。
就像现在的广东电子厂,走在路上,多看人家一眼,人家都可能会说你踏马的看什么看。
然后二话不说就将你打一顿。
不要觉得奇怪,就这么一个时代。
不止村里年轻人想去,连他自己家这边的亲戚同样想去。
陈汉林只能让他们不要着急,先去几个,等到这几个安排好了,再去下一批。
就这样,慢慢将村子里的这些年轻人带到魔都发财。
本来这次他还想带父母一块去魔都的,但因为家里建房的事,陈父要留下来盯着,陈母自然也是一样。
94年1月1号,二虎子办完结婚酒席之后。
二号就开始正常走亲戚,到处拉着杨惜去拜见家里长辈。
到了三号下午,他们一家也就要出发魔都了。
因为四号陈格格大学要读书,她已经没假了,不过她也马上要放寒假了。
至于张浪跟常浩,各自又从家里带了两个亲戚过去,剩下要过去的也要等年后。
这都马上要过年了,现在去魔都过不了多久可能就要回来,完全没那个必要啊。
陈汉林则是带上了小姨家唯一的女儿宋雅。
她今年也才十八岁,高中毕业半年了,大学又没考上,与其让她在家里浪费时间,还不如跟着自己表哥一块去魔都。
他母亲杨英那边三姐妹一个亲舅舅。
大姨杨花在家专门做媒婆,舅舅杨刚则是做木工,也算是挺体面的一个活了。
小姨又不同,她早在八十年代就去珠海那边打工了。
每次回来都挺时髦的。
她女儿宋雅继承了小姨美貌,长得也是挺漂亮的,一直都向往大城市生活。
她跟陈格格关系也是亲戚当中最好的,这次就是走了陈格格后门。
这才能将她第一个带出去。
跟小安安她们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一个样,看什么都稀奇,恨不得将脸贴在窗户外。
一路叽叽喳喳的问了陈格格很多问题,去那边也是跟格格一块住。
他们家今年过年那是肯定不会回来了,等到明年,新房子建好之后这才会一块回去。
从农村再次回到魔都,简直就感觉那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一个落后,一个十里洋场。
陈汉林去看了一下自己饭店,还在装修当中,预计最多再有半个来月就能全部搞定。
内部装修,又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一般都能在很短时间内搞定。
除了饭店装修外,他那开在写字楼里的手表店,也是好几天没开门了。
现在重新开门,也算新年第一天。
大家一块聚餐喝一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徐雅婷也有几天没去舞蹈室学跳舞了,按她的话说,腰都松了,扭起来也没那么便利了。
陈汉林“哎呦喂”的让她赶快去加油,重新锻炼恢复一下。
小马达加速快不快,全看他这边钞票赚得多不多。
这要是一天收入过万,她能一分钟在身上扭十下。
因为又来了不少新人,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安排。
陈汉林给这些新来的村里年轻小伙,共同租了个四室两厅的大房子。
一个月房租八百块那种,不便宜但也没任何压力。
关键还是住得舒服。
另外他又给这些新到魔都的年轻小伙,每人发个五百红包。
让他们以后不要再找家里人伸手要钱。
嗯…哪怕要也是没有的。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家里很少有独生子女,子女一多,父母就不可能太宠溺。
除非是那种几个女儿一个儿子的。
他们那一代都还是很能吃苦的,往后才会一代不如一代。
直到崛起的零零后,都能教老板重新做人。
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