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会稽大捷
“轰轰!”
清军的火炮开火了,无数团烟雾升起,笼罩了后方的清兵。
一枚枚实心炮弹打入了明军阵型,明军阵型很快就被炸出一个缺口。
防爆服可以防破片弹片,但是防御不了拳头大小高速飞行的实心炮弹。
不过,哪怕是遭遇炮弹猛烈轰炸,明军部队也只是高喊着“忠诚”就冲了过来。
清军炮兵开火后再也没有了装填的机会。
明军士兵冲了过去,迅速控制了这些炮兵。
看着炮兵后方的几千清军骑兵向这里冲来,一个明军军官眼前一亮,立刻将刺刀架在清军炮兵的脖子上。
“快点装填霰弹,否则死!”
周围的明军也有样学样,那种钢刀要挟清军炮兵。
清军炮兵不得已,只能含泪开始清理的炮膛。
“快点,没吃饭吗?”
“装填好了调转炮口!”
“什么,不想开火,那就注入恩情!”
“开炮!开炮!”
清军骑兵冲到近处,这支骑兵的将领原本是想着利用火炮打乱明军,再以骑兵冲锋稳住大营,再图反击。
没想到的是,前线清军败的太快了。
快到他们来不及反应。
“轰!”
炮击霰弹形成的弹幕,再配合后续明军的掷弹筒,近距离下,扫死了一片骑兵。
超过数百头清军八旗骑兵中弹坠马。
剩下的八旗骑兵越过他们的尸体,向明军冲来。
“杀!”
“哐当~”
一些明军士兵被撞飞。
清军骑兵举着马刀,朝着明军士兵的头盔劈下。
刀片子在头盔上留下一道道白痕,但是并没有劈开头盔。
于是乎,清军骑兵很快失去了冲击力,被赶来支援的明军包围在狭小地带,双方陷入了残酷的白刃战。
一个清兵满脸是血,拉起身边被砍倒在地的福州将军庆霖。
“将军,伪明士兵越来越多了!”
“我们的鸟枪,根本破不开他们的铠甲!”
“将军,我们撤不出去了!”
庆霖抹了一把脸颊上的血迹,看着四周一个一个倒下的清兵,脸上老泪纵横。
“将军,要投降吗?”
亲兵小声问。
庆霖瞪着他,又抬头看向北方。
“本将世受皇恩,怎能苟且投降?
今日兵败唯死而已,你们自寻生路便是……
生而无畏……战至终章!”
“死战不退!”
“杀!”
数百头八旗士兵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围成一圈,誓死不降,拿着马刀与围上来的明军官兵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更多的明军向这里围了过来。
十分钟后。
李二狗看着面前面容枯槁的庆霖,默默的收起了刺刀。
这伙儿清兵与那些绿营兵完全不同。
他们穿着布面甲铁甲,战斗意志顽强,明知是死,也要与明军血战到底。
李二狗给了他们该有的敬意。
“全部注入恩情!”
紧接着,随着这伙儿清兵的死亡,大营内再也没有能与明军抗衡的军队。
一部分清兵趁乱逃了,大部分清兵都跪地投降。
一个明军军官一路小跑到李二狗身边,脸上全都是难以言表的喜色。
“将军,今日突袭,我军阵亡63人,受伤368人,其余士兵仅是体力消耗严重,需要休息。
此战,我军阵斩清兵五千六百多人,俘虏七千多人,缴获军械物资无数,其余清兵已经逃跑,我军正在持续追击。
将军,这是大捷啊!”
如此夸张的战损比,如果不是自己上场杀敌,李二狗怎么也不会信的。
只能说,朱靖君提供的装备太好了。
而清军的火枪兵也没能打上排枪,火炮射速,不然绝对会死很多人。
李二狗也笑了出来。
“派人将那些俘虏都押解到杭州府,受降入城,提振民心,之后再交由陛下处置。”
“忠诚!”
“还有,让士兵们好好休息,明日启程南下,那里还有几支小股清军,咱们去解决他们。”
“是!”
接下来的几天,李二狗带着明军南下,清剿那些小股清军。
而会稽大捷的消息,也随着降兵入城,传遍了杭州府。
城南。
街道两边人头攒动,百姓们听说明军在会稽打了大胜仗,便纷纷走出家门围观。
当七千多头清兵被明军押解入城,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城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一个光头穿着崭新的衣服,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走过的降兵。
“我滴个乖乖,一个两个,这得多少人啊,数都数不过来!”
“听明军说会稽大捷,歼灭了清军一万两千多人,当场打死了五千多人呢!”
“什么!”
“咱们明军多少人?伤亡多少?”
“大明陆军1旅三千多人,死亡不过百!”
“嘶~”
一时间,周围的百姓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不会是谎报军情吧?”
有百姓提出了疑问,咱大清就经常这样干。
身旁的人一脸看傻子的看着他。
“你敢质疑陛下?陛下是无所不能的!陛下难道会骗你吗?难道你忘了陛下的恩情?!”
“降兵都进城了,到时候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咱大明天兵出去了多少人,到时候回来多少人,数一下不就知道了!
陛下没必要在战报上作假的。”
“说的有理,我们要相信陛下。”
“没错,是真是假,到时候问一问就知道了。”
“大伙儿说说,如果我大明真的这么强,这造反貌似有搞头啊!”
“慎言,这不是造反,用陛下的话来说,叫收复失地,叫什么光复来着?”
“啊对对对!”
百姓们热烈的交谈着,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在明军部队收复杭州府后,城中数千户地主都收到了大明的整改信。
有小部分地主看得清形势,当场撕毁了田契地契,将不义之财统统上缴,朱靖君许诺他们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允许保留一些钱财做生意。
当然,也有死硬份子,都被朱简福抓了起来,在城中公审,然后注入恩情。
这些天,百姓们穿着新衣,喝着小米粥唠嗑,围着菜市场看公审大会,看着曾经闹得别人家破人亡的地主被砍头。
大明分粮,分衣分被,还分了城外的田。
所有百姓都明白了,他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份来之不易的日子,会不会会被清军打进来,然后收回去。
现在,明军再次大胜,百姓对大明有了信心。
甚至,有百姓觉得。
我大明还是那个“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明,还是那个捶死了蒙元帝国的大明。
“我大明,武德充沛呀!”
百姓们热火朝天的交谈着。
城门楼子上,朱靖君看着下方一眼望不到边的降兵,转头询问朱简福。
“皇叔,刑场的士兵都安排好了吗,游完街后立刻注入恩情,免得生出事端。”
“放心吧,陛下,微臣都安排好了。
陛下,经过今天游街,百姓们参军的热情必定高涨,兵源肯定会更充足的,士兵的武器还得仰仗陛下。”
朱靖君点点头。
“这事,包在朕的身上。”
至于清军的武器,朱靖君还是看不上眼。
清军吃空饷严重,明军部队缴获的那些武器大部分简直就是破铜烂铁。
刀是生锈的,火枪都是爷爷辈的,火炮没几根能用的。
朱靖君可不敢把这些武器交给明军使用,全都一股脑的交给新开设的工厂,让工人们熔了回收一些铁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