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敌袭
此时的李倓自不知道许叔冀的二心,在回到鲁郡之后,他就开始调动兵力,准备配合贺兰进明的行动 。而贺兰进明也不负李倓所望,充分动用其淮南节度使的职权,调集了两万余大军。结合许叔冀带走的近两万兵,双方都称得上全力以赴了。
得亏夏收已过,物资还算充足,河南境内的漕运也还算通畅,极大地减少了运输损耗和所需民夫的数量,不然加上睢阳张巡麾下接近两万的兵马,战乱后残破的河南未必能提供这么多粮草。
除此之外,让李倓有些意外的是,在他的印象中一直不愿意承担责任,姿态十分油滑的谯郡太守闾丘晓竟也随军了,随的当然是贺兰进明。
然而在知晓了闾丘晓的动向后,一向兢兢业业的李白却在李倓面前明显地表露出了对此人的厌恶。
原来,李白的好友,写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去年返乡途径谯郡,竟然被闾丘晓罗织罪名所杀。
“属下与高达夫曾与王少伯同游,知王昌龄虽有放浪形骸之举,亦曾因仕途失意而有怠慢本职之事,然无论如何,以他之秉性,何至于死?”
数月相处下来,李白已经逐渐了解李倓的秉性,知道他想要为王昌龄张目没必要去遮掩其缺点。
“属下知道大王并非河南节度,亦知大王难以惩治此人,只请大王小心,此人并无表面看上去这般良善。”李白继续说,他很明白,许叔冀投靠了贺兰进明,即便贺兰进明有求于李倓,却也不会为此自断一臂。
李倓早就觉察到了闾丘晓不粘锅的性子,没想到闾丘晓竟还做过这样的事。
他略加思索便答道:“此事我记住了,且待来日吧!”
饶是李白,也听出了话中之意,当即心中一喜,拜道:“属下代王少伯谢过大王!”
李倓没有反驳。
……
六月份,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但在将领们的命令之下,士卒们只能在这闷热的天气里挥洒着汗水前进。
不过他们还算是好的,起码在行军过程中无需穿戴甲胄,而那些骑着马的斥候们,即便穿着最轻便的皮甲,也有些耐不住了。可没人敢把皮甲脱下,他们的主帅贺兰进明治军颇为严厉,脱下皮甲容易,之后丢的可就是人头了。
在距离行军队列八九里处,正有以三人为一组的斥候策马向前。三人隐隐以其中一个唤作宋二郎的黑汉子为首。倏忽,宋二郎叫停了马,连带着身后两人也停了下来。
“先给马喂些水吧。”宋二郎吩咐道。
在喂马的间隙,一个年轻些的斥候抱怨道:“火长,之前不是听说要在这里等建宁王的援军吗?缘何这就出发了,还要顶着这等燥热天气行军,实在是不把俺们当人看。”
宋二郎递去了水:“降降火。”
“连水都是热的!……火长消息最是灵通,莫非是建宁王那边出了意外?”
宋二郎想了想,最终还是解释道:“我等现在还在鲁郡金乡县,这里本非建宁王控制之下,所以才需要我等探查敌情。”
“根据我的猜测,本来节帅应该是打算配合建宁王拿下金乡县作为后路的,正好也与建宁王合兵一处……毕竟建宁王从江淮到河南,委实打了好几场胜场,尤其是鲁郡那场,听过建宁王亲自领军冲锋,差点一枪戳死了令狐潮!”
“不过眼下向济阴进兵,应与建宁王无关,我听说啊,是和节帅不对付的那位许将军,他在约定时间前领兵进了济阴,占据县城,节帅应该是担心去晚了,县城都被占完了。”
年轻些的斥候听罢更是忍不住抱怨道:“大官们争权夺利,最后苦的还是俺们!”
宋二郎闻听此言并未多说什么,显然心中也是认同的,只是提醒道:“此话在外面说说也就得了,都是自己人,可若是回营……说不得有人想要用你做晋身之资呢!”
“这不是在火长面前才这样说嘛!”年轻斥候赔笑道,“也不知俺们节帅本事如何……要是建宁王在就好了,跟着建宁王,应该能打胜仗。”
宋二郎听后,怔了一怔,旋即笑骂道:“想这么多作甚,好好干活!这里距离鲁桥又不算太远,建宁王总会追上来的。”
这时,他忽然听到了另一位斥候的呼喊:“火长,你看北面,不对劲!”
宋二郎一听,当即站在马上向北眺望,只见起源于菏泽的荷水北岸,正有兵马汇聚,而且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多。
宋二郎根本来不及多想,赶紧叫上身边两人:“敌袭,快回去禀报!”
刚要策马狂奔,他忽然又停了下来,喊道:“你们二人回去,我先在此处守着,且看等到敌军过河再去同你们相会。”
……
得益于对叛军的畏惧所造就的谨慎作风,贺兰进明在李怀仙渡河之前就探查了其踪迹。
但知道归知道……在如何应对上贺兰进明犯了难。
须知他为了尽快赶往济阴与不讲武德的许叔冀争夺各县,没等李倓兵至就出发了,现在附近根本没有城池可以作为倚仗。而以叛军精锐的骑兵之力,他想要前往最近的城池已经来不及了。
后悔,总之就是非常后悔。
这不仅是贺兰进明的想法,也是闾丘晓的想法。
贺兰进明后悔孤军独走,而闾丘晓则后悔选了贺兰进明这个猪队友,只是他却忘了此前贺兰进明决定提前出兵时他也是同意的。
不过贺兰进明到底是领过兵的,一些基本的战术素养还是有的,既然逃不掉,那就只能守了。
没有城墙,那他就造一个。
在最初的慌乱后,贺兰进明下令将军中用来运输粮草、盔甲等辎重的大车围成一个方阵,用以防备叛军骑兵的袭击,然后在大车内按阵型安排士卒,准备利用弓弩阻敌。
等到宋二郎带着敌军渡河的消息回来时,车阵已经完成大半了,尤其是面敌的最北方,已经成型了。
闻听此消息的贺兰进明愈发果断,派出了军中的千余骑兵出阵,去牵扯叛军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