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爱情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对于世界的认知,安泽有他自己的一套法则。对于姻缘,他相信缘由天定;对于女人,他又有一套严格的挑选细则,太主动的不要,那代表别有所求;太难搞的不要,那代表很难伺候;太优秀的不要,那很难拿捏;太丑的不要,那影响基因,面子也不好看;太美的也不要,因为他相信自古红颜多薄命。

而米拉则是他等待天赐良缘的路上出现的高仿品,安泽这样定义米拉,源自于米拉不算太好的经济条件,经济层面的不足让米拉在安泽心中的定位一下子从正品成了高仿品。

虽然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产品,但是人类对待高仿品和对待正品的态度却是天差地别。

而“高仿品”本人还没表现出对自己多大的兴趣,虽然连续两个周到他的书店打卡,约去吃饭米拉也欣然前往,但该付的钱、该A的账米拉一分不少,不该问的问题她是一个也没问,平常来书店就安安静静在书店角落喝咖啡看小说,她看得最多的的是以《如果可以多爱你一次》《黑帮少爷爱上我》为主的言情类的小说,安泽推测这是一个比较纯情的高仿品,但一向把自己和言情小说男主放到一个水平面的安泽怀疑自己只是被高仿品当成了搭子。

安泽坐在店里,看着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下,偶有行人也是匆匆打车而过,没有驻足的意思,店里周深的歌在缓缓播放,他面前的书翻到了快一半的位置。

米拉没来。

安泽拍了一张咖啡馆视角窗外雨景图,透过店里昏黄的灯光,玻璃窗外的一切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发在朋友圈,配图:这个天气的书店何尝不是一种乌托邦呢?

他细长的手指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像极了心跳。

一分钟

两分钟

三分钟

......

十五分钟

米拉没有点赞评论!

安泽删掉了朋友圈。

成年人的朋友圈很少有单纯记录生活的,虽然表面上大家都说是记录生活,但其中的成分只有自己知道。

安泽很郁闷地在阅读群里分享了一篇他最近喜欢的一本书的书评,配文:世事总是不如人意。

很快有人回复:哟,安老板这是何事有感而发啊,我看你这句话和这本小说也没关系啊。

这个群是本地的文学爱好者群,大家都线下见过几次,对安泽,多数人的印象还是偏向于好的,很快在群里调侃起来。有说安泽生意受挫的,不过更多的人都猜测他情场失意,安泽是圈内著名的单身汉钉子户。

安泽在群里和大家斗智斗勇之间,心情好了很多,很开心地准备撒个红包结尾,忽然瞥见米拉更新了朋友圈。

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树下,米拉穿着灰色毛衣微笑着站在那里,定位,BJ。

米拉不在A市!安泽稍稍放下心,那么她不来自己店里的原因就很显而易见且不掺杂情绪性的原因了。

打开聊天框搜索米拉:你去BJ了?

米拉:对呀。

安泽:啥时候回来?

米拉:过几天吧,我请年假了,好不容易来一次,肯定要多玩几天。

安泽:你说得有道理,在那边要是看到有什么好看的书,记得推荐给我进货,我感觉我店里的书有点旧了。

米拉:好,我逛街的时候帮你留意留意,你进了新书记得免费借我带回去看几天,当做我的报酬。

......

话题又在安泽的刻意引导下拐了山路十八弯,最终拐到米拉前往BJ的目的上,得知米拉前往BJ一不是为了相亲,二不是为了面基,只是去见好姐妹,安泽放下心来。叮嘱米拉注意安全后终止了聊天。

安泽突然在心里感慨,男女双方其实没有壁垒,只是看愿不愿意打破罢了。一旦有一方愿意主动打破,而另一方不再继续设防,这时候关系就可以进一步。都说有的女孩比天仙还难追,那只是没达到双方预设值罢了,而他觉得自己的条件是超过米拉的预设值了的,即便米拉在他心里还只是个高仿,但不妨碍可以继续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