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法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宗室与勋贵

“清明,你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不难猜出,本官为什么叫来你书房吧?”

方文山缕缕胡须,全无刚才的怀旧态度。

“府尊安心,晚生他日还要上京科考,自不会自毁前程。”

“如此甚好。”

短短两句话,方文山心里大安。

陈长乐的确是个聪明人,用自己的未来前途做担保。

黄师爷笑着插话道:“东主您看,学生刚才就说了,清明是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方文山点点头,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黄师爷继续说道:“清明,你的功劳,我都和东主说了,东主打算重重犒劳你,除了让你爹爹官复原职外,不知你还想要什么奖赏?”

陈长乐想了想,说道:“晚生斗胆,肯定府尊赏赐些银两,一来改善一下家里用度,二来也能多些盘缠,应对接下来的上京科考。”

“好,本官就赏你纹银五十两。”

方文山笑容满面的说道:“本官一会就让人将你爹爹放出大牢,至于五十两纹银,也让他一并带回去。”

“呃……”

陈长乐心头一惊,暗道这回算是凉了。

一旦银子落到陈大同手里,恐怕一分钱都剩不下。

“清明,你为何面色发苦,难道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方文山冷不丁问道。

“府尊误会了,晚生并没有什么难言之隐,只是在担心府尊大人您而已。”

陈长乐用关切的口吻说道:“虽然旁听百姓都是由衙役,帮闲家属,以及府内佣人假扮,可毕竟丑事多少传出去一些,万一承恩侯对大人您……”

“哈哈哈……”

陈长乐话未说完,方文山和黄师爷忍不住笑了起来。

随后,两人对视一眼,目光中充满了玩味。

看来陈长乐,也不是那么的妖孽。

最起码有些事情,他连衙门里的三班衙役都不如。

感觉两人笑声中蕴含深意,陈长乐识趣的没有多问。

笑声过后,方文山很是亲切的说道:“清明对于朝堂上的一些事情不甚了解,黄师爷,本官先去拜访承恩侯,你留下给清明解解惑。”

“是。”

黄师爷笑容满面的送方文山出去。

不多时,黄师爷返回书房,讲起了有关勋贵的事情。

本朝高祖以武开国,经历了大小战事上百场。

期间,诞生了大大小小数百功臣。

天下定鼎后,高祖分封功臣时,为了防止这些功臣桀骜不驯,影响皇权,先是给予了各种爵位和大量封地。

同时,又收走了他们的兵权。

等到高祖死后,勋贵们的苦日子也来了。

经过几代皇帝的削减,勋贵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

先帝甚至颁下圣旨,勋贵封地由地方官管理。

年底按照比例,由封地所在州府,分一部分收成给勋贵。

至于土地的主人,全国大大小小数百家勋贵,则是彻底丧失了对封地的掌控。

到了武德五年,勋贵除了世袭爵位,以及每年定期领取的粮食,再无法对皇权造成一丁半点的威胁。

“吾皇英明。”

陈长乐脸上闪过一抹震惊,忙不迭夸赞历代先皇圣明无比。

历代王朝最怕的就是内乱。

而一般的内乱,大部分来自三点。

勋贵外戚,王室宗亲,骄兵悍将。

本朝将勋贵打压到如此地步,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了。

陈长乐脸上闪过的震惊,并没有瞒过黄师爷的眼睛。

黄师爷淡淡一笑道:“若是清明知道宗室的处境,就不会觉得勋贵凄惨了。”

“哦?”

陈长乐不由得来了兴趣,好奇问道:“难道宗室比勋贵还要惨?”

黄师爷表情肃然的说道:“本朝高祖文治武功,远超历朝历代的皇帝,登基之初就洞悉了朝代更迭的顽疾。”

高祖皇帝不光打压勋贵,对于嫡系血亲的宗室,更是一点都不手软。

别的朝代,王爷宗室,公主驸马可以横着走。

本朝却是既然相反。

宗室没有圣旨不得离京,更不许和朝中官员结亲。

甚至就连吃穿用度,也由皇家内库发放,本人和手下,不得经营任何商业产业。

“这不是当……”

陈长乐急忙改口,差点把猪字说出来。

爷爷除了是杏林国手,更是一名老学究。

为了延续书香门第,中医世家的招牌,陈长乐从小就被爷爷逼着读书。

除了医书,陈长乐对于二十四史,也是了解甚深。

哪怕真把王爷当猪养的明朝,都没有本朝对宗室管理严格。

“清明慎言。”

黄师爷笑道:“虽然勋贵和宗室不成气候,可毕竟有着一层不同于普通人的血统爵位,因此该有的礼仪,你还是要有的。”

陈长乐恭敬道:“多谢黄师爷训导,晚生牢记在心。”

见陈长乐恭敬有礼,加之懂得进退,黄师爷满意的说道:“我和东主乃是同乡,清明你的爹爹又曾经帮过东主,算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

“日后要是遇到什么不解之事,不妨来找我聊聊。”

“既如此,晚生先在这里向黄师爷道谢了。”

陈长乐听后再次行礼道谢,紧接着提出告辞。

黄师爷也不挽留,亲自将陈长乐送到后门。

再三行礼告辞,陈长乐转身离开府衙。

走在路上,陈长乐暗暗苦笑。

亏自己想了一大堆的善后安排。

没想到,勋贵在本朝这么不值钱。

至于为什么黄师爷和方文山先前那么紧张,其实也好解释。

勋贵的身份的确不值钱。

但是再不值钱,也是于国有功的勋臣之后。

他们出了丑闻,朝廷脸面也不好看。

特别是承恩侯,更是开国五公八侯的后人。

“舍得回来了?”

几日后的中午,正和稚娘吃着粗陋午餐的陈长乐,瞥见了满脸喜色,几天未归的陈大同。

“咱家马上就要大富大贵,还吃这个作甚?”

陈大同鄙夷的看着桌上的咸菜粗面,豪气的掏出几串铜钱丢给稚娘。

“去酒楼买几样拿手菜回来,某家今天要痛饮几大碗。”

闻言,稚娘乖巧的出门买菜。

“拿着府尊赏我的五十两,你这回赢了不少吧?”

陈长乐翻了翻白眼。

按照原主的记忆,陈大同来到金陵府后,待得时间最久的地方不是家,更不是衙门。

而是青楼,酒楼,赌场。

看陈大同这幅豪爽的样子,绝对是在赌场赢了不少。

“哈哈哈……”

陈大同得意的拍着大腿,问道:“知道某家这次赢了什么吗?”

“总不会是赢了大活人吧?”

陈长乐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拿起筷子摆弄着碗里的咸菜。

“怪不得某家转运,果真是你小子保佑的。”

陈大同抬起大手,用力拍了下陈长乐的稚嫩肩膀。

“你说对了,某家真给你赢了个大活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