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海市蜃楼忆往昔
小白龙离开了秦栏里,来到距离秦栏里仅几里的高邮湖。秋天的高邮湖别说有多美了,蓝天白云,芦花灿烂,湖水清澈,水天相接,船帆穿梭,荷叶碧绿,千鸟齐飞,桨声阵阵,鱼群闲游,虾蟹肥美,真是美不胜收。湖面上渔民们忙于收获,游客们醉意犹酣,人们谈笑风生。这时有位游客突然发现东南方湖面上出现海市蜃楼:云雾间忽隐忽现一座繁华的城市,高高的宝塔,宏大的楼阁,整齐的店铺,忙碌的人群……湖面上所有人都在欢呼着,谈笑着,个个无比激动。能够有幸在高邮湖上遇见海市蜃楼,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的人说,海市蜃楼展现的是京城南京,有的说是古都长安,有的说是附近的扬州城,有个渔民说这是重现沉没于高邮湖底的古陈州城。小白龙从来没听说过古陈州城,请求渔民大哥讲一讲有关古陈州城的一些事情。于是那位渔民大哥开始娓娓道来有关高邮湖的一些传说。
唐宋以前的高邮湖地区湖泊很多,曾有“七十二涧”汇于“三十六湖“之说。正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所言:“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贯如连珠。”在众多的湖泊中,尤其较大的湖泊有新开湖、甓社湖、珠湖等五湖。相传宋代以前,高邮湖中有一座名叫陈州(承州)的城市,府衙对面住着一家老两口,靠磨豆腐为生,这家祖传的豆腐坊,童叟无欺,口碑好,生意十分兴旺。有一天,城里来了个疯和尚,说只要府衙前的石狮子眼睛发红,陈州城就会沉陷。一传十,十传百,城里人半信半疑,纷纷前来观看,二个月过去不见动静,大家认为石头做的狮子眼睛怎么会发红,就不再当回事。
一天,街上几个顽皮小孩以为好玩,晚上用胭脂把石狮子的眼睛涂红了。第二天,老俩口赶早起来磨豆腐,抬头一看石狮子的眼睛果然红了,非常惊慌,就收拾东西准备逃命。这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一口祖传的宝缸一定要带走。谁知水缸下面有一个泉眼,水缸一动,滔滔大水立刻汹涌而出,老俩口拼命爬到缸里才算保住了性命。可是不一会整个陈州就被大水淹没了。
陈州三年大灾,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皇上派包拯为钦差大臣,手持尚方宝剑,奉旨前往陈州赈济灾民。由于上一任赈灾钦差大臣四国舅,在陈州勾结当地的贪官污吏趁机搜刮民财,鱼肉乡里,横行霸道,抬价缩斗,米粒掺沙。按照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大麦、小麦每斗价值五十文,陈州官府却折价为每斗一百文,外加运输费二十文,再加损耗二十文,共计为一百四十文,使老百姓平白无故地增加了近两倍的税款。本来就是灾荒之年,遭遇陈州官府如此横征暴敛,老百姓哪里有这么多钱纳税呢?老百姓是怨声载道,大多怒不敢言。陈州南关门外有个张老汉实在是忍无可忍,抱怨粮食价高不公道,被四国舅活活打死。张老汉的女儿张桂英到州府状告四国舅,可陈州知州畏惧权势不敢接状,不得已张桂英越衙上告到开封府。
包公为救灾民,惩治贪官,不辞劳苦奉旨亲下陈州。西宫曹娘娘得知消息,为救哥哥四国舅,借来銮驾欲阻止包拯下陈州。包拯识破计谋、打碎銮驾、怒斥西宫。包公进陈州城,查清国舅罪恶,依律铡了国舅等,开仓放粮。包拯前往陈州放粮途中,被一片汪洋挡住了去路,老百姓得知后,纷纷下了家中的门板,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木桥,包拯就在木桥上指挥放粮救灾,拯救数万生灵。陈州百姓无不感激这位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后来陈州老百姓在这里建起了陈州桥,以纪念包拯。这座桥状如彩虹,横跨碧波之上,倚栏远眺,蒹葭苍苍,鸥鸟腾挪,帆影绰绰;俯瞰湖水悠悠,鱼翔浅底,碧荷轻摇,恍入仙境,超脱凡尘,心旷神怡。
那位渔民大哥说起高邮湖的传说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船上的人听着听着,也个个沉醉其中,意犹未尽,湖面上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融入这滔滔湖水波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