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偷割牛舌欲嫁祸
上回书说道,小白龙祭拜了朱母墓和孝子朱寿昌墓后,他独自走在秦栏的街道上正准备离开了秦栏里,当他来到街西头,看见一处古老祠堂,门楼上赫然写着流金大字“包公祠”。小白龙知道包公曾任天长县令三年时间,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天长百姓的爱戴,可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包公祠不建在天长县城,而是建在这远离县城四十里地的秦栏里呢?于是小白龙兴致勃勃地走进去想看个究竟。
当他走进包公祠时,发现包公祠规模不大,只有三间瓦房,其中中间一间房屋塑有包公坐像:头戴相帽,身穿相服,方长黑脸,额上有月牙,双目如炬炯炯有神,鹤发长须,威严无比。塑像两旁摆放着人们前来祭拜包公时上供的贡品,另外两间房屋陈列着包公就任天长县令时的官服及日常用品等,虽然祠堂建于一百多年前的宋朝,丝毫没有破旧败落之相,塑像一尘不染,整个祠堂被人打扫的干干净净。祠堂前面的院落中子里一块青石碑,上面刻有《包公祠建祠碑记》记载着包公祠建造的原因。
包拯于1027年中进士,可是因为父亲年迈,在家尽孝。直到1036年才去上任,任命天长知县。包公来天长上任不到几天,就有一个叫李晷的人前来报案说,秦栏里农夫张宝目无国法,私杀耕牛。包公一听,非常恼火。当时耕牛奇缺,皇上颁布法令,私自宰牛者斩首。于是当下差人速去秦栏里缉拿张宝,并找秦栏地保一同前来问话。中国是个农耕社会,牛马是农耕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战略物资,由国家统一管控,只有经过有关部门同意才可以宰杀,杀完牛,牛角,牛皮等物件都要上缴给有关部门。对于私自杀牛在每个朝代的处罚是很重的,尤其在北宋时期,严禁杀牛,那些私自杀牛的人会像杀人犯那样被判死刑的。
包公问李晷道:“你家可也住秦栏里?”李晷说:“不,我家住关塘,离秦栏有几十里。只因经商路过秦栏里,途中见张宝杀壮牛一头,特来禀报”包公想了想,对李晷说:“你报案有功,差人陪你在城里玩一两日,临走再发赏银。”李晷连声说:“多谢大老爷!”
差人带来秦栏里张宝和地保。张宝妻梅氏也哭哭啼啼跟来城里。包公单独找来地保,询问案情。地保说:“张宝一贯为人忠厚,因听他说杀的是病牛我也没问过。谁知老爷您今天差人去找兽医查实,耕牛无病。这件事小人实当领罪。”包公问:“你与张宝认识多少年了?可知此人品行?”地保说:“自小认识,至今都在一地。张宝过去从不说谎,孰不知眼下说变就变……哎!”
地保走后,去秦栏里的差人说:“我等打听,邻人都讲张宝夫妻杀牛时,夫妻俩抱头痛哭。”包公不禁一愣:眼下正值春种,种田人张宝杀自家耕牛,岂非咄咄怪事!包公审问张宝,张宝仍口口声声说杀的是病牛,并说虽经兽医查不出病情,但牛不吃草,一天天瘦,眼看要饿死,只好宰了,指望卖点肉钱。
包公问张宝:“你可认识一个叫李晷的人?”张宝说:“他是我内人的姐夫,常来我家。他是个好人。”包公冷笑一声说:“可是告诉你,就是他报的案。”“不会,他不会害我。”张宝说:“我买这牛还是他给的不少银两呢,怎么会告我?”包公接着问:“李晷可有妻室?”张宝道:“没有,前些年头死了。我们夫妻感情很深,李晷不会想坏心思。”包公说:“既然你夫妻真心相爱,马上叫你内人来,你可问她,李晷会不会害你,看她怎答。”
当晚,包公一面派人速去关塘访查李晷今日所作所为,一面派人窥察张宝夫妻狱中见面后言行,当梅氏得知李晷报案时,恨得咬牙切齿,连夜求见包公。梅氏见到包公,立即下跪行礼:“包大人在上,请受民女一拜!”包公起身扶起梅氏,对梅氏说:“夫人,你可认识李晷?”梅氏一听见李晷,又气又羞,满脸通红。她愤然对包公说:“大人有所不知,这李晷其实是人面兽心,他自姐姐病故,多次调戏于我,我不敢告诉丈夫,只是自守贞洁。今日李晷告状我夫,定是他害了耕牛,对我夫下毒手!”包公听罢,说:“此案不出三日,定要个水落石出。你既然来了,只有等事情结束了之后再走,如何?”梅氏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