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谁坚持工匠精神,学遍天下方言,27年成9000字《方言》?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美轮美奂的器具,长城、皇陵、故宫等雄伟壮观的工程,乃至越王勾践剑依旧锋利无比、都江堰水利工程仍在灌溉良田万亩,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在四川历史名人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工匠大神李冰之外,还有另一位大神级人物——扬雄。都江堰造福一方,而扬雄用27年时间所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方言》,则为维持中国之文化思想的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
1、汉语口语统一的重要性
中国地域面积广大,九州八方不同语,甚至相邻两县都可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书同文”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所完成的重要功绩之一。但仅仅“书同文”是不够的,还需要顺畅地实现日常交流,才可能使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交流顺畅。
据常璩《华阳国志》所载,中国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人开始收集和研究方言,“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而到了秦汉,随着国家长期统一,内部交流愈发频繁,消除语言交流之间的隔阂则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古人受教育的比例普遍不高,推广普通话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所以需要一大批懂得各地方言的能人。
-----------------
2、为何扬雄能成为“方言达人”的首任总教官
要培养一大批“方言达人”的话,用行万里路的单纯实践显然太慢,所以急需专门的参考教材。但这本教材不是谁都能编的。商贾有行天下赚各地差价的本领,自然有良好的方言语言能力,但缺乏文字组织能力的训练。而对于能够识文断字的人而言,掌握9千字就能做郡县掌管文书的官,写得一篇好赋则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懂得帝都的通语已够与皇帝大臣们交流。再则,编一本方言教材,还需要这个人掌握大批汉字,对于有音无字的词语还需要有创造汉字的能力——字可不是随便谁都能造的,要有足够的能力才可能有公信力。
那为什么扬雄能够成为“方言达人”们的首任总教官呢?首先扬雄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既能写出《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传世的大赋,又能编写《仓颉训纂》作为识字课本,在文字训诂方面也是功底深厚。其次,最为重要的是扬雄有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扬雄以科学求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用十分接近于现代田野调查的科学方法,历时27年实地调研最终著成《方言》。
很难想象,扬雄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已经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田野调查法开展调研。那么,他的诀窍在哪里呢?除了工匠精神普遍的坚持和精益求精之外,扬雄也展现出了方法学上的独特智慧。扬雄有别于輶轩使者游历天下的做法,而“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答刘歆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了汉代行政系统的特点,以各地周期性入京的官员和戍卒为调查对象,极大地节约了调研时间,同时也一定程度是拓宽了调研地域范围。且这些人本身面临新的亚文化环境,对口语也有着洞察和使用的强烈需求。另外一个细节,除了来自各地官员的阳春白雪,扬雄对戍卒等下里巴人的调研扩大了样本量,使得其对各地口语方言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对方言俚语的拿捏和加工也更为精确。
这种近乎于今人称道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被扬雄坚持了三十年,启发了后世治学乃至治国之思想,迄今仍彰显着时代精神。这种资料收集的方法无疑是枯燥的。而正是因为这种枯燥但却扎实的材料收集,再加上扬雄不世而出的语言能力,使得《方言》为后人所称道。晋代郭璞评之,“考九服之逸言,标六代之绝语;类离词之指韵,明乖途而同致;辨章风谣而区分,曲通万殊而不杂;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郭璞《方言注序》)
-----------------
3、扬雄《方言》的历史地位及传承
扬雄所著《方言》又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汉语语言发展历程中的一本“悬诸日月不刊之书”。现存本《方言》十三卷,共675条,11900多字。其中最后两卷一般认为尚未完成,大多条目仅有被释词和释义两项内容作为提纲。
关于扬雄《方言》的内容方面。按照义类分,可以分为普通词八卷和专有词五卷。按照词语性质分,其以别国方言为主,也有绝代殊语。按照适用时空范围有四类;其一为通语,有“四方之通语”、“凡语”、“凡通语”等,即没有地域限制、当时流行的“普通话”,也有限定范围的某地与某地之间通语,即通行地域范围地域较广的方言;其二为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即残留在当时方言中的古语或古方言词;其三为某地语,即个别地方的方言词;其四为转语,即因时因地不同而语音有转变的同一个词的变体。《方言》所载方言区域,以山川地理或古方国为分,东起齐鲁海岱,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江湘九嶷,东北至北燕朝鲜,东南至吴越东瓯,西北至秦晋北鄙,西南至梁益蜀汉,几乎遍及汉帝国全域。《方言》所记录部分词语的时间跨度也较大,自春秋至秦汉。由此透过《方言》所见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汉语口语顿时跃然纸上。
《方言》的训释体例已趋于成熟,每一条目前半部分与《尔雅》相似,即列举一组词语并以一个词统括解释。例如,“修,骏,融,绎,寻,延,长也。”后半部分为《方言》独有,主要指出这些词语适用的区域。例如,“陈楚之间曰修,海岱大野之间曰寻,宋卫荆吴之间曰融。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后半部分也有引古制、古物、古籍等做补充解释。例如,进一步解释前述条目,“《周官》之法,度广为寻,幅广为充”。
《方言》是汉语口语研究方面平地所起的高楼,是历代语言学研究的灯塔,在训诂、音韵、词源、方言、古文字、民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方言》之“活”,不仅体现在所载文字对汉语口语的呈现上,还体现在历代对《方言》的整理上。《方言》的“文字古奥,训义深隐”,刊刻注解未断。目前已知历史上有隋朝骞师的整理本但已散失,如今能够见到的完整版本是郭璞的《方言注》。其以晋释汉,一方面复原了汉代方言面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汉晋三百年的演变。而使后人观之,又可以了解晋代方言的面貌。郭璞不仅使《方言》好读好用,还为其注入了强大的时空生命力。至宋朝,有国子监本、蜀本、闽本和赣本。后赣本成为明代祖本,并有陈与郊继续整理而撰《方言类聚》。直至清朝,对《方言》的整理校注颇丰,做全本校注的有戴震、卢文弨、王念孙、钱绎、王维言等。晚清以来,王国维、吴承仕、吴予天、刘君惠、胡芷藩、徐复等做过条校条释,丁惟汾、周祖谟、佐藤进、松江崇、华学诚等做过全本整理。总的来说,由扬雄所立的汉语词汇研究范式——《方言》,经历代整理及扩展,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词汇演变体系。
-----------------
4、传承工匠精神,成就促进民族融合的不朽功绩
扬雄著《方言》,除了展现出前面所讲工匠精神中三寸弱翰之敬业、字斟句酌之精益、27载之专注、田野调查之创新,更为重要的体现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扬雄师从严君平。严君平保存了周秦时期官府调查方言、习俗、民歌民谣的千余字珍贵资料,可能在后来赠予了少年的扬雄。扬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并发展了先师严君平的成果,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成《方言》。所以可以这样说,工匠精神的传承比工匠精神本身更为重要。这也是扬雄工匠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
此外,扬雄的《方言》对促进民族融合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语”、“转语”等释意技术,增进了地域间的相互理解。随着《方言》的传播和扩展,更多的“转语”演变为“通语”。例如郭璞《方言注》中所载“发”和“馋”的演变。“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郭注:今通言发写也。”“谗,极吃也。楚语也。郭注:亦北方通语也。”可以这样说,《方言》所保存的丰富语言资料和社会文化资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