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跟着气运赚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8章 菜篮子工程

在听到林虎的话后,会议室鸦雀无声,众人都惊愕的看着他。

5000亩?

然后其中的2000亩由县里出面,组建一个国营大棚种植基地?

眼看众人都要发话,林虎连忙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先不说话。

“之前县里不是想打造一个名片嘛?大棚蔬菜,就是一个名片。只是,这个名片不能只有兵工厂来打造,县里也必须参与进来。”

“兵工厂毕竟是私企,县里出面组建一个国营大棚种植基地,在当下更有说服力。”

“我也知道大家肯定有很多疑问,举一个例子,2000亩不是一个小数字,县里的财政不可能支持修建的。”

“咱们并不需要一蹴而就,完全可以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今年搞100亩,明年搞150亩。赚钱了咱们就搞多一点,不赚钱咱们就搞少一点。”

“至于大棚种植的各种技术,兵工厂会无条件的传授给县里。”

“。。。。。。”

林虎侃侃而谈,条理清晰的为众人勾勒出发展的路线。

众人听完,开始低声交流起来。

林虎面带微笑的站着,准备随时回答他人的提问。

“小林同志!”一个老同志举手喊道。

林虎寻声看过去,这个老同志他印象深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是他最反对。

“这位老同志,请问有什么疑问?”

“国家这几年才大面积关停国营企业,咱们现在忽然要组建一个国营企业,会不会和国家政策相违背啊?”

此话一出,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是啊,国家为了关停国营企业,可谓是下了决心。现在县里重新组建一个国营企业,不正是逆流而上,给国家上眼药水嘛。

国营大棚种植基地,若是成功了还好说。

倘若失败了,后果由谁来承担?

想到此事的后果,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连原本笑呵呵的县长,此刻也皱起眉头。

感受到众人的神情变化,林虎不慌不忙。

“各位,世界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过去的旧经验,在新形势下或许不会管用。”

“就拿国营企业来说。过去咱们的国营企业,遵循的是计划经济,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调配。这是一只有形的手,在管理国营企业。”

“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变了,变成市场经济。过去国家统一管理,调配的模式并不适应市场经济。”

“什么是市场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个市场,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挥者,就好像空气一样,是一个无形的手。”

“现在市场上缺少什么?缺少新鲜的青菜,顶花带刺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咱们的国营企业,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为生产市场需要而诞生的。”

“虽然都叫国营企业,但过去的国营企业是被动的,咱们如今要成立的国营企业,是主动的。这两者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一样,不应该混为一谈。”

林虎的话,让众人目瞪口呆。

就连提出问题的老同志,也惊诧万分。

“有形的手,无形的手,这个比喻好啊!”县长欣赏的看着林虎,感叹道,“各位同志,听完小林同志的话,还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都不说话,林虎的话已经折服了不少人。

“有!”还是那位老同志,此刻依然举起了手。

“请讲。”林虎笑道,他并不感到意外。

“要是蔬菜卖不出去怎么办?要是。。。。。。”老同志一口气说了好几个问题,最后他停顿片刻,“咱们是不是在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

林虎眨了眨眼睛,先是把前面的问题都回答了,在回答最后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不答反问:“各位县领导都在,我有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想先问大家,才能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县长一愣,打量着林虎。

众人也面露讶色,想听听他的问题是什么。

“最近几年,南山县的治安如何?”

众人一愣,都不明白林虎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治安有变坏的趋势。”县长面色凝重,他前几天听取了县公安局的汇报,说最近县里打架斗殴的情况相当频繁。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呢?”林虎目光扫过全场。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说什么的都有。

“或者大家再想想,早些时候县里的治安如何?”林虎提醒道。

听到这话,副县长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顿时瞪大了许多。

“以前,国营企业还在的时候,治安明显比现在好多了。”

“对啊,为什么呢?”林虎淡定的问道。

“额,额,莫非是大家都有工作?”副县长思忖片刻,不确定的说道。

“对,这就是正确答案!”林虎忽然大声说道,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打架斗殴,多是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打架斗殴,还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只能上街去溜达。”

“县里建立国营大棚种植基地,完全可以吸纳这些年轻人。年轻人有了工作,哪里还有时间上街去溜达?这是从根上解决治安恶化的问题。”

“2000亩地,就算一亩地要3个打理,那就是6000个年轻人。再加上我兵工厂的3000亩地,到时候恐怕县里的大街上一个年轻人都看不到,那还打什么架?”

林虎的话让会议室众人发出一阵笑声,冲散了之前凝重的气氛。

“更何况咱们吸纳这些年轻人进来,也是要给他们发工资的。据我了解,咱们县的平均工资是20块一个月,如果咱们给进到大棚基地的年轻人一个月30块,40块,甚至是50块,那是不是让利于民呢?”

“年轻人有了工资,不管如何,都要消费的,也间接促进南山县的经济发展。”

“这就好比我手里有一块猪肉,给大家都拿过一遍,最后又回到我的手里。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但其实每个人手上都有了油水。”

“所以,回到那个最后的问题。县里组建国营大棚种植基地,并不是与民争利。恰恰相反,是在带领人民获取更高的利益!”

林虎说完,会议室里众人神色各异。

有人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若有所思。

有人神色激动,似乎在回想大棚基地带来的种种好处。

更多的人神色平静下来,扭头看向县长,等待他发话。

县长目光炯炯的看着林虎,心中长叹:“这个小林同志在县里该多好啊!”

“小林同志,请你坐下。”县长朝林虎点头微笑,然后站起来环视众人,严肃的说道,“各位,都听到了小林同志的论述了吧?现在,咱们做一个举手表决。”

“同意组建大棚种植基地的,举左手。不同意的,举右手!”

全票通过,无人反对。

“成了!”林虎见状心中喜道。

“县长,这么大一个项目,咱们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呢?”副县长提议道。

“有道理。”县长闻言点点头,“大家各抒己见,说一个好听的名字来。”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林同志,你有什么好名字吗?”副县长瞧见林虎嘴角的笑意,好奇的问道。

“额,是有一个。”林虎在犹豫。

“说说呗。”

会议室又安静下来,众人都看向林虎。

“咱们干的是种菜的活,通过这个方式解决一揽子的事。我建议,这个项目的名称叫‘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

“好,好,好啊!”县长越看林虎越发觉得可惜,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县里所用。

“就叫‘菜篮子工程’!”

县长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