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美术与美育
“美术”二字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早在19世纪后半叶,清朝人游历欧洲的笔记中就曾反复出现,不过当时“美术”的概念与如今的学科概念有较大的差异。王国维在1901年翻译日本学者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时,最早使用了“美术”这个词。
引文1
第三期之想象为至大至要之物,或现而为美术、为信仰,又使智力与感情结合,亦在此时期之想象力也。
王国维认为在帮助人走出精神世界的困境方面,宣扬宗教观念和开展美术教育是两个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所不同。他所提出的“美术代宗教”观点认为建立宗教信仰比较困难,而开展美术教育是当时可以很快见效、用来解决人们精神空虚问题的方法,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培养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高尚爱好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由此可见,20世纪初的美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甚至还包括文学(戏剧、诗歌和小说)等,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象征的、超越现实的学术概念。
引文2
故禁鸦片之根本之道,除修明政治,大兴教育,以养成国民之知识及道德外,尤不可不于国民之感情加之意焉。其道安在?则宗教与美术二者是。
必使其闲暇之时心有所寄,而后能得以自遣……何则?吾人对于宗教之兴味,存于未来,而对于美术之兴味,存于现在。
“美育”二字则是蔡元培用德文“Ästhetische Erziehung”翻译过来的。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中首次提及“美育”二字。
引文3
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道德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
美术与美育的概念最初被学术界广泛应用时,界定并不清晰,众多文献中都有混淆、交替使用的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术概念已经基本对应建筑、雕塑、绘画等具体学科,而美育则被认为是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美学教育,即审美教育,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美术原来的概念。
对于美育的认知,王国维和蔡元培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席勒的影响,席勒将审美纯粹化、抽象化了,达到了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化境界,认为审美隐含了信仰和价值判断的属性,这在他的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有相关论述。
引文4
审美应该是激发性格潜力的,如果某种美是促人疲软的,就是一种危险的情感。
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维和意愿的主动状态的转移,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完成。
王国维在讨论美育时其实并没有跳出“天人合一”观念,并在论述美育时掺杂了很多固有的传统观念,比如他引用了很多孔子的言论,并追封孔子为美育先行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借助思想教化的力量倡导美育,促进社会进步。
蔡元培虽然认可“美术代宗教”的观点,但当时的学校仅设有绘画等美术科目,缺乏美感教育等课程。为将美感教育从流于形式的美术教育中抽离出来,推行美育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不管是“美术代宗教”,还是“美育代宗教”,强调的都是美感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上的人文关怀正是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对于美育观念的底色。
本节思考
1 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美育?
2 “美术代宗教”或“美育代宗教”用意何在?
3 王国维的“美术代宗教”论述与蔡元培的美育观念之间有无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