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不曾宣称要写一本新书。原计划只是对我们1991年的《策略思维》一书进行修订,但结果却远不止于此。
创作修订版的一个榜样是博尔赫斯笔下的皮埃尔·蒙纳。蒙纳决定重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经过艰苦努力,修订工作最终以字字句句皆与原本相同而告终。而今,自《堂吉诃德》以来的文学和历史,包括《堂吉诃德》本身,已历经300年沧桑。尽管蒙纳只字未改,但其行为现在看来已另有深意。
可惜我们的著作不是《堂吉诃德》,所以修订版确实需要改变一些内容。事实上,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全新的。既有理论的新应用、新发展,又有新视角。面对如此多的新内容,我们决定还是另起一个新书名比较好。尽管内容是新的,但是我们的意图一如往昔。我们想要改变大家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逻辑来帮助大家策略性地思考。
如蒙纳一样,我们有一个新的视角。在我们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而彼时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彻底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内容,即策略情形下的合作对局,以及一个良好的策略如何需要混合竞争与合作。
我们曾在原版前言的开篇写道:“策略思维是战胜对手的艺术,请牢记你的对手也正做同样的算计来对付你。”现在我们要在这句话后面继续补充:策略思维也是发现合作途径的艺术,即使他人受利己心而不是仁慈心的驱动。这是说服别人也说服你自己按照你所说的去做的艺术。策略思维是设身于对方的立场以便推测和影响他人行动的艺术。
我们相信本书涵盖了上述虽然古老但更加明智的视角。不过,传承性还是有的。尽管我们啰唆了太多的故事,但我们始终保持着引导读者的目的,以便读者发展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可能面临的策略局势。本书并非《确保策略成功的七大步骤》之类的在机场候机时的读物。读者将面临的局势各不相同,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正在对局的策略博弈,将有助于你更好地获得成功。
公司和企业家必须开发出良好的竞争策略以谋取生存,并寻求合作机会以做成大蛋糕。政治家必须设计竞选策略和立法策略以实现他们的愿景。足球教练必须为场上的选手制定策略。父母想要诱导孩子的优良行为,就必须成为业余的策略家(孩子可是专业的)。
在如此多的分散背景中,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其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我们写作的前提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
有人质疑,我们何以能将逻辑和科学应用于人们非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世界。这种质疑排除了研究愚蠢行为也有惯用方法。事实上,我们已从行为博弈论的新近发展获得了某些最为激动人心的新洞见;行为博弈论融合了人类的心理和偏见,并因此给博弈论注入了社会元素。结果是,博弈论可以更好地将人以其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予以处理。我们把这些洞见整合到我们的讨论中。
博弈论是相对年轻的科学——迄今才70多岁。它业已给实战策略家提供了大量的有益洞见。不过,与所有的科学一样,它已经被数学和行话封装起来。这是精要的研究工具,但它们却阻碍了非专业人士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我们创作《策略思维》的一个动机,就是认为让博弈论离开学术期刊真是太有趣、太重要了。博弈论的洞见在很多应用(商业、政治、体育,以及日常社会交往)中被证实了其有用性。而我们则将这些重要洞见转换成文字描述,用直观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取代理论化的命题。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主张已成主流。博弈论课程在普林斯顿和耶鲁以及其他开课学校中是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博弈论充实了MBA项目的战略课程。用Google搜索博弈论得到的结果超过600万条。读者在报纸新闻、专栏文章以及公共政策争论中都可以发现博弈论的影子。
当然,上述发展多半归功于其他人:归功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它在1994年将经济学奖授予约翰·海萨尼(John Harsanyi)、约翰·纳什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on),又在2005年将奖项授予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和托马斯·谢林;归功于西尔维亚·娜萨(Sylvia Nasar),她撰写了《美丽心灵》,该书是关于纳什的畅销传记;归功于那些创作了获多项奥斯卡奖提名的同名电影;归功于所有撰写通俗读本使该学科大众化的人。我们也有一点点功劳,因为《策略思维》一书出版发行了25万册,并译成了多种语言,其中日文译本和希伯来文译本甚为畅销。
我们特别受益于谢林。他关于核战略的著作,特别是《冲突的战略》和《军备与影响》,非常著名。事实上,谢林在将博弈论应用于核冲突的过程中,创立了大量的博弈理论。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也同样重要并且影响深远,该书推动了博弈论知识与商业战略的结合。在“深入阅读”部分,我们列出了谢林、波特及其他许多人著作的简明导读。
在本书中,我们没有把思想囿于特定的背景。相反,对每条基本原理,我们都列举了广泛领域的例子加以阐释,从而使来自不同背景的读者皆可以在本书中见到某些熟悉的内容。他们也可以见到同样的策略原理如何应用于不那么熟悉的环境。我们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事,无论新闻抑或旧史。我们也从文学、电影以及体育运动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中提取读者的共识经验。正儿八经的科学家可能会认为这些策略不值一提,但我们却认为影视和体育运动中为人熟知的例子也是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
写一本通俗层面的读物而不是写一本课程教材的想法来自哈尔·范里安(Hal Varian),他现在供职于Google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对本书初稿提出了评论和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诺顿(W.W.Norton)出版公司负责《策略思维》一书的德瑞克·麦克费利(Drake McFeely)是一位优秀而严谨的编辑,他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将我们学术化的语言变为生动活泼的文本。《策略思维》的诸多读者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建议以及批评,所有这一切都对我们创作《妙趣横生博弈论》产生了有益影响。在这极易遗忘的时代,我们必须提及值得特别感谢的人。我们在相关或无关的著书项目上的其他合作者,安·厄尔斯(Ian Ayres)、亚当·布兰登伯格(Adam Brandenburger)、罗伯特·平迪克(Robert Pindyck)、大卫·瑞尼(David Reiley),以及苏珊·斯凯丝(Susan Skeath),他们慷慨地给予了我们诸多支持。在本书中继续发挥影响的其他人士包括大卫·奥斯腾-史密斯(David Austen-Smith)、艾兰·布林德(Alan Blinder)、彼得·格兰特(Peter Grant)、塞斯·玛斯特尔斯(Seth Masters)、本雅明·波拉克(Benjamin Polak)、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特里·沃恩(Terry Vaughn)以及罗伯特·威利格(Robert Willig)。诺顿出版公司负责本书的杰克·瑞切克(Jack Repcheck)是一位积极、宽容而令人尊敬的编辑。手稿编辑珍妮特·伯恩(Janet Byrne)和凯瑟琳·皮克托(Catherine Pichotta)精心纠正了我们的失误。每当大家难以发现错误,都要归功于她们。
我们特别感谢《金融时报》的书评人安德烈·圣·乔治(Andrew St.George)。他将《策略思维》列为其1991年最乐于阅读的书,他说“这简直是在推理器材上的健身之旅”(《金融时报》周末版,1991年12月7/8日)。这也带给我们一份灵感,我们把本书对读者提出的有趣问题贴上了“健身之旅”的标签。最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摩根(John Morgan)曾向我们提出强烈的刺激和威胁:“如果你们不写修订版,我就会写一本与你们竞争的书。”在我们免却了他的麻烦之后,他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建议,向我们提供了不遗余力的帮助。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巴里·J.奈尔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