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古代的“大数据”记录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来说,只有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才能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方法,所以中国人自古对水旱灾害的研究和记录可以说是惊人的详细、丰富。
每逢洪水之年或枯水之年,古人都会在水边的石壁上刻下水位线,并题上一些说明文字。有些水文题刻是重大水文事件的记录、行船安全的规定,有些则是文人游玩的“观后感”。
重庆涪陵城北的白鹤梁是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只在水位较低时,才有一部分会露出水面。
从唐代起,人们就在白鹤梁上刻“石鱼”作为标记,来记录长江的枯水水位。到清代为止,这里共留下了题刻165段共3万多字、石鱼18尾、观音像2尊、白鹤1只,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