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指出,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不是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定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被视为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定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不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
尽管这些经济学家对计量经济学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不是对经济的一般度量,它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都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应当注意,计量经济学所研究的主体是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是一门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当然会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许多数理统计方法,但是数学在这一学科中只是工具,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计量经济学的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二是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来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必须学习和了解,但是计量经济学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应该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