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基础教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81/50016681/b_50016681.jpg)
第一节 平面构成
一、构成的概念和历史
1.构成的概念
关于“构成”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20世纪初在俄罗斯兴起的前卫艺术,在翻译时使用了“构成派”“构成主义”“构成艺术”等有关构成的概念;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中使用的“GES-TALTUNG”一词,意译为“构成”。
构成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前的思维与观念予以启发和引导。构成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重在培养设计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构成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很多设计大师的作品都用到了构成理论,如图1-1-1~图1-1-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_01.jpg?sign=1739525353-s0tc5jMK7IrqO7CXkC8CBcqsn6zoCmoq-0-caec41964dde55a85b6dc0018cae93fb)
图1-1-1 福田繁雄作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_01.jpg?sign=1739525353-KE3fBEmyHt6WrqDcnjGCCXkfx0d6Hkag-0-c059a8b1928e0cf0342a4c92bf2cc5ba)
图1-1-2 冈特·兰博作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_02.jpg?sign=1739525353-g6aA0QmEhGQuNIH4rVWV9beqTOWUvdO4-0-3fe9de28459cc6967a73428316e86516)
图1-1-3 毛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作品
2.构成设计的历史
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著名的德国包豪斯设计运动,对作为现代设计理论依据的构成设计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兴起于俄罗斯的艺术运动,大约开始于1917年,持续到1922年左右。十月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也为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设计上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现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其作品如图1-1-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1_01.jpg?sign=1739525353-8MyMCFsAOWjXQZUm0R7GzKiBE2VpBFZ6-0-fd4ce3f2f640f602b67f8098f7e8a5f0)
图1-1-4 瓦西里·康定斯基作品
(2)荷兰风格派
“风格派”的原则是对事物的绝对抽象。他们认为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基本法则,他们所用到的几何形象并不是自然物体的形式,而是高度抽象的形式。荷兰画家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它们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他的作品如图1-1-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1_02.jpg?sign=1739525353-WsTFd3hanMRqcirnLBVjR0NS519VvwMr-0-9df8c65bfe786ecb7e89469dccfc2093)
图1-1-5 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爵士乐》
(3)包豪斯对构成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以简洁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及之后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图1-1-6、图1-1-7为包豪斯校舍,图1-1-8、图1-1-9为包豪斯平面设计作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1_03.jpg?sign=1739525353-yiLAA4uvjp3c2t9C1Ph6odNMghtP5TeP-0-1de6e88a12205acc02082cbe6afaf6de)
图1-1-6 包豪斯校舍俯视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1_04.jpg?sign=1739525353-dyhhHxIWEZRjTzlcZ15ZxwomdioPwFmT-0-e5316ebdb3ecfd10fdc412d9c8f09346)
图1-1-7 包豪斯校舍
最早把“构成”作为设计教学课程的是瑞士的画家、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和色彩大师约翰内斯·伊顿教授,他创立的基础课程是包豪斯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包豪斯教学方法存留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成果。现代西方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法),包括我国近40年来引进的“三大构成”课程,大部分是从伊顿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伊顿对现代构成设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2_01.jpg?sign=1739525353-rD1dqQoCHmh6PlZM2MSKWEuASGMcayXu-0-35dd076058dd138e7baa848f067d2a06)
图1-1-8 《包豪斯宣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2_02.jpg?sign=1739525353-DiVVwXAwk6fH1H7f2GYRuva3VCLBbz1W-0-b2045d0f4c57ca80fe586289f9d7e56c)
图1-1-9 《包豪斯宣言》封面的玻璃哥特教堂
包豪斯的设计体系一直在对世界各地的设计教育产生着影响,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日趋完善。构成的视觉语言和思维方式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舞台设计、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UI设计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中的材料、造型、色彩都需要用构成的眼光来加以组合。
20世纪30年代初,构成设计在荷兰、瑞士、匈牙利等国家被竞相采用,并得到了发展和创新,融入到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包豪斯的部分教授纷纷从战火纷飞的欧洲到了美国,他们代表包豪斯思想的作品,对美国的设计界和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同时期的日本也受到包豪斯设计思想的影响,日本平面设计师大智浩在20世纪40年代就研究了伊顿的理论。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工业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方面,迅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已被我国教育界和设计界普遍吸收和采用,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了自己的设计之路。全国各大院校的相关学科已普遍将构成艺术作为基础课程,促进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二、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将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它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现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视觉形式的造型设计方法。
1.平面构成的四大特征
平面构成主要有客观性、规律性、秩序性、理性与感性结合四大特征,见表1-1-1。
表1-1-1 平面构成的四大特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3_01.jpg?sign=1739525353-KEVaSOk1xj5Mly7XBDa0ngsqdTbJdxUm-0-b23a64804047f1fb4420eeb2311eb6d7)
根据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可将其分为抽象形态构成和具象形态构成,见表1-1-2。
表1-1-2 抽象形态构成和具象形态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3_02.jpg?sign=1739525353-hUQAaqwrnrSIs84U8HIQn3vxrRDLZuAF-0-b0309c81a86cec9ba5af37b1c1231e1a)
2.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形状与形态虽然都是视觉艺术中对客观物体外观感受的一种概念,但从内涵上来说二者却有所差异。“形状”强调的是物象外在形式的具象性,而“形态”则强调的是物象外在形式的抽象性。当“形”的特征保持了物体原有的形、体、质感及其构成规律时,这种“形”所显示的就是写实形;当“形”离开了原有的组织结构规则时,“形”就具有抽象的属性。绘画艺术关注的是物象的“形”所产生的美感及形状本身的视觉意义,而构成设计关注的是形与形之间的组织结构关系及这种结构关系所产生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平面构成研究的对象是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和构成方式,因此,只有抽象概括出基本的造型元素,才能抛开具体形状的干扰和束缚,最大限度地降低“形”自身的人文意义和视觉具象性方面的影响。平面构成中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点、线、面,以这些基本元素为条件加以组合,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造型。点、线、面的概念与特征见表1-1-3。
表1-1-3 点、线、面的概念与特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_01.jpg?sign=1739525353-kgljtxLzGoERktD2a3gLFjeLppqBV7zO-0-efa65c19a1f04eacb27378111466bde9)
(1)点的基本构成
点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属性,只具有位置属性的,但在构成中却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等属性。比如,人躺在床上的形,与床本身相比面积较大,形成了面的感觉,而当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时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知,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且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如图1-1-10、图1-1-11、图1-1-1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_02.jpg?sign=1739525353-DYRpMmPMw4dmhgC3bgbhqizhxCkpCdhF-0-76f2c5d60fc5f47eb11fe641a5879e31)
图1-1-10 点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_03.jpg?sign=1739525353-3lhZ4NpSgXbF52qGOEuRbM52hu54JEED-0-a954a9965b5b871e01ef44db5e453b94)
图1-1-11 点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_04.jpg?sign=1739525353-4RQa8yl9NG4tylqpmsW0zXiBWz8kbeAB-0-dd544439646bf0ccbceafa5291d695a3)
图1-1-12 点 示例3
点的构成形式可以有大小、疏密混合的散点式构成形式;也可以是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使人感觉由点的移动而产生了线的形式;还可以是让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的形式;或者是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以产生面化感的形式。相关情况如图1-1-13、图1-1-14、图1-1-1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_01.jpg?sign=1739525353-0X4EhtAzOSaFxAkEHSgMuuIDb7Cgh6Pa-0-60855c2bd81dfca90f503f6ff22503ee)
图1-1-13 分散的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_02.jpg?sign=1739525353-cZP2kmKX1rXbR2HNauovIDKAeEA8SW8z-0-198a4a966ebbd65d6a03d5cd7f642654)
图1-1-14 点的线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_03.jpg?sign=1739525353-s9l5oj5uSnVllSl87rngm9pXfMVLwD5r-0-02d23c6d6d233c2665eb29f7db1752c7)
图1-1-15 点的面化
知识链接
点
“点”作为平面造型元素的“第一元素”,其意义是广泛的。无论是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或其他设计门类中,都可以将“点”理解为创新设计的开始,正是点、线、面、体的完美构成,造就了所有的优秀设计。在其他造型艺术中,“点”同样扮演着或主角或配角的角色。我们学习构成艺术,应该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到中外艺术作品和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和灵感。并且,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不经意地寻觅到点的踪迹。有关点的设计应用如图1-1-16、图1-1-1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_04.jpg?sign=1739525353-LfXjiws2GU6C9qYoa8UmBsqwHm7JYlmw-0-384a3574e8775de37d98f8fec5089a30)
图1-1-16 波普文化中的点元素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_05.jpg?sign=1739525353-UNxTZgEjSjBkHXcYyQ9AYF0WmBeM173L-0-92525a36e94c525d6cd0e8b7209b4e70)
图1-1-17 草间弥生作品
(2)线的基本构成
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线。线在空间里是具有长度和位置属性的细长物体。从数学上来说,线没有面积,只有形态和位置属性。在构成中,线是有长度、宽度和面积属性的,当长度和宽度的比例达到了极限就形成了线。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线的宽度增加会使人感觉这是一个面,但如果它周围都是类似线的形态,那么宽度再大的线也会被看成是粗线。由于各种线的形态和位置不同,它们也就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性。各种不同特性的线如图1-1-18~图1-1-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1.jpg?sign=1739525353-NbXmYxyfQw5yEXdHAXxi8apCvtBajtYJ-0-eafddfe9b216df227ac6ea4575d3fded)
图1-1-18 线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2.jpg?sign=1739525353-CyYQITzL09tTPfIzmfSHTHCuaJZ1w66L-0-9d5b8684be2b8197dd5731ff8caa5781)
图1-1-19 线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3.jpg?sign=1739525353-pGsQvhykOofGKYcJFooR7KxdXhDH4vxa-0-761bc7305a73b710d321a4f85a46b3b1)
图1-1-20 线 示例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4.jpg?sign=1739525353-OEx1h2CGTplSNCevZwcojbCvLpty7FMR-0-c33a2874806d75a33287fa397ba75702)
图1-1-21 线 示例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5.jpg?sign=1739525353-060XLEMDpJ17vfJMApfgJayK6wsu9NyY-0-c29115609bbba134c26093a494bcb6b8)
图1-1-22 线 示例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6.jpg?sign=1739525353-JUir55S2AN4lSsYAuKqTyWQRx0oRwL4i-0-1c561734a21bafc6c7d22816b9c94dfe)
图1-1-23 线 示例6
线在宏观上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又分为水平直线、折线、竖直线、斜直线;曲线又分为弧线、抛物线、螺旋线、波浪线等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自由曲线具有柔和的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直线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的,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曲线给人的感觉是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的,节奏感强。线的分类举例见表1-1-4。
表1-1-4 线的分类举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6_07.jpg?sign=1739525353-bjnLJ7xX0BQvHGo7lWDDWkDcvAqpmKnn-0-5fbbae4fcf84166215defcbda3e725e1)
(3)面的基本构成
面是由线移动的轨迹形成的,点的密集分布或者面积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属性的实体。面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通过各种不同的线的闭合,构成了各种不同形状和性质的面,如图1-1-24、图1-1-25、图1-1-2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_01.jpg?sign=1739525353-UocrbhjEH94qPzsUF63ogX9IbcpYb6mi-0-4e131044445fb898673508dbd951684d)
图1-1-24 面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_02.jpg?sign=1739525353-1krjviScO555N6XKg7cD4uQEyWLQxOYa-0-620b6ceefd92f5ee3c2adf6f9b3cdaa1)
图1-1-25 面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_03.jpg?sign=1739525353-YwCCG1eppnf7PYnt1A3MWruCYew9GflH-0-8dc0df24ef30e2eebb0815e5c460e21e)
图1-1-26 面 示例3
面可分为几何型的面、自由曲线型的面和偶然型的面。几何型的面可以用数学方式描述,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五角形、矩形等;自由曲线型的面是由自由的弧线构成的形态;偶然型的面是由特殊的技法意外得到的形态,如敲打、泼洒等。面的分类见表1-1-5。
表1-1-5 面的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7_04.jpg?sign=1739525353-Ua9iQ7MrbrOXXT9gunWSfUXNm1QEQLOj-0-efc0845a68574b797c8f9d7346de56c2)
三、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对形式美规律的提取、概括、总结,是形式美感的内在秩序,是普遍的美学原则。我们在日常的审美中都在无意识地遵守、效法形式美法则。只有掌握并顺应这种形式美法则,才能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在平面构成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基本的造型元素(点、线、面等),遵循并顺应对称、均衡、节奏等形式美规律,创造符合人类审美意象的新的视觉形象时应该利用和遵守的方法。我们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归纳为: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比例与分割。
1.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指通过对折等方法,形成重叠的图形效果,分为绝对对称与相对对称。它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效果,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基本形式。平衡是从视觉上来说,一种等量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分为对称式平衡与非对称式平衡。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更显灵活、新鲜,兼具变化和统一的美感。对称与平衡的特性见表1-1-6。
表1-1-6 对称与平衡的特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8_01.jpg?sign=1739525353-9LFAleQ2EDyqB6w0JgE4Ab515Tn4qLso-0-98d0adca85068ca6f8fec9d8345eae8e)
2.节奏与韵律
节奏指在构成中同一形象在一定规律中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形成的。节奏容易产生单调的感觉。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就有了韵律,它是节奏形式的深化,富于感性。在构成中,韵律常与节奏同时出现,通过有一定变化的交替,产生音乐般的旋律感。将节奏与韵律运用得好,就能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诱惑力。节奏与韵律的特性见表1-1-7。
表1-1-7 节奏与韵律的特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8_02.jpg?sign=1739525353-76o4qWkIeJM37c3Vppn2d1dSNqA4YTGY-0-6eee1b0efecb7fae037c164ecaba8536)
3.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有变化的个体元素经过有机的规律组合,从整体上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变化是统一中各组成元素或元素规律的区别。统一与变化的特性见表1-1-8。
表1-1-8 统一与变化的特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9_01.jpg?sign=1739525353-PpRWR9RxiHCLQXsOmGl14cYM7n34LecZ-0-c690b0b39449e6060274f6e3f6eaba0b)
4.比例与分割
比例在平面构成中是造型或是构图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或自身尺寸的比例关系,以数理规律呈现。比例包括等比比例、黄金比例、调和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分割是对事物体量的分割,包括对画面中单个图形的分割和对画面中多个视觉元素组合的分割,包括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比例分割、相似分割与自由分割等。比例与分割的特性见表1-1-9。
表1-1-9 比例与分割的特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9_02.jpg?sign=1739525353-tlJSoOsLN5eLcswC31iQw4vrL0rZqKT7-0-3ace323344a30c852df4fec378327d01)
四、平面构成的因素与基本方法
1.因素:基本形与骨骼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就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线段或是一个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构成基本形的要素。基本形是平面设计中借以表达意图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它是表达构成意图的主要手段。我们把这些视觉元素统称为形象,基本形即最基本的形象。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属性的视觉可见物,但受方向、位置、空间和重心的制约。基本形也可以是具象的图形,在构成中常常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在构成内部起到统一的作用。基本形有助于保持设计的内在统一,在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设计中,基本形大致可以分为具象的基本单元形和抽象的基本单元形两大类。基本形设置不宜复杂,否则会使设计变得涣散、不统一,不利于更深入地设计创造。
在平面构成中,骨骼指的是限制和管辖基本形的各种不同的编排框架。骨骼的作用在于使形象在限定的空间里有秩序地排列和组合。骨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使形象经过人为的构想,有秩序地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方式来构成设计,可以起到编排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骨骼网决定了各基本形在构图中的关系,且骨骼的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构成中的骨骼在视觉上可以分为作用性骨骼和非作用性骨骼。作用性骨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骼给形象提供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骼线。非作用性骨骼赋予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基本形编排在骨骼线的交点之上,构成方式比较自由。骨骼还可以分为有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基本形与骨骼的特性见表1-1-10。
表1-1-10 基本形与骨骼的特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0_01.jpg?sign=1739525353-dhphFpTWGXH8MoBo1PukWPs40MnTFBt1-0-e4550dcbf283013ae8a2718e19df9e03)
2.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1)重复构成
在同一设计中的骨骼、形象、大小、色彩和方向等要素有规律、有秩序地反复出现,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复的构成形式。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重复的视觉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整齐的士兵队伍、蜂巢的结构、楼房的窗户等都是重复构成的形式。
重复构成的优点是形象安定、整齐、规律,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形象的记忆。重复的视觉形象能够产生强烈的装饰性,营造出严谨、精致的秩序美感。重复构成的缺点是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重复构成示例如图1-1-27、图1-1-28、图1-1-2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0_02.jpg?sign=1739525353-wP4kqgrYi2k1jeefgArGKtMRyKZR1hMI-0-af72e516f998a1a2c192656164411fbe)
图1-1-27 重复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0_03.jpg?sign=1739525353-WF03oY818Z0WR5Nk93tnh6t03GRZ8aSC-0-db66e3c474b873c81b6bddeaf319931c)
图1-1-28 重复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0_04.jpg?sign=1739525353-eMykRwhXLAB5xqUCmbmNXqk7AkFKS0aL-0-ce9bfc6c491b19cd9a12339315a51462)
图1-1-29 重复构成 示例3
(2)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由重复构成轻度变动所得,且在骨骼选择上基本与重复构成相同。其基本形以一个基本形象的近似形为构成元素存在,因此在近似构成中不像重复构成中只有一个基本形,而是有多个近似的基本形。把一个有规则的图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互相交叠输入到重复的骨骼中,就会得到特殊的不规则表现,且在整个构成中会产生无限的变化,如图1-1-30、图1-1-31、图1-1-3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1_01.jpg?sign=1739525353-SWus0YFEh9S1Quapgl2yxAROlcfEnFg3-0-28a0b6480db9135a6624c36c7d96179a)
图1-1-30 近似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1_02.jpg?sign=1739525353-l3pcCPVzux3fuXFwe7ZWMm8zeUJlVAmG-0-b75de115bc9e964acfa373d23d56e2b4)
图1-1-31 近似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1_03.jpg?sign=1739525353-I54VGV7spza3GQ2vVRJta4iBEa6jjgm1-0-c9bd63635a3a303529703ad06d722459)
图1-1-32 近似构成 示例3
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的统一性较强,运用得当时会给人整体统一、稳重厚实的感觉,并且具有群体的视觉冲击力,但若运用不好则会显得单调乏味。
(3)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是一个重复单位向中心聚集的特殊构成形式。发射构成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如太阳的光芒、电灯发出的光束,它们都是从一个中心点向外发射的,即都是由发射中心和具有方向的发射线两个要素构成。在单个发射点的构成中,可以把基本形输入到发射骨骼中,使之逐渐向外放射排列;完成后可把中心点保留或者遮盖隐去。离心式发射构成是骨骼的发射方向都向外,即从中心出发而朝外分散向各方。由直线形成的发射构成是像光芒一样向外发射的,由弧线形成的发射构成比较柔和而富有变化,由折线形成的发射构成能给人带来闪烁的感觉。向心式发射构成是基本形依照骨骼的方向自外向内迫近的形式。同心式发射构成是基本形依照骨骼线的形状,以一个中心点层层环绕的形式,符合这种形式的有几何图案中的回纹、雷纹、螺旋纹或扩大对称的各种同心的图形。有多个发射点,且按不同方向发射的骨骼可以是多元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和变换。发射构成示例如图1-1-33、图1-1-34、图1-1-3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1.jpg?sign=1739525353-vZk2u85cllpXgAcsHjVaktOTdYRPY2S0-0-0f2568a7fd75ff0f08a6df3336df8f11)
图1-1-33 发射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2.jpg?sign=1739525353-NgIDu7i4gMtsg5ur12TLEMpzmXkvmWxJ-0-5b5d67df119421bc779a1a7266b8c3f8)
图1-1-34 发射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3.jpg?sign=1739525353-8h74xM9o7Tlcpz74AV5SEovDZLstySFX-0-3cd431e17f2adcad6b72f4a3bd7e95fc)
图1-1-35 发射构成 示例3
在平面设计中,常常会用到发射构成的形式,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视觉冲击力较未使用时更强烈,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的视线,打动人心。在人的视野中始终有一个视觉的中心点,这就是设计者需要把握的。使发射点成为视线焦点和视觉中心,可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引导观者关注。
(4)渐变构成
渐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常见的视觉规律。人在看物体时,会感觉近大远小,物体越近就会越大越清晰,越远就会越小越模糊。如果从某一个侧面去观察存在于我们面前的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一系列物体,我们就会看到逐渐由大变小的渐变效果。渐变也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美感的、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变动,是既具有节奏又具有韵律的一种构成方式。
渐变构成主要通过构成中的水平线或竖直线的宽窄变化,或者水平线和竖直线同时变动,得到有规律的渐变骨骼。在渐变骨骼中输入的基本形不宜复杂。渐变构成示例如图1-1-36、图1-1-37、图1-1-3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4.jpg?sign=1739525353-rTqcY7sjnfnRYK5SudHLmZwmdCrusIZi-0-602c4e339c83d3e38aa224e2aceeb15c)
图1-1-36 渐变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5.jpg?sign=1739525353-OgVNw3oe1GlnVmSB7PJzGRnI2Fjgysc1-0-2380e12605ae8c7baedfb393a4631307)
图1-1-37 渐变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2_06.jpg?sign=1739525353-y9FFkfJLVPnoetCHuubdcMAmOQmz6uCa-0-39bfee2d711a750ac3f8a972b4ed0ba9)
图1-1-38 渐变构成 示例3
采用渐变构成形式可以使设计变得细腻、丰富,同样也可以使作品的整体和局部得到更好的表现。但是在具体使用时,不要扩大渐变的部位,也不要拉大渐变的跨度,应尽量减少变化的力度。色彩上的渐变手段比较丰富,可以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要素,配合主题来进行设计。在空间中除刻意运用大小渐变、形象渐变、方向渐变以外,结合透视的要素,从每个不同的观察点发现渐变的视觉效果,可以使设计呈现出较好的环境氛围。
(5)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是在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有秩序的构成中,局部个别图形产生变化,打破原有的一般结构规律,产生了对比关系的构成形式。这种特异构成可以增加视觉的兴奋点和趣味性。这种局部改变要求在较平衡、和谐的画面中出现单个或多个形象对比关系,因此,对于尺度的掌握十分重要。尺度过大就会减弱变异的效果,过小又易被整体的规律性所遮盖而不能产生活跃气氛的画面效果,过于雷同又不能增强画面特异的表现能力和变异效果。特异构成示例如图1-1-39、图1-1-40、图1-1-4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3_01.jpg?sign=1739525353-plnMlvGdKTZWy33VW45CGEaa0FQIc2gP-0-21c9a4e9bdaaf26c607efc6dbd099d60)
图1-1-39 特异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3_02.jpg?sign=1739525353-zBrKxWTQ5cWSwtLp7thtt8Fc3IqHYUDy-0-c9c2c540f375618f0267d6bba411325b)
图1-1-40 特异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3_03.jpg?sign=1739525353-gd0sikT8P7LLC745pDJJVn0eTV9zvipg-0-86bc1bf656cb0f0d454c350964bd3319)
图1-1-41 特异构成 示例3
在骨骼线的变异中,利用线的重复、起伏、扭曲、开合产生特异性,然后不断重复某种特异方式,再重复变异产生特异效果。在规律的骨骼中,故意打破原有的规律,产生特异部分的骨骼,会在作品中形成明显的突出效果。
形状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能增强视觉形象的趣味性,并形成衬托关系,使特异形状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
类别特异:使关键形态与周围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从而产生特异效果。
色彩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入某些能产生对比的色彩元素,丰富画面的层次,使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以突破单调配色方案。这种特异构成形式可以利用填色、勾线、留白等表现手法来实现。
特异构成要突出形式上的不同之处,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形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设计的中心和主题突出,目的明确。但是,如果过多采用特异的手法,就会使整个设计作品风格不统一。因此一般常用局部变异方式,以防止过多的对比因素影响视觉中心。平面设计中的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常常使用这样的构成形式,可以较好地突出重点。
(6)密集构成
和上述所有的构成形式比起来,密集构成没有明显的有规律的骨骼线,其基本形在整个画面中可以随便散布,有疏有密,最密或最疏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作品的视觉焦点,画面中会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富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利用基本形排列数量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某一点上,使基本形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排列,越接近此点则越密,越远离此点则越疏。这个概念性的点在整个画面中可超过一个,但要注意,基本形的排列不能过于规律,否则会给人这是发射构成的感觉。
线的密集:在构成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均向此线密集排列,在线的周围基本形的密度最大,离线越远则基本形越疏。
自由密集:在画面中,基本形没有向点或线密集排列的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的。
在密集设计中应注意,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这样才能产生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也可以有些变化。在密集构成中,基本形的排列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涣散,如图1-1-42、图1-1-43、图1-1-4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_01.jpg?sign=1739525353-Ho6gbblXvOEq35wRsbLY7K4K9FA9PqgH-0-ca49e4dbadbb2079988da53cdd493109)
图1-1-42 密集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_02.jpg?sign=1739525353-9EKInWR0lolEkqRyCsacnWY15YWKEYg7-0-102696ae65860fb7e25a973839491425)
图1-1-43 密集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_03.jpg?sign=1739525353-5jjqHCJ6VxA7coHSAvTnwjtQiuw7J8zU-0-150f51d86ee7ee4dd2768b42dd7e593f)
图1-1-44 密集构成 示例3
(7)对比构成
对比是把不同的形象编排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差异关系。对比构成在视觉上给人明确、肯定、清晰的感觉。形成强烈的紧张感是对比的目的。
用作对比的各项视觉元素都可以发生从一项到多项的对比关系。对比构成可分为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肌理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对比、重心对比。对比构成示例如图1-1-45、图1-1-46、图1-1-4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5_01.jpg?sign=1739525353-NRx5V9s1bOiyRwfBdNrNfdMkwPR0M08H-0-26f19e6bf94eee99a64bcc243e654d6f)
图1-1-45 对比构成 示例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5_02.jpg?sign=1739525353-pLn3Sr9mi1X5VRqDWKxH6zLPhiERJ1zj-0-ccde87c7af16cde043726e1a0603f6a8)
图1-1-46 对比构成 示例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5_03.jpg?sign=1739525353-AuwtWWLxzeWiRpztb52hEBxdnvpXGf5t-0-36fff089aa7ea29caf766cb179d37f1a)
图1-1-47 对比构成 示例3
(8)空间构成
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概念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位置形成的空间形态也叫物理空间。而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是就人的视觉而言的,它具有平面性、幻觉性和矛盾性,即平面构成中的空间只是一种假象,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二维平面中。
反转视像:在一个图形中有两种图形因素,由于观察方法的不同,使两个图形交替出现,出现反转现象。它利用图形中本身具备的两种形象,巧妙运用共用线,形成适当关系。共用线是共用面的基础,共用面是创造矛盾图形的基础,平面的矛盾图形又可创造矛盾形态,因此有必要研究与之相关的形态转换、形态借用。反转视像如图1-1-48、图1-1-49所示。
形态的若隐若现:即使在平面上有意设计两个以上不完整的形态,人们仍然可以凭视觉经验判断其整体形象。因视点的移动,其中的一个层面形象会呈现出来;若改换视点,另一个层面的形态便会出现;使视点交替,形态即有若隐若现之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5_04.jpg?sign=1739525353-8T6CdRXzVsT5iw6ZQW87uqfRWPWLHHP8-0-6bd09e9d0f1b87e2ff2195cc6144d536)
图1-1-48 人脸花瓶错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5_05.jpg?sign=1739525353-nYdsGf1lA6ZxI8p70k9SucfZaA08P6sy-0-2d1e6d53375dae52756f7972cfd188e3)
图1-1-49 从飞鸟到鱼的形态转换
矛盾空间:矛盾图形也称为无理图形,在二维平面上是能够表现的,但在三维空间中却是难以表现的。矛盾图形是有意创造的一种图形,它在造型上存在矛盾性,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效果。在平面构成中也可以将矛盾图形具体应用到矛盾空间中。矛盾空间是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在平面构成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矛盾的空间。由于这种空间存在着不合理性,有时还不容易立即找出其矛盾所在,这样就会增加观者的兴趣,引人遐想。利用矛盾空间可以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可以使学习者在把握造型结构以及对形的分解与组合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训练。矛盾空间作品的创作和创新,需要在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埃舍尔的矛盾空间如图1-1-50所示。
矛盾空间的主要构成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共用面,另一个是矛盾连接。共用面方法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共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产生透视变化的灵活性。矛盾连接,即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地连接起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6_01.jpg?sign=1739525353-YP3jR8p7z4pkLSl2mV4sx4doIDzWcLqN-0-21e0a2d5c7f95691755d54f5d4bc45d5)
图1-1-50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
(9)肌理构成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肌”——皮肤;“理”——纹理、质感、质地。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态。干和湿、平滑和粗糙、软和硬等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许多不同的感觉。例如,有些物体表面让人感觉柔软,有的则是给人细腻的感觉。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把肌理的触觉带入作品,让肌理成为一种特殊的平面语言,以此带给人们许多的心理暗示,唤起人们对作品的共鸣。
肌理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大类。视觉肌理是用眼睛看到的形象纹理,它实际是一种平面的纹理图形。触觉肌理是用手触摸物体后而感到的肌理效果,如设计表面有浮雕感的半立体性的纹理。图1-1-51、图1-1-52、图1-1-53所示为几种肌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6_02.jpg?sign=1739525353-GUrCEDP3Z9HIHbtrJ7QDE9yIRTm2VCWK-0-22039336e4a4199a0456c816271e9225)
图1-1-51 地面肌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6_03.jpg?sign=1739525353-J5nqbNwo2pGxUQD4UgagDwiNKzOI4t37-0-a787d164a13d7535327d1fec0c1fb45f)
图1-1-52 叶子肌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6_04.jpg?sign=1739525353-8lRslw4LVsXb1bRCuyXhn41EKOoJJvJ7-0-52891c9ddb596ed0406b1178f7b39549)
图1-1-53 肌理
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总结见表1-1-11。
表1-1-11 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7_01.jpg?sign=1739525353-1PgxDniJI7Gz51V83FcRbcaAFacA1Va1-0-dc669966b74a90052e68a88b1b83ce08)
3.平面构成的训练
对平面构成中的规律和形式的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的设计实例而只是完成单一的训练。一方面可以从传统的图案艺术中提取工艺美术作品的可取之处,提炼构成原理;另一个方面还应该多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使构成规律可以移植到每一个设计项目中。
(1)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练习要求:
1)参考图1-1-54、图1-1-55、图1-1-56,在15cm×15cm的画面内,完成单独由点、线、面构成的手绘图各3张,以黑白形式为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8_01.jpg?sign=1739525353-iI4gXtxo6OP9QSJ9ca1w1Qpg8XbUXsJ8-0-4c7eab7547640337af7e0b8cf1de36fe)
图1-1-54 点的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8_02.jpg?sign=1739525353-Kf3QA1X2t7NHmHjRI0gfx1ZMaVoaac00-0-dae8c1ddc46599c3fe678a3c45144f29)
图1-1-55 线的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8_03.jpg?sign=1739525353-wev7TIFIJGBReVKHHc65EQhXESlfmJaP-0-47f05b65d1a81c5d34e86ac1774a9253)
图1-1-56 面的构成
2)参考图1-1-57,在25cm×25cm的画面内,完成点、线、面综合构成的3张手绘图,以黑白形式为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8_04.jpg?sign=1739525353-O6Fn9mDPTFEF91AoWbigVCqz4a0wgc9l-0-527000395e27f16f1c83597e8dbfb82f)
图1-1-57 平面构成
3)向大师学习构成,充分浏览现代和当代艺术家作品,从优秀作品中分析平面构成法则,拓展设计视野,培养成熟的视觉语言。图1-1-58所示为西摩·切瓦斯特作品,图1-1-59所示为靳埭强作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1.jpg?sign=1739525353-BX82y40HhD39tIo5i5SZEXT2QJjedUYt-0-9f495df4eb7cb49a38469f883e4b08ff)
图1-1-58 西摩·切瓦斯特作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2.jpg?sign=1739525353-JKqLWNkOsN5noyytgOH5tscG4S7dABU9-0-994a2bff7de93f027780782ec00645e5)
图1-1-59 靳埭强作品
(2)平面构成基本方法训练
练习要求:
1)基本形重复构成练习:参考图1-1-60,在8cm×8cm的画面内,完成重复构成的6张手绘图,以黑白形式为主。确定一个基本形,进行2个、4个、6个的重复排列,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新的图形。
2)自由元素渐变构成练习:参考图1-1-61,在8cm×8cm的画面内,完成渐变构成的6张手绘图,以黑白形式为主。
3)发射构成练习:参考图1-1-62,在8cm×8cm的画面内,完成发射构成的6张手绘图,以黑白形式为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3.jpg?sign=1739525353-nEwrrnyzkawDsp5YVwmzo5d5jtVcK9BA-0-2335a713d9d3b34e6ee0f754c48e1c6d)
图1-1-60 重复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4.jpg?sign=1739525353-UPvt7eR8N3D2WzrRkEqwoYeqjPs4pPUN-0-65a302be5621c84f9ea99323e696eaf9)
图1-1-61 渐变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5.jpg?sign=1739525353-N13ng0JsJbPpreuAwKRMYDg8x1ToMbyz-0-47842cd8e4770e4780ec60960b5ad646)
图1-1-62 发射构成
平面设计理论基础中的平面构成知识,是学习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了平面构成的特征、基本造型元素、形式美法则及平面构成的因素与基本方法等知识内容,才能将其应用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UI设计等设计类工作岗位中。所以,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请参考表1-1-12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点总结回顾本节知识。
表1-1-12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点总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34FE/2940110870770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0_01.jpg?sign=1739525353-GpcAaxMjyfzUYD4uecuMlPJ37KeYetHy-0-bd4267f455177c34cc3d83ac3f0a36d4)